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聖賢之路(2 / 2)

全知全能者 李仲道 4292 字 2020-11-18

蘇軾的才華與志趣,在其年輕時的兩首詩里便有所展露:

第一首是夜泊牛口,是蘇軾兩兄弟隨其父親由蜀入京途經三峽牛口時所作,其中後半段是這樣的:人生本無事,苦為世味誘。富貴耀吾前,貧賤獨難守。誰知深山子,甘與麋鹿友。置身落蠻荒,生意不自陋。今予獨何者,汲汲強奔走。

深山之中,無功無名,人家也活得很開心。像我輩這樣,汲汲於人間富貴,到底劃不劃得來呢

寫這首詩時,蘇軾二十二歲。

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剛中進士不久。

第二首是和子由澠池懷舊,這一首比前一首要有名,而且有名得多了: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往日崎嶇還記否路上人困蹇驢嘶。

人生在世啊,就像鳥來到雪地上一樣。

當鳥走了,雪地上縱然留下了一些指爪的印痕功名,對那只鳥本身來說,又有什么意義呢

曾經路途中,我們寄宿一個僧寺,而時隔幾年再次經過,那位老僧已經死了,當時我們題在寺壁上的詩句,也早已經脫落,無從尋覓了。那一年路上的崎嶇你還記得嗎路很長,人很困,便連驢子也都疲憊嘶鳴。

寫這首詩時,蘇軾二十四歲。

風華正茂,宏圖待展。

爾後,便是蘇軾一生的為官經歷又或者說江湖歲月了。

踏入官場,其時的大宋官場已經不太平靜,不久之後,便是由宰相王安石掀起的轟轟烈烈的變法,這場變法,在一定程度決定了大宋的興衰,在某種意義上影響了整個華夏歷史的走向。

這場變法,也貫穿了蘇軾的一生,決定了他一生的沉浮。

最初,蘇軾以其自身所見,認為王安石的新法是以利民之口號,行害民之事實,上書反對。

毛頭小子反對當朝宰相,而且是正大權在握又得到皇帝力挺的宰相,會有什么結果只要不傻的人都知道。結果便是蘇軾由京官調任地方官,雖然從級別上來說大概是平調,但是從中央到地方,出來容易,再想回去,恐怕就像是經由蜀道回家一樣難了。

蜀道難,難於上青天

這之後,便是蘇軾在各個地方任地方官的日子,杭州密州徐州湖州,大抵是在江浙一帶轉圈,其實,小日子應該還是過得蠻不錯的,畢竟,大宋優待士子官員,是出了名的。而且蘇軾的職位並不低,大概相當於現在的級別。人家畢竟是根正苗紅的天子門生啊

下一步,稍一得力,很可能就是省長以至於什么的了。

但這些時候,蘇軾還只是蘇軾,他還不叫蘇東坡。蘇東坡是曠世奇材,蘇軾,卻只是華夏古代無數文人士子官員中的其中之一而已,而且是尋常之一。什么,你有才氣

有才氣的人多了

你往前面看看,看不到頭,往後面看看,看不到頭。把你挑出來,你叫蘇軾,把你放進去,你也只是那個圈子中的某某某,和很多個某某某一起,組成華夏古代官員群像。

但是孟子有一句話是怎么說的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也,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天在上面微笑,默默無語地對蘇軾道:小伙子,我看你行,我想給你加加擔子。

於是蘇軾的命運便變得奇妙起來。

厄運降臨,幸運隨之。

命運的雙生子從這個時候開始,與他形影相伴。

四十三歲這一年,蘇軾在zj湖州任,他已經任好幾個地方的了,而且政績政聲都相當不錯,同時么,身為文人的那一方面,名氣也是在天下間漸起,畢竟早年間,文壇盟主歐陽修曾經說過一句話:吾當避此人,出一頭地。我須讓讓位,讓這人出頭。

此人指的是誰

就是蘇軾。

下一步,蘇軾的去向很值得考慮。

朝中此時,非改革新黨一派,正值青黃不接,歐陽修修亭子去了,司馬光砸缸不,碼字去了,其他等等,有名無名的,也都到各地劃水去了。蘇軾再調,很可能調回中央。

而以他的出身資歷政績名聲,這一回來,不多久,大概就能接過非改的棒子,然後高舉反改大旗。

對於新黨來說,這能忍

絕逼不能忍啊

我們已經干掉了那么多人,而且代價也不小,絕不是為了掃清位置好讓你站出來,凝聚人氣,登高一呼,然後同樣喊一聲丫的而把我們都掃進垃圾堆里去的。

這可能么

再者,老皇帝似乎也說過,這是未來的宰相人才,我給下面留著。宰相算算年歲,也差不多了呀,暫時宰相肯定是干不了,但進入小內閣,任個副宰相

於是,智者見於未萌,一場針對蘇書記而去的陰謀大網,就此展開了

不久之後,蘇軾以諷刺朝政毀謗君相的罪名,被系入獄,這便是歷史上相當有名的烏台詩案。

東坡何罪獨以名太高。他弟弟蘇轍的一句話,道出個中關鍵。什么名不是文名,更不是寫詩的詩名,而是宰相之才,朝野之望。

結果便是,蘇軾,就這般倒在登閣前的那一步上。

這之後,經歷九死一生險死還生,吃了一段時間的窩窩頭飯後,前蘇書記終於得見天日了,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

