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章 無漏,無垢(1 / 2)

全知全能者 李仲道 1494 字 2020-11-18

歸元息機根本竅法,這是許廣陵從青華寶篆中得到的原原本本的信息。

歸元,息機,根本竅法,這是許廣陵理解之後,自己進行的劃分。事實也證明,這個劃分並沒有錯,至少到現在,「三步走」的第一步,已經被落實。

其實開始的時候,許廣陵對「歸元」是有過深入分析和理解的。

歸元,「歸」,有回返的意思。

回返什么,回返到哪里?

以前的許廣陵,是不懂的,就算懂,也是一知半解的那種。但從兩位老人那里出師後,許廣陵早已非昔日阿蒙。

章老曾通過樹葉,詳詳細細地給他講過,一枚樹葉是怎么由青轉黃、由黃轉枯、由枯轉敗、由敗轉朽的。而這樹葉是引子,引出的是人體。

那一節課,給許廣陵的印象是相當深刻的。——其實章老的每一節課,許廣陵都印象深刻。

陳老不像章老那樣,每天都正兒八經地給他上課,但客廳閑話的時候,又或早上在公園傳授拳法的時候,這位老人經常會冷不丁地就著話題指點他一下。

都是非常非常關鍵的、提綱挈領的指點。

所以這位老人在許廣陵心中的地位,也是一變再變的。

最初,他是章老的老友,許廣陵視之為前輩,給予以基本的尊重。後來老人授之以八式散手及開天步等,許廣陵尊重之外,多了一份親近。

再後來,朝夕相處,以至時不時的指點,這位老人在許廣陵心中就慢慢地上升到「半師」的地位了。

直到最後,分別之際,其實「半師」,已經上升到「師」了。

只是,和兩位老人同時在一起的時候,許廣陵肯定永遠都會把「老師」的稱呼留給章老,而對陳老,卻只能是以「弟子」自稱。

不過其實也就是一個稱呼的問題了。

關於這點,許廣陵心里通透,兩位老人心里一樣通透。

兩位老人,一醫一武,而上升到他們那樣的高度,這醫武之間,交叉之多自不待言,說是殊途同歸也不為過。

殊途,一醫一武自然是殊途,往極端點說,這兩者一為救死扶傷,一卻為專門讓人死傷,實實在在的一主生,一主死。只是和平年代,後者的天然屬性不是那么突出而已。

同歸么,就是都歸於對人體的認識和研究。

所以許廣陵都不用自己思考,只是根據從兩位老人那里得來的知識,就大體理解了「歸元」是怎么回事。

歸元,就是回返元。

而這個「元」是什么呢?

其實很簡單,就是老子《道德經》里的那句話,「專氣至柔,能如嬰兒乎?」

這「嬰兒」,既是實指,也是虛指。它最准確的指向,應該是指一種理想化的嬰兒,一種與天地完美連接的狀態,然後,綜合佛道兩家的說法,即是「無漏,無垢。」

這其實又是一而二二而一的。

無漏,不是說沒有漏,生命體只要存在生命體征,有思考,有活動,就必然有漏,區別僅僅在於漏多漏少而已。

但就像一個連接了大海的小池塘一樣,漏了多少,隨時就可以補充多少。

只要大海不枯竭,它也就永不枯竭。

這就叫無漏。

它是一種動態的圓滿,而不是一種靜止的、死寂的封印,如同把一朵花在最美的時候封存在琥珀中一樣。

失了生命的花不再是花,它充其量也只是一件物品,而與「鮮活」、「生命」等等形容,再無關系。

無漏,也可作如是解。

而無漏的結果,其實就是無垢。

垢從何來?

垢從漏來。

這話古人估計聽不懂,但今天的這個時代,稍微接觸過一點生物學知識的,都大體能明白其中的因果關系。就算不完全明白,也是可以做到模模糊糊明白的。

細胞受損,就會被新的細胞取代,然後受損的那些通過身體代謝出去,就是「垢」。

所以無垢,也不是徹底意義上的無垢,還是那話,生命體只要思考、活動,就必然會產生垢,只是多或少,這其間的區別無異天壤。

感冒了,鼻塞,吐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