第十八章 兵臨城下(1 / 2)

從姑獲鳥開始 活兒該 1665 字 2020-06-19

號角聲嗚咽,沉重的腳步聲,呼喊聲,甲片碰撞聲音響成一片,營帳里一片匆忙。

「李總旗,李總旗。「

宋仲基看四下無人,提起袍角,匆忙地跑到李閻身邊。

李閻一干人此刻正在換甲准備出發,看見他來,不由得一笑。

「這不是宋通譯么,你不在朝鮮軍帳中跑到我這干什么來了?誒,天雄,我靴子你看見沒有?」

「你聽我說。」

他抓起水瓢舀了一口涼水,亦步亦趨地跟在在營帳中找尋軍靴的李閻後面,說道。

「你寫了誰?」

「什么寫了誰?」李閻沒聽明白。

「你怎么會不知道?你殺掉的小早川正和是豐臣五老之一的毛利元最疼愛的孫子,戰功捷報現在就壓在李提督的書案上,保舉你的文書都快到了義州啊。」

李閻一頓,「戰功還沒發回去,怎么就先保舉我……哦。」

他心思也快,自然明白了過來。

小早川正和算是大明入朝以來的開門紅,若是平壤之戰爆發,或許算不上什么,放到眼下這個節口,卻是奇貨可居。這樣的功勞,不會讓自己一個人拿下。

若是先報軍功後提拔,這份功勞旁人自然一絲都分潤不走,若是先提拔,後報戰功,那就是提拔李閻的人慧眼識英才,才剛剛提拔的人才,就能建立功勛。與之對比,李閻豁出命去賺來的功勛,自然就暗淡許多。

在宋通譯看來,這提拔的書諜上的署名當然要李閻自己去寫,是寫自己的老上司祖承訓,還是別人什么的。

可李閻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天朝人,他自然明白。這種彎彎繞繞,哪有自己這個做下屬的說話的份?上峰最後知會一聲,已經給自己天大的面子。

李閻倒也沒有憤懣的感覺,左右是大局已定的結果,倒不如想想自己能從中撈到些什么好處實際一些。

「這件事情沒有定論,你來就是跟我說這些的?」

他態度放得和藹了很多。

「你聽著。」宋通譯臉色肅穆:「明日大軍攻打平壤,傍晚之前,提督大人會在三軍之前升你做九品巡檢,要你挑選部隊跟隨,你記住,一個是薊鎮都司吳唯忠五千南鎮兵,二個是宣府游擊章接麾下一千五百戚家軍,你從這二者選擇一支入職,必建奇功。」

李閻身子一頓,雙眼銳利。

「你怎么知道的?」

「今天清早,議政大人(朝鮮大臣柳成龍)和你們明軍提督商議攻打平壤之事,我也在席間。」

「呵。」李閻往胡床上一坐。「那你為什么告訴我?」

宋通譯有些惱怒。

「我可是冒著掉腦袋的風險跟你說這些。」

「所以你想要什么?」李閻也皺緊眉頭,「你回了朝鮮國的官府,何必再跟我們這些丘八糾纏,大戰在即,我沒工夫跟你打馬虎眼,你想讓我做什么,不妨干脆點。」

「你,你!」

宋通譯為之氣結,嗓子一啞。

「我念想你我出生入死一場,甘冒奇險來告訴你這些,也罷,就當我豬油蒙了心竅,白來這一場。」

說著,他揮了揮衣袖,作勢要走。

李閻目光閃爍了一會兒,還是拉住了他,笑著拱了拱手。

「我是個粗人,不會說話,宋兄弟不要見怪。今日這一場,我李某人銘記於心,他日有用得上我的,兄弟你盡管開口。」

宋通譯憤憤不已,李閻三言兩語間送走了他,這才暗自思量起來。

「九品巡檢?薊鎮都司?宣府游擊?」

……

酒盞落在地上,猩紅的酒液和墨綠色的碎片碎了一地。

小西行長立與高樓之上,身穿錦衣,腰間別兩只短銃,手指捏著一張信筏,雙目赤紅。

這張信紙是午時從城門外面用鳴鏑射進來的,上面墨跡方正,又殺氣騰騰。

「提兵星夜到江干,為說三韓國未安。

明主日懸旌節壯,豪傑夜釋杯酒歡。

春來殺氣心猶壯,此來妖氛骨未寒。

談笑感言非勝算,夢中常憶跨征鞍!」

小西行長讀罷久久不語,遠處的城門樓箭垛後面,能聽到倭人把守聲嘶力竭的吶喊。

明軍,到了。

申時未過,平壤城前,大明中軍前鋒人馬飛馳而過,普通門,密台門,長慶門,七星門,正陽門,含氈門……在倭人的人長弓火銃之下,分騎列隊,每過一城門,必留下一個千人方隊,隨後大軍壓上。

漫天大雪飄飛,北風呼嘯狂舞,悠揚而沉悶的號角聲中,馬蹄聲,腳步聲,車輪聲音如同濃厚烏雲下滾滾悶雷逼近。

明國軍兩萬,朝鮮軍隊三千,將平壤城池為了一個水泄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