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石函(1 / 2)

30年後。浙江。

長安鎮的小路上,解雨臣一個人默默地走著。

如他所料,那個孩子並沒有從樓房里追下來。那個年紀,還不知道主動的意義。在遇到這樣復雜的事情時,往往是選擇思考、猶豫。

這是人最容易犯的錯誤。其實在這種時候,他更應該追上來,把問題問清楚、就地解決,這才是最方便也是能夠擾亂這計劃的設計者的途徑。

當然,如果那小鬼真的這樣做,自己也有辦法對付他。

解雨臣一邊走,一邊從衣服里掏出手帕,開始抹臉上的妝容。然後,一張精致的俏臉從那濃妝後面顯露出來。她的腰肢並沒有僵硬,身形也沒有變高大,扭腰行走的動作不改靈動輕快,反而顯得身體更加柔軟。

最後,她捏了捏喉嚨,從喉嚨中拔出一根銀針,丟在一邊的垃圾桶里。她咳嗽了幾聲,發現已經恢復梁灣的聲音。

變聲的技巧是古代戲曲從業者一代一代完善的,男聲變女聲,女聲變男聲,都有相應的戲曲曲種,用針灸麻痹肌肉變聲,則屬於外八行的技巧,是行騙的手段。

梁灣的這只針上粘著麻葯,麻痹肌肉進入咽喉並不疼,但是刺入的時候,她還是恐懼得要死。

梁灣一路走著,來到了八九百米外的旅館,進了房間後,就把高跟鞋蹬了,整個腳都放松了下來。她去了化妝台那邊,仔細看了看自己臉上是否已塗抹干凈。然後找出了自己的小包,用里面的卸妝水把臉部的妝給卸了干凈。等做完這些,她回頭,看到了放在茶幾上的那只「石匣」。

她之前和黎簇分開後,就被人帶進這間房間。那會兒,這只「石匣」並未被放在茶幾上,應該是她離開之後有人放置進來的。她並未感覺突兀,她知道這東西的來歷。

「石匣」是完全的青石打磨,非常精美,能看到「石匣」的四周刻了羅漢形象的浮雕以及許多連環扣的紋樣,紋路底下還有金絲或者鎏金鑲邊的金屬——因為氧化已經發黑發紅。

石匣有藍罐曲奇大小,不是規則的對稱形狀,而是一邊窄、一邊寬。在匣面,沒有任何的花浮雕,只是有著同蟒蛇皮一樣紋路的天然石頭。

梁灣知道,這東西叫做石函,是寺廟里用來存放重要器物的容器。

這個石函,是三峽工程的時候,蓄水前期搬遷一個古廟工程中,從廟中的佛肚子里挖掘出來的。因為這個工程不屬於重點文物保護體系,使不法商販有機可乘,在運輸途中將石函偷了出來。

而這只石盒子里裝的東西,可以說是一切事件的起因。

梁灣摸了摸匣子,點了一根煙,仔細回憶關於這只石函的信息。

擁有這個匣子的人,現在還沒有名字,但是打開這只盒子的人,名字叫黃嚴,是一個三十多歲的中年男人,據說是一個靠盜墓為生的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