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七章 德雷克(1 / 2)

非洲酋長 更俗 3423 字 2020-06-26

繼續大章。。。

二月下旬的非洲大地,絕大多部的草原區、荒漠區,早已經進入干旱炎熱的旱季,唯有整個幾內亞灣的沿海狹窄地帶,氣候卻炎熱而潮濕,帶有明顯的熱帶雨林特征,也孕育了連綿不絕的茂密叢林。

德雷克、芒巴以及盛產原油的克魯瑪,同屬於阿克瓦的西北省,與其東南部阿克瓦首都佩美所在的濱海省以及貝寧西部的首都區科托努港及波多諾夫以及卡奈姆西部的隆塔等地,都位於這條狹窄的濱海熱帶雨林區內。

阿克瓦的西北省——說是省,地域范圍跟國內的東部地級市相當,能源及礦產資源豐富,從殖民時期就陸續得到開發,目前也是阿克瓦工礦業最為發達的地區,一條殖民時期修建的窄軌鐵路,從茂密的叢林穿過,將克魯瑪、芒巴、德雷克等地連接起來,也將克魯瑪的原油、芒巴的鐵煤源源不斷的經佩美港輸往全球各地,為阿克瓦換回珍貴的外匯。

蒸汽機車牽引的火車抵達德雷克時,一陣急雨傾盆而下,簡陋的站台,鐵皮棚被雨滴打得嘩嘩作響。

一排五六十年前所建的站房,水泥粉刷的牆面長滿青黑色的苔蘚,看上去陳舊不堪,卻還矗立在灰蒙蒙的暴雨中。

從站台延伸出去,能看到火車軌道兩側都是密密麻麻的破舊棚屋。

傾盆暴雨也阻擋不了當地的班西圖少年兒童赤身裸體的在雨中撒歡。

這里就是德雷克最繁榮的市鎮中心,眺眼看去,不多的五六層以上的陳舊建築,幾乎都帶有強烈的殖民時期的風格。

火車站台的鐵皮棚太狹窄,風急雨驟,曹沫他們下火車不一會兒,身上就被飄打進來的雨滴濺濕。

站台與外側的貧民窟有鐵絲網攔截,但不妨礙當地人直接沿著鐵路跑過來,有冒雨向進站旅客兜售東西的,有直接進來乞討的。

大庫斯基帶著幾名身體強壯、佩帶槍械的保鏢,將這些人攔住,沒叫他們有機會騷擾曹沫他們。

等了一刻鍾,四部越野車駛入站台,卡布賈、肖軍下車冒著大雨走過來。

看到曹沫他們在站台前渾身都被飄打進來的雨水淋透,卡布賈內疚的說道:

「今天這雨,從清晨持續到現在,都沒有停息——進市鎮的一座橋突然間被大水沖毀掉,我們從北面多繞了二十公里趕過來。早就知道應該提前到站台來等你們。這里的道路比隆塔還要糟糕,我都懷疑這十年來都沒有人去整修一下。你們一路過來還順利吧?」

「還順利,就是我們住的車廂,車窗玻璃竟然都是完好的,差點把我們給憋死。」鐵皮棚被雨滴砸得嘩嘩作響,曹沫扯著嗓門跟卡布賈、肖軍他們說話。

卡布賈、肖軍早就警告過他,到德雷古來坐火車絕對不會有什么好體驗,但德雷古的銅精礦必然要借用這條殖民時間建造的窄軌鐵路運往佩美港,他怎么都要親身體驗一下這條線路。

在進入德雷克之前,天氣一直晴好,悶熱潮濕的車廂里塞滿旅客,沒有空調,很不幸因為車窗都完好無缺的關閉起來,不透一絲風進來,當地的阿肯族人散發出濃郁的體味,兩個多小時的車程,完全是種煎熬。

曹沫開玩笑的說起這次搭乘火車的體驗,笑道:「我們就煎熬了兩個多小時——比你們這些天在這里吃苦,倒是輕松多了!」

新的勘探地點位於德雷克的平原區域,距離市鎮很近,就隔著一條小河——曹沫他們提前半個多小時用衛星電話聯絡卡布賈、肖軍,但他們從北面繞了二十公里,卻還足足用了一個小時才趕過來,再看四部越野車的車身上都是泥漿,可見德雷克的道路有多不值得期待了。

卡布賈建議曹沫先在市鎮找家旅館住下:

「營地那里太簡陋,今天這場急雨,帳篷里都是泥漿,蚊蟲跟螞蚱似的,夜里不管多熱,大家都只能拿被單裹著頭臉、全身睡覺——市鎮有家賓館,是六七十年代留下來的庄園,整理得很整潔,有發電機、有風扇,條件還算可以。」

