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五章(1 / 2)

名門閨殺 面北眉南 1628 字 2020-06-20

李氏看著那瘦瘦小小的孩子,不說與王璟比,就是王璋,王瑞他們十二歲的時候都比他長得結實。從一進門開始他就有些拘謹,十八老太太讓他說什么他就說什么,往好了說是憨厚,說白了就是膽小。

平心而論,李氏雖然覺得這孩子可憐,但是要過繼到自己名下來,她還是有些不願意的。

連氏似乎是知道李氏的想法,先是轉頭對十八老太太道:「你先帶孩子下去用些點心和茶水,我還有些話要與十六弟妹講。」

十八老太太看了連氏一眼,有看了看李氏,見兩邊都沒有人搭理她,只有拉著自己的孫兒下去了。

待屋里只剩下來自己和李氏,連氏語重心長道:「我看上這孩子,其實就是看上他孝順和好學。上次我去十八弟家,正好看見他在十八弟妹面前侍疾,所有要入口的葯食他都會親自嘗了溫度在喂給他祖母。你剛沒看到,他手上還帶著燙傷呢,那是熬葯的時候給燙的,我看著都心疼。」

連氏搖了搖頭,又道:「問他都讀了些什么書,小小年紀竟是經史子集都讀過了,他祖母讓他當面給我背背,他竟是能將四書倒背如流。」

李氏聞言有些疑惑:「既是學問好,為何在族學中並不出色?」王家的族學也有挑選英才的作用,王家族中凡是好苗子,都會被族里挑選出來,著重培養。

連氏聞言冷哼道:「我也問了這話,你猜怎么著?他原本也是跟只別的族人去族學的,可是因為上頭的兄長頑劣不堪,竟是見不得他比自己學的好。只要見他得了先生的誇贊就會對他拳腳相向。這孩子被威脅著不准在學堂中顯露才學。」

「竟有這種事情?」李氏一驚,王家怎么會出來這種後輩?

連氏一臉怒容:「這還不止呢。那幾個不學好的,最後連族學也都不去了,不僅自己不去還不准這孩子去。最後他只能留在家中自己念書。」

李氏皺眉:「十八弟妹不管么?」

連氏綳著臉:「她是個什么樣兒的你還不知道?年輕時候就膽小怕事,凡是都由著十八弟胡來,一個一個得往房里拉女人。現在老了。那些女人生的孩子又長大了,她怎么可能管得住?她還得想著怎么養活那一家大小呢。」

李氏嘆息一聲,搖頭不語。

連氏又道:「我想著,這孩子人孝順。又能讀書,不正好送到你們府上么?」

李氏想了想,還是道:「這件事情我還得要想一想,再說也要問一問老爺的意思,我……」

連氏揮手打斷了:「別跟我說那些有的沒的,你還要怎么想?十年前我就讓你想了,結果呢?硬是讓你們給拖了這么些年。難道還要等到你們都入了土了再來考慮?」

李氏臉上也有些不好看。連氏卻是不留情面道:「不是我不願意給你們時間慢慢挑。只是十六弟今年也五十好幾了,你當他還能在這個位置上再留多少年?今年科考你想必也看到了,皇上十分重視,處處過問,結果是如何?二甲以上一共一百八十六人,十有八九年紀是在四十歲之下。你還不明白嗎?」

李氏嘆息:「我何嘗不明白?老爺也是明白的,皇上年輕氣盛,身懷抱負。只是有許多的政見與先皇留下來的那些老臣子們相左。皇上年少的時候。那些人還能一口一個『先皇遺命』的勸阻,可是如今哪里還會甘心受人掣肘?我們老爺在殿試成績一下來,就感嘆。今後怕都是那些年輕人的天下了。」

連氏點頭:「我就知道你是個明白人。一朝天子一朝臣,只是那些人根基畢竟還是深些,又有沈家在背後推波助瀾,聖上想要將換血怕是阻力甚大。不過不管朝中形勢怎么變,我們王家的立場只有一個,那就是忠君。我們王家如今也算是聖上手中一把利劍,所以你我兩房之人都能得到重用。只是等到朝中形勢大定的時候,即便聖上沒有開口讓十八弟和我家老大,老二退,他們也得順勢而退。即便他們也是保皇派,可是在外人眼中他們卻是年紀大了。」

這一點李氏也是知道的。王家能富貴這么多代,並不是沒有原因的。其中一個最大的原因就是懂得看清形勢。皇家需要你出力的時候絕不退縮,事成之後便韜光養晦,給別的臣子做一個好榜樣。

相應的,歷代皇帝也會投桃報李。許王家以富貴,並給予一定的信任。每一代的王家人,官位最高的那幾個,或許並不是讀書讀得最好的,也或許不是王家聲望最高的。但是必定要是最能只進退的。

李氏有些不明白,連氏開始與她聊的明明是過嗣之事,怎么又會扯到國事上頭。連氏也很少與她們這些妯娌談及國家大事的。

連氏看了李氏一眼,淡淡道:「你是想著可以多等個幾年再考慮過嗣之事,只是族里怕是等不了了。要知道,王家也不單單是我們兩房的王家。許多事情,還是要以宗族利益為重。等到我們一房與十八弟都從朝堂上退下來之後,聖上必定也不會虧待王家,那么王家這些年輕的入仕子弟就將會得到優待。」

「四嫂的意思是……」李氏皺眉。

連氏看著李氏,聲音依舊淡淡:「我不信你還不明白。那我就說白了吧,按照我朝規矩,京中三品以上官員可以萌一子進國子監。而十八弟是兩朝元老,聖上之師,百年之後可能配享太廟,更有可能直接萌一子入朝為官,這在我朝是有許多先例的。十八弟的嗣子,即便是平庸無能之輩,也沒有什么,只要他德行佳,不犯大錯,將來便也是我族中的一大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