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歷練【二合一章節】(2 / 2)

黃庭道主 妖僧花無缺 2253 字 2020-11-18

除非法器差距太大。

不過神通與正宗級功法,卻是陸青峰越階殺敵、逃跑的根本。

如神通。

尋常後天、築基乃至靈虛修士,能有一門中階術法作為底牌就算不錯。高階術法,可稱之為秘法,就算是結丹真人,也只有一兩門作為底牌,極為稀少。

陸青峰掌握神通,與那些掌握中低階術法的修士,本身就有鴻溝一般的差距。

哪怕功法等級相同,也足以同階無敵、越一二境殺敵。

可陸青峰修行的功法,同樣是世上罕見的正宗級功法。以這等功法修煉出的內息、真氣、真元,不但同階之內更加渾厚,而且質量更高。

世間大多修士,特別是散修,修煉的皆是初級功法,至多為精妙級功法,修煉旁門級功法的簡直是鳳毛麟角。唯有仙門大派的弟子,像羅浮劍派弟子,才能夠修煉羅浮劍經這樣的旁門級功法。

可即使如此,依舊比陸青峰差了一等。

神通術法

功法層次

通通碾壓的情況下,陸青峰越級殺人、越階逃跑,自然輕松。

否則要這神通有何用

要這功法有何用

而若是有其他修士,修煉玄妙級、無上級乃至教主級功法,掌握大神通、無上神通,同樣也可以越級越階碾壓陸青峰。

世上道理,本就是如此。

境界終究只是境界,神通、功法、法器乃至丹葯,都是在境界之外增加實力的手段,是衛道之法門。

而陸青峰就是要在境界修為因根骨拖累而提升緩慢的節奏下,增強各方面能力,以增加自保之力。

第七世。

陸青峰改變策略,開始流動作案。行走荒山大川間,獵殺罪孽深重的妖魔。一擊不中,遠遁千里。一擊建功,同樣遠遁離去。

這樣一面與強橫的妖魔生死廝殺,一面琢磨功法,琢磨神通術法,琢磨各種法器。

陸青峰的戰斗水平不斷提升。

起初。

陸青峰神通在手,功法強大,達到引氣境時,只能越級斬殺凝液境修士以及弱一點的培元境修士。對上強一點的培元境高手,就要僵持住。對上淬體境,則只能堅持片刻,便要落荒而逃。

第七世到了引氣境時,卻能與淬體境戰的有聲有色。淬體境之下,全無敵手。

而且陸青峰發現,這種修煉的方式,不見得比老老實實待在一地煉丹、煉器來的慢。

第五世,陸青峰耗費十五年晉升築基期。

但第七世,陸青峰四處奔走,不斷尋求生死之間的戰斗,看似浪費了很多修煉的時間,但實際上只用了十三年就晉升築基。

之後築基階段的修行,同樣神速。

十五年入凝液。

二十年入培元。

二十四年踏入淬體境。

總的比第五世縮短了九年,算上後天階段,則是十一年。

可惜晉升淬體境不到五年,快要抵達元武國天星州時,陸青峰斬殺一名四處為禍的靈虛大妖後,竟惹來一尊元神層次的老妖降臨。

僅一身氣勢,就將陸青峰擠壓的粉碎。

甚至那老妖還想擒攝陸青峰神魂點燈,日夜折磨。可惜陸青峰玩家之身,身死之後若非自己有意,都會直接出現在死亡虛無之地,等待復活或是轉世。

陸青峰選擇復活。

再次詛咒渾山妖王。

……

「到底是哪個混賬」

天星州周雲山中,渾山妖王臉色萎靡,一口逆血噴出,口中發出悲憤之聲。

三次

整整三次

第一次也就罷了,後兩次每當他快要將煞絲完全煉化,將詛咒完全消除,都會臨空再來一道詛咒。偏偏他不通術數,無法衍算這咒法來源,只能生生承受,實在是憋屈的緊。

比憋屈更糟糕的是,一次詛咒他耗費五六十年就能祛除。二次詛咒他耗費百余年也能祛除。可三次詛咒疊加,這詛咒之力已然達到極為深重的層次,甚至煞絲已經死死勒入他神魂深處。

再想煉化、破解咒法,除非元神老妖親自出手,或是得某些天下地下絕無僅有的真焰真火、真水靈液洗練,否則憑他自身,怕是要數百年才能化解。

「可惡」

「千萬不要讓本王知道是誰在搗鬼」

渾山妖王臉色蒼白,一雙眼卻狠厲至極,顯然無比憤怒。

周雲山上下,數千大小妖物一個個被驚動,側目往山中腹地看去。這百余年來,自家大王足不出戶也就罷了,這脾氣也愈發暴躁。

小妖們個個打起精神,不敢觸渾山妖王的霉頭。

周雲山某處洞府。

黑脈大王變化為本體,一只黑脈金斑蝶匍匐在地上,也聽到了渾山妖王發出的動靜。他往動靜傳來的方向看了眼,面露沉思之色,一雙眼靈動有神。

閃爍幾次,最終又歸於平靜。

……

第八世。

「修仙之途,果然千難萬險。高調容易死,中調容易死,唯有低調才是王道,卻也難保不會有無妄之災降臨。」

陸青峰死的多了,總結出經驗。

第五世,他低調了百余年,只高調了白岩山一次,就被渾山妖王拍死。

第六世,縱橫俗世間,斬妖除魔懲惡,最終因為暴露神通,被眾修士、妖魔追殺,最終身死。

第七世,陸青峰稍微低調些,不去城池、不去仙門大派腹地,僅游走在州郡邊緣。算不得高調,也比不上困居一隅煉丹煉器來的低調。相較於上一世倒是活的久了幾十年,但最終還是因為挑錯了對手,殺了一尊元神老妖的血脈後裔,最終落得身死魂消。

這樣對比,前四世陸青峰多是待在一地鑽研煉丹、煉器,雖沒能得什么機緣與歷練,但最終卻活到了壽終正寢之日。

「本本分分,低調行事,能活的長久。可修行之道,本為向天爭命,為大爭之道。不爭,便是坐以待斃。若是要爭,卻要看運道、心性與手段。」

「修仙爭天地間一線生機,尋求超脫。道阻且長,須上下而求索。」

幾世輪轉,陸青峰對修行之道理解的更加透徹,頗有大徹大悟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