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想法,提議(1 / 2)

全知全能者 李仲道 1365 字 2020-11-18

三大根本竅,命竅,識竅,天地竅,許廣陵命竅已就,而接下來所要面對的,是識竅。

那是一個新的領域,但並不全新。

通過命竅的凝就,許廣陵多多少少明白了身心系統的一些基本原則,而這些原則,理所當然地也必然會被他貫穿入日常生活中的。

「須菩提,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

佛家典籍《金剛經》中,如是說道。

意在語先。

真語、實語、如語、不誑語、不異語的前提,是真意、實意,是「遠離顛倒妄想」。如果只是與人言而不妄,一個人默默的時候心中想入非非,就是典型的「虛有其表」,不值一提。

心在意先。

想遠離顛倒妄想,需要的便是心正。

怎么正?

在哲學上,有一種正法。對普通人來說,有一種正法。

而對如許廣陵這般的人來說,又自有一種正法。非我之事,即身外事,非身之事,即顛倒妄想事。

欲增廣見識,前提卻是正本清源,立定腳根。

「拙言,你是怎么想的?」對於許廣陵所述的日本之事,章老先生這般問道。

如果是之前,比如剛從日本回來的時候,在兩位老人面前,許廣陵必然是縱橫而談,因為其時他心中的感受、感想,真的是很多,而且還有不少的不吐不快。

但現在,許廣陵站在一個更高的位置,看到了更多的東西,那些當初的感受感想,已經變成了腳下浮雲。

浮雲來去自來去,不礙眼,不礙意,更不礙心。

所以他只是微微一笑,然後道:「老師,陳老,《大學》中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

「於人如此,於國如此。」

「如果一個人認認真真地學習、工作、生活,哪怕能量很小,只能上娛父母,下樂妻兒,我也會說,這個人是好的,是『正的』,在性質上,他和聖賢沒有區別,只是層次上,不如聖賢而已。」

「如果一個人很有本事,在文化上很有建樹,然後著書立說,或者教書育人,我也會說,這個人是好的,是『正』的。」

「如果一個人很有本事,在經濟上有所獲得,然後提兄扶弟,周濟鄉里,修修路,造造橋,或者投資一下學校,或者提振一下家鄉的某項產業,如此等等,哪怕其抱著邀名之心,我也還是會說,這個人是好的,是『正』的。」

「老師,陳老,去年我從長白山向西游歷的過程中,經過一個小縣,那里有一家飯館,飯時的時候人很多,還有不少人因為里面沒位置了就端著碗在門口吃。」

「我遠遠聞了聞也沒現飯菜有怎么好吃,便近前看了看,也順便在那里吃了一頓。」

「然後我就現,它的飯菜比其它家要稍微便宜一點點,但是用料很周正,便連油都是好的。然後,如果是老年人來用餐,全都是五折,只收半價。」

「在那家店門口我站了半小時,經過簡單判斷,我感覺,這樣的店,想賺錢,基本不可能,最多也就是微利。也因此,雖然是一個經營的飯館,但其實是可以看作是一個『善堂』的。

「這家店的老板,在我看來也便是好的,『正』的,至少在這件事上,做得很好。」

「當時看到這個,我其實心里很是欣慰。如果伊藤靜石到中國來,我不會邀他登長城,不會邀他參觀什么文化祭,也不會請他吃滿漢全席之類的,我會請他到那個店去吃個快餐,然後告訴他,就算中國再道德敗壞,再利欲熏心,再豺狼橫行,再烏煙瘴氣,只要有這樣的一個店在,中國,就依然還是華夏。」

「這樣的人和事,在現在的中國,不會太多,但也不會太少,我相信,從上到下的所有層次中,都是會有的,散落在這方大地上。」

「弟子有一個想法,就是以後四處行走,尋訪一下這些人和事。」

「這是我現在對個體的人的看法。」

「而關於針灸,涉及的是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