「現在時間還早,我們先去營地!斯塔麗等會兒也直接到營地跟我們會合!」

該看的資料,曹沫在國內、在途中都已經看過了,也差不多每天都跟卡布賈、肖軍保持聯系,就差實地看勘探井的采樣情況。

簽署貝庫水泥廠以及新泰華粉磨站收購協議一事也不容推遲,宋雨晴最終還是暫時留在國內跟蹤那件事,曹沫帶著周晗踏上重返非洲的旅程。

他昨天趕到阿克瓦,在佩美住了一夜,跟胡安.曼塔爾以及勃拉姆、加隆.坦格里安等人見了一面,但他暫時沒有提德雷克銅金礦的事,今天一早就乘火車趕到德雷克來。

已能確認德雷克地底有銅金礦,暫時還不能確定其規模,目前是將奧古塔及伊波古兩個礦區的勘探人員都緊急調過來,加快對德雷克礦產資源的勘探。

曹沫同時還讓斯塔麗以低廉的價格,從克魯諾接下一座油田的安保委托任務,暫時將奧古塔的安保人手都安排到鄰近德雷克的克魯諾。

這其實也是以便德雷克這邊的有足夠的安保力量能得到支援。

倘若直接向阿克瓦當局申請,將上百名持槍保鏢調到德雷克來,鬼都能猜到他在德雷克有超乎想象的發現。

至於將奧古塔、伊波古的勘探隊伍都拉過來,卻不會驚動,畢竟前後成立都沒有滿一年的伊波古礦產勘探公司,總共就沒有多少人手跟設備。

等暴雨稍稍緩和下來,曹沫他們就直接從車站出發,從幾乎分辨不出的淹水泥路,一路坎坷的駛過,花了一個多小時才趕到營地。

前後就十天時間,壓根就談不上營地建設,在地勢高處搭了幾頂帳篷湊和著遮風擋雨,四周荒草叢生,一座銹跡斑斑的井塔矗立在混合泥漿的荒地里。

這是斯特魯公司十年前留下來的井架子,勘探區外圍還有鐵絲網圈起來,但鐵絲網到處都是破洞,或者連同鋼管立柱一起倒塌下來。

在斯特魯公司撤離後,這處勘探區連其公司在德雷克其他地區的資產,包括市鎮里的一棟辦公室,都被阿克瓦國家石油及礦業集團征收。

阿克瓦國家石油及礦業集團一度還專門在德雷克專門成立了一家采金公司,試圖利用既有的設備開采德雷克地底的黃金,但沒有什么成效。

采金公司沒多久就撤銷,僅在市鎮保留了一個辦公室管理整個礦區以及這些設備,這個辦公室都沒有多少人手,卻是阿克瓦國家石油與礦業集團跟曹沫他們進行勘探以及後期礦產開采合作的主體。

在卡布賈親自帶隊進駐德雷克之時,斯特魯公司的前地質工程師阿穆都迪,就在這個辦公室做一名礦區看守員。

大量的設備都被遺棄在德雷克的郊區以及曾作為主礦區的山地里,早就銹跡斑斑,所幸沒有被附近的村民當成廢鐵拆去賣掉,卡布賈帶人趕過來,更換機電、線路等設施後還能勉強使用。

要不然的話,卡布賈他們也不可能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就采集到淺層礦石的樣本。

在營地,曹沫見到斯特魯公司的前地質工程師阿穆都迪跟他的兩個兒子。

阿穆都迪是英裔殖民者後裔,也許是日曬雨淋的緣故,都還不到五十歲的人他,顯得十分的蒼老。

他的妻子倒是當地的阿肯族女子,兩個兒子更多遺傳當地阿肯族人的特征,但依舊被當地一律視為殖民者後裔受到排擠。

雖說德雷克的工礦業在曹沫他們眼里還是相當的落後,市鎮也沒有半點城市的樣子,但從周圍鄉村甚至邊遠地區,還有源源不斷有大量失業農民涌過來討生計。

過去十年德雷克的市鎮人口增漲了一倍,在勘探區與市鎮之間的烏桑河兩岸,搭建出大片的貧民窟。

阿穆都迪因為在斯特魯采金公司任高級職務的關系,還坐過兩年的牢,之前任職斯特魯采金公司所積攢下來的家業、屋舍都被當局征收——現在一家六口就靠著他一點微薄的薪資,擠在河東岸的一座簡陋棚屋里。

曹沫趕到營地時,阿穆都迪的兩個兒子跑過來說他們家的房子剛被上漲的河水沖走,還有不少人被河水卷走……

曹沫出車站,就直接從北面一座還算得上堅固的水泥橋繞行,沒想到這場暴雨給烏桑河下游兩岸帶來這么嚴重的災情。

曹沫對有用之人絕對不會吝嗇,特別是阿穆都迪拿出來的材料以及他這些年堅持不懈的研究,都是難以衡量的珍貴財富。

他讓肖軍安排人帶著阿穆都迪的兒子趕往河邊,將他們家人都接到營地安置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