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王家有女(1 / 2)

名門閨殺 面北眉南 1598 字 2020-06-20

琅琊王氏出自姬姓,始祖乃周靈王太子晉。歷朝歷代,王氏家族皆有人才入世,近幾百年來更是冠冕不絕,簪纓不替。可謂書香世家名門貴族的典范。

幾百年前,北狄南侵,王氏家族隨當時的朝廷舉族南遷。等到碧野四清天下歸一的時候,王氏家族族人已經分散到大江南北。

濟南府青城縣的王氏一族便是在天下大定之後由南方遷回的琅琊王氏的一脈。幾百年的時間,可謂滄海桑田。但是隨著歷史塵埃而彌散的只是先祖曾經居住的華美建築而已,家族底色卻未失。青城王氏才俊輩出,蟾宮折桂入朝入相者不知凡幾。

當今聖上在做太子時的太傅,現任禮部尚書兼文華殿大學士內閣次輔王顯,便是出身青城王氏。王顯少年及第,一路做到了天子輔臣,不知羨煞了天下多少讀書之人。

可是金無足赤人無完人,這位王閣老也並不是事事盡如意。五十有一的王顯至今無子,膝下只有一個十一歲的閨女。王顯為人方正,娶妻之後一直未納妾,王夫人李氏卻無所出。王顯四十歲才在夫人的主張下納了一妾,一年之後妾生下一女,之後卻再也沒有了消息。李氏欲勸王顯再納,王顯卻拒絕了。王顯為人豁達,反而安慰夫人命里無時無須強求。

王顯有一兄名王宏,就是青城縣長樂大街王府的老太爺。這王宏與其兄的性情可謂截然相反。王府中的一些老奴曾經笑傳,兩兄弟在沖齡之時曾一同拜師於當地一位名儒,弟弟王顯每日雞鳴而起發奮苦讀,哥哥王宏卻要睡到日上三竿然後提著竹竿去西郊的田地里釣蛤蟆。據說那位一世清名桃李滿園的名儒在彌留之際突然從病榻上跳下來仰天長笑,笑了一盞茶時間後又大哭起來,最後被一口沒換上來的氣噎死了。青城人都說那位名儒最後是想起了王宏這個考秀才時醉得十桶水也沒潑醒的學生氣死的。

如今王宏自然也不釣蛤蟆了,青城縣的人都知道,王老太爺心頭有兩好:佳釀和養鳥。王老太爺每日宿醉醒來之後不干別的就是腰間別著個酒葫蘆提著個鳥籠子帶著一干仆役滿城里溜達。

有一次青城縣某世家老爺和王老太爺爭搶一只紅嘴綠觀音,這位世家老爺最後銀子沒帶夠沒爭贏王老太爺,便氣急敗壞指著王老太爺罵道:「你個三四五六七忘八的老混蛋和你家老2比比,王家出了你這樣的子孫簡直是有辱門風斯文掃地」

王老太爺撫摸著新愛寵笑得心滿意足,聞言悠悠然地接了一句:「比什么?比兒子?」那位世家老爺被噎得目瞪口呆。

王老太爺這話也沒錯,他至少還有一樣比他兄弟強,他生了三個兒子。大兒子王柏雖說沒什么大才,但至少證明了一代強過一代,考了個秀才,之後捐了個六品的掛名閑職。二子王松並未出仕,管理著家中大小庄子。三子王棟到是頗有叔父之風,中了個探花,現任正四品僉都御史,巡撫大同。

王棟先是在祖母的安排下娶了兗州府巨富的嫡女趙氏,之後王棟的母親又做主替他娶了一房平妻柳氏。趙氏生下二子一女,長子還未續齒便已夭折,只剩下在王家孫兒輩中行五的王五郎王璟和孫女輩中排行第三的三娘王珂。平妻柳氏只有一女,二娘王瓊。另還有一妾生的庶女五娘王玥。

趙氏自生下三娘之後身子便一直不好,常年卧病在床。三老爺王棟補了大同巡撫的缺之後平妻柳氏便跟去了任上。趙氏的身體一年不如一年,最後終究沒能熬過去,丟下了當時才10歲的兒子和九歲的女兒。

今日是趙氏的周年祭。王家是世家大族,最重孝道,按王家的規矩今日趙氏的子女是要去寺里

請和尚做一場法事,為王氏祈福的。

荷風院

趙氏在世時因為身子需要靜養,住在王府花園後的荷風院。一子一女分住左右小跨院。

酉時荷風院正忙得人仰馬翻。

鬢角花白,身材瘦削的趙嬤嬤立在院子中央一疊聲地指揮著院子里的丫頭婆子。

「這百合酥怎么碎成了這樣?一定是你這死丫頭把捧盒摔地上了」趙嬤嬤揭開一個小丫頭手中的雕漆春壽捧盒,發現里邊的百合酥竟是沒有一塊完整的,指著那丫頭氣罵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