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六章 琴瑟和鳴(1 / 2)

名門閨殺 面北眉南 1644 字 2020-06-20

看著臉色依舊淡淡的王棟,三娘想了想,雙手接過了王棟遞過來的漆盒。

「多謝父親。」三娘捧著盒子朝著王棟行了一禮。

王棟點了點頭:「你出去吧。」

三娘依命退下了,剛出了正房便看見薛氏帶著丫鬟往這邊來了,小丫鬟手中還捧著一個用來保溫的圓筒狀食盒。三娘知道這是給王棟送葯來了。

薛氏上次聽了三娘的話,讓王棟去找蔣太醫解毒。蔣太醫果然沒有將王棟拒之門外,最後給他開了一副方子,說他中的都需要慢慢調養。於是自那以後王棟每日晚飯之前都要喝葯。

有時候王棟在外頭有應酬,薛氏也都是問清楚了地方,讓然將葯裝好了給王棟送去。王棟到也每次都二話不說地喝下了。

三娘笑著站在廊下,朝薛氏行禮喊了一聲母親。

薛氏見三娘捧著個盒子站在哪里覺得有些奇怪:「老爺不是找你說話么?怎么站在這里?」

三娘想了想,沒有隱瞞,將薛氏拉到一邊,把王棟給她銀子的事情說了。

薛氏臉上到是沒有不愉,笑著道:「老爺到是與我想到一處去了,我原本還打算與他說一說你壓箱銀子的事兒呢,他到是先一步想到了。」

王棟果然沒有將給自己銀子的事情與薛氏商量,倒不是他不相信薛氏,或者怕妻子對自己的兒女不好想著背著妻子補貼,而是他覺得沒有必要。王棟看起來儒雅斯文,其實大男子主義十分嚴重。

三娘想著,有這樣的人當配偶想不吵架也只有是薛氏這樣的人當妻子才行。不知道宣韶是不是也有這種大男人的思想。若是有的話,還得及早治了。

「這樣到也好」,三娘這三邊這樣想著。薛氏那邊卻是湊過來對三娘附耳道:「我也給你准備了三千兩銀子的壓箱錢,不過果然還是老爺更疼你。老爺歸老爺,我歸我。我給你的銀子你也得收下了。」

三娘笑了:「今日是怎么了,我到是覺得是財神菩薩更疼我,一個一個都給我塞銀子。還生怕我不要。」

薛氏聞言輕笑出聲,一邊還瞪了三娘一眼:「你呀。」

三娘就看著薛氏笑。

薛氏轉身吩咐那提著盒子的丫鬟想將葯端進去給王棟趁熱喝了。以免涼了,葯效打折扣。然後攜了三娘的手,嘆了一口氣,目光中有些惆悵:「你要嫁人了,我還真有些舍不得。雖說你嫁的近,但是我們也不能總見面了。你不能沒事就往娘家跑,我也不能三天兩頭去郡王府找你說話。」

三娘也握著薛氏的手。笑道:「你若是想找我說話,那還不簡單?你到時候可以讓姑姑或者蘇成之,或者誰給我下帖子啊。這樣我們見面在別人眼中就是很普通的往來,哪里還有人說我總是往娘家跑?」

王箏和蘇敏之的婚期定在八月,聽說蘇夫人正在幫蘇成之物色人選。

薛氏想了想覺得這法子到也不錯,點頭笑了:「這法子不錯,以後到是可以經常用。」

第二日是「添箱」之日。

三娘在這里也參加過一兩次的婚禮。添箱日是在送嫁妝的前一日,一般是在男女方大定之禮後,將喜餅,點心。鮮果等等禮品用禮盒裝了送給親朋好友,告訴他們送嫁和迎親的具體日子。

這次皇帝突然下旨將婚期提前了,原本以為充裕的時間就緊迫了起來,各項禮儀都是趕著在六七日之類完成的。雖然有些趕,但是薛氏有李氏幫忙,又有宗人府派來的指點,到也都進行得有條不紊。王家也已經在三日之前就通知了親朋好友。

於是這一日來王家「添箱」的人不少。

第三日,也就是婚禮的前一日,是王家往庄郡王府送嫁妝以及「鋪床」。

在送嫁妝之前還有一道必要的程序就是由男方催妝。

這日上午,宣郡王府以及宗人府那邊就來人送了一套鳳冠霞帔,銷金蓋頭,還有大紅錦緞一匹,果酒兩席,脂粉一包,巾櫛兩面,還有放置了豬肉,羊肉,干面,切面,年糕,糕點的禮盒。據說這肉被稱作「離娘肉」,年糕則比喻「年年登高」,都是一些好的兆頭。

下午,王家開始發送嫁妝。

發嫁之前,所有的嫁妝都被成列在貓兒眼胡同外的大街上。

一共一百二十八台,具都放置與長方形金漆雕花的「陪嫁桌」上頭。桌子四周有欄桿,桌面下用紅布圍了,兩側被穿上抬杠,用來給抬夫抬行。這些嫁妝滿滿當當鋪滿了街道,於是整個街道都被「陪嫁桌」以及看熱鬧的人群圍的水泄不通。

因為聽說嫁妝里還有不少御賜之物,圍觀的群眾更為興奮,都在猜測那些是御賜的,哪些又是誰誰的添妝。一時熱鬧非凡。

「這王位王三夫人還真是大方啊,原本就聽說是個賢惠的,如今一看到是真的。不說這房屋田產庄子,就連這金銀首飾,四季衣裳也都是件件精致。」

周圍的人也都點頭稱是。

嫁妝還未發,嗩吶,海笛,笙,水鑔等樂器就開始響了起來,人越多,樂手們就吹打得越得勁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