團練副使其實不是官。

就好像大宋開國之初,宋太祖趙匡胤打下南唐,把南唐後主李煜封為違命侯一樣,侯爺是假,違命是真,此際,對於蘇軾來說,副使是假,團練,不,拉練是真。

用後世的話來說,勞動改造是也。

既然是勞動改造,薪水肯定是沒有的,既然是勞動改造,住房肯定也是沒有的。

自力更生嘛

都給你提供了,食住無憂了,還談什么勞動,還談什么改造

所以蘇軾一家大小十余口來到黃州,面對的便是這么一種情況。無食,無住,無錢,無任何收入來源。其中困窘,不必詳述,因為那太令人心酸。

更何況,此前的蘇軾,不是一般人,而是蘇書記啊是名動天下的蘇大人啊

這前後的境況之差,何異於天壤之別

後由蘇軾老友馬夢得出面,為蘇軾求得州府東門外過去軍隊的故營地數十畝,自行開墾。注意,是東門外不是西門外,不是南門外,也不是北門外

為什么特意強調這一點

因為一個曠古絕今的名號,就將在這里誕生。

就在躬耕期間,蘇軾寫了一首組詩,命名為東坡八首,東坡,東門外的坡地。

廢壘無人顧,頹垣滿蓬蒿。誰能捐筋力,歲晚不償勞。獨有孤旅人,天窮無所逃。端來拾瓦礫,歲旱土不膏。崎嶇草棘中,欲刮一寸毛。喟然釋耒嘆,我廩何時高

對曾經的蘇書記來說,勞動,是很辛苦的。

更何況,這不是普通的荒地,而是軍隊駐扎過的營地,板實的地,遍是瓦礫以及荊棘,一天干到晚,也看不到有什么成果,但是沒辦法,天窮無所逃。

有塊地給你已經很不錯了,你還能奢望什么呢

然而,骨子里,蘇書記是一個很驕傲的人,驕傲,使他樂觀,也強迫他樂觀,讓他不能容忍被外界的困境所打倒。別低頭,皇冠會掉,別流淚,賤人會笑。

後世,有句話是這么說的。

蘇軾不知道這話,但他,用自己的行動在詮釋著這話,用自己的骨頭,在支撐著這話。

荒田雖浪莽,高庳各有適。下隰種粳稌,東原蒔棗栗。江南有蜀士,桑果已許乞。好竹不難栽,但恐鞭橫逸。仍須卜佳處,規以安我室。家僮燒枯草,走報暗井出。一飽未敢期,瓢飲已可必。

這荒地雖差,但還是可以有適當安排的。

低窪的地方,可以種稻種麥,高坡之上,則可以種些棗樹栗子樹。江南有老鄉,已經答應送我點桑苗了,我還想栽點竹子,但就怕竹根在地下四處亂長。

此處還要找個較好的地方,起個房子。

小僮燒荒草,發現這地上居然還有一口老井。

哈哈,老天待我真是不薄,飽腹暫時還不敢說,但已經渴不著了,也不用辛苦地去遠處挑水了。

自昔有微泉,來從遠嶺背。穿城過聚落,流惡壯蓬艾。去為柯氏陂,十畝魚蝦會。歲旱泉亦竭,枯萍粘破塊。昨夜南山雲,雨到一犁外。泫然尋故瀆,知我理荒薈。泥芹有宿根,一寸嗟獨在。雪芽何時動,春鳩行可膾。

這里,遠處原有噴泉形成的小溪潺潺流過,但是一路肥了各種野草,小溪最終匯成一個小魚塘。此際,歲逢大旱,泉枯了,魚塘也干裂了。

老天又來垂青我了,知道我在開荒,所以特地下了一場雨。

然後,我發現了什么

嫩綠的小芹菜呀

只是可惜,此時只有寸把來長,它多久才能長大

把小斑鳩肉切絲,蛋清拌勾,加上小芹菜段,配上相應的調料,再加點茱萸什么的辣子,集鮮香脆嫩辣爽於一體,哇,什么時候才能吃上這道源自故鄉的美味呢

種稻清明前,樂事我能數。毛空暗春澤,針水聞好語。分秧及初夏,漸喜風葉舉。月明看露上,一一珠垂縷。秋來霜穗重,顛倒相撐拄。但聞畦隴間,蚱蜢如風雨。新舂便入甑,玉粒照筐筥。我久食官倉,紅腐等泥土。行當知此味,口腹吾已許。

終於吃上自己親手種出來的東西

真正的詩人,不是寫詩,而是把生活化成詩。於是在詩興大發的時候,把生活抖散開來就可以了,那就是詩。

一二三四,還有五六七八。

東坡八首。

朝朝夕夕,從開墾的東坡上走過,曾經的蘇軾,就這般漸漸地一步一步地,走成了蘇東坡,也就是在這個過程中,他開墾著荒地,荒地開墾著他,把一種健壯的充沛的生命力量,一點點地聚集著,灌注到他的身體里,灌注到他的精神上,灌注到他的靈魂之中。

於是就有了其間一系列的作品。

有了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

有了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有了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也有了許廣陵當年看過,一看而即不忘的那兩首:

常羨人間琢玉郎,天教分付點酥娘。自作清歌傳皓齒,風起,雪飛炎海變清涼。

萬里歸來年愈少,微笑,笑時猶帶嶺梅香。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這兩首詞的詞牌,是一樣的,叫做定風波。

風波既定,自此之後,天上地下,也再沒有任何人任何力量能夠使他狼狽。他的骨頭可以被打斷,他的靈魂卻將一直屹立在天地之間。他的精神,就從這個時候開始,切入了名為偉大者的行列,被一代又一代的後來者,所仰望,所欣賞。

==

感謝老情剩夜夢冰兩位盟主的推薦票支持。

其實我是打算寫八個人的,但是時間實在不夠,也不想把這一章斷開,弄成一二三四什么的,也因此,就這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