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被克扣的香油錢(1 / 2)

名門閨殺 面北眉南 1659 字 2020-06-20

三娘見屋里只剩下了趙嬤嬤與白英,便向白英問道:「可有什么不妥?」

白英看了趙嬤嬤一眼,被趙嬤嬤拿眼一瞪。

白英猶豫一片刻,說道:「我跟在劉嬤嬤身後,見她給了知客僧九十五兩銀子,五十兩是老夫人給寺里的香油。」

「什么?」趙嬤嬤跳了起來。

趙嬤嬤見三娘不明其意,急的直跳腳。

「小小姐您不明白,府中這類紅白喜事給的銀子都有定例。今天來寺里給夫人做道場,按照舊例是給100兩銀子的。老夫人就算再不待見夫人,也不能人都不在了還往泥里踩……」

三娘打斷趙嬤嬤道:「嬤嬤,這事祖母應該並不知情。她老人家最重臉面,怎么會為了區區幾十輛銀子讓人詬病?」

趙嬤嬤立即收口,看了旁邊束手低頭似是沒聽見的白英一眼,小聲道:「姑娘的意思,這是那劉嬤嬤把銀子瞞下了。」

三娘搖搖頭:「她一個三等婆子應該沒有那么大膽子,敢私扣55兩銀子。」

趙嬤嬤道:「她沒膽子,又不可能是老夫人。那是大夫人還是李嬤嬤或者林嬤嬤?」

三娘沉吟片刻,抬頭道:「現在追究是誰都於事無補。嬤嬤,你給白英拿六十兩銀子給寺里送去,別讓人發現了。」

這些世家大戶平日里交際應酬都有一定的規矩,給寺廟的供奉各個階層也都會約定俗成。當然,各家有時也許會適當添一些,但是只給按規矩該給的一半還不到,這顯然是不合規矩的。

人們總是認定「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所以人際交往當中有一個詞叫做「圈子」,其實就是通過各種特征的匹配把人區分隔離開來,以顯示自己的特殊與優勢。所謂的名門貴族最喜歡這種劃分,就比如王府所在的那條「長樂大街」。

現在她和王璟已經被劃到了這個圈子,而他們沒有要成為這個圈子的異數所需要的權利和能力。

寺院雖說是佛門清凈之地,但是除了那些潛心鑽研佛道的人,這里其實更像是一群塵世俗人日常交際之地。作為青城縣女人們公認的能被社會所承認的最大的交際場所,以後她要打交道的地方還多著。

趙嬤嬤心中氣恨,一邊找出銀子遞給白英,一邊罵道:「那些挨千刀的,神靈的供奉也敢下手。也不怕死後遭了報應,閻王爺讓她下油鍋。」

白英接了銀子又出了門。

趙嬤嬤往外看了看,走到三娘身邊,小聲道:「小小姐,小姐當初藏著瞞著只留下了三千兩銀子,這是將來給您壓箱底的。這一年來,零零碎碎的也花了一,二百兩。您這以後日子還長著,可不能這樣冤里冤枉地花沒了。」

三娘笑著安慰了趙嬤嬤幾句。王三娘的母親趙氏出身富貴人家,當年嫁到王家來據說是十里紅妝,嫁妝十分豐厚。只是病了那么些年,每日都要珍貴的葯材養著。大夫人金氏當家,葯材總是采辦不齊全,問她她就推脫家里開銷大周轉不來。趙氏是個有氣性的,這樣過了兩次就不再找家里的葯房拿葯,吃葯都是花的自己的嫁妝銀子。挨了這么些年,那些嫁妝也都花得七七八八,一些好出手的金器玉玩甚至都拿出去變賣了。

趙嬤嬤的話到是提醒了她,在府里她每月只有二兩銀子的月例。雖說吃住不花錢,但是平日打賞都要花銀子的。她和王璟需要用錢的地方還多著,坐吃山空的話以後的日子將會很難過。可是這個時代作為一個世家千金,禮教所帶來的約束太多了。退一萬步講,即便這個世道允許她拋頭露面去賺錢,她也沒有這個能力。

「小小姐,您這么信任白英就不怕她……她家里畢竟是老太太那邊的人。」趙嬤嬤打斷了三娘的思緒。

「嬤嬤不用擔心,我有分寸的。」三娘笑著安慰趙嬤嬤。

「嬤嬤你記得,老夫人是我的親祖母,作為晚輩我不會做有損於她老人家的事情。既然如此,白芷的家人忠於老夫人與她幫我辦事情有何矛盾?」

趙嬤嬤有些明白,更多的還是擔心,她問道:「可若是有一天老夫人逼迫她來對付你,那可怎么辦?」

「老夫人為什么要逼迫她來對付我?」三娘眨眨眼睛。

趙嬤嬤語塞。

三娘笑著摟摟趙嬤嬤的肩膀,說道:「不會有那么一天的,我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