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六章(1 / 2)

名門閨殺 面北眉南 3211 字 2020-06-20

剛剛郡王妃是一下子突然就沖了出來,而白蘭是什么時候到的,又是怎么到了姜氏的身後的根本沒有人看清楚。就感覺白蘭好像憑空就站在了場中央一樣。

這一切都發生的太快了,在場之人都沒有在第一時間反應過來,知道白蘭抽泣般的哭泣聲在場中響了起來。

大家的目光又都被白蘭吸引了去,沒有人發現郡王妃的異樣。畢竟白蘭的傷口明晃晃地展示在了人前,她又是個難得的美人,「抓破美人臉」的震撼自然比郡王妃那一張青白的臉要引人注目。那又深又長的血印子讓人懷疑會不會在那吹彈可破的肌膚上留下疤痕。

「你……你這個……賤婢……」郡王妃疼得聲音都在發顫,險些就要背過氣去了。她覺得自己有些站不直身子,連說話都要廢好大的力氣。

眾人這才將注意力往郡王妃身上移過去,她身邊貼身伺候的丫鬟嚇了一跳,忙跑過去扶了郡王妃。

白蘭卻是哭得梨花帶雨:「郡王妃,您為何要對我們夫人動手?奴婢的臉傷了不要緊,您自己卻沒站穩給閃了腰。您是金貴的身子,這可如何是好。」

什么閃了腰?她是被這賤婢給推出去的。

郡王氣得差點要翻了白眼暈過去,可是她實在是說不住話來,只能喘著粗氣指著白蘭:「你……你……」

白蘭嚇得往姜氏身後躲了,怯怯地道:「郡王妃您年紀大了,這閃了腰可大可小,還是去找大夫看看吧。我們夫人向來寬宏大量,不會計較你冒犯長嫂的。」

姜氏也被這一連串地事故驚到了,見郡王妃像是真的疼地狠了,本還有些擔心,可是看到白蘭脖子上那留著血的印子卻是又冷了臉色。剛剛若不是白蘭擋著,這傷的就是她了。

「你們還瞧著做什么?快扶了你們郡王妃回去。找大夫瞧瞧。」姜氏看了一眼黎嬤嬤。

黎嬤嬤見郡王妃已經說不出話了,她一個奴才自然是不敢跟姜氏對上,便低聲應了,立即出門去安排馬車還有請大夫。

郡王妃身邊的那個婆子卻是知道郡王妃這會兒是氣得狠了。她若是不開口說些什么,等郡王妃緩過神來,她們這些近身伺候的就要遭殃了,便急急開口道:「大夫人,你身後那個婢女以下犯上,膽敢傷了郡王妃,您應該交給我們郡王妃處置。」

姜氏淡聲道:「你們郡王妃剛剛難道不是沖上來攻擊長嫂的時候閃了腰?以下犯上?這個罪名倒是不錯。等你們郡王妃腰好了之後與御史說去吧。」

說著便帶著白蘭還有庄嬤嬤揚長而去,看也不看郡王妃一眼。

余下一感人等目瞪口呆,這……這個牙尖嘴利,一點虧也不肯吃的女子是……大夫人?

對於姜氏口中的御史,婆子丫鬟們即便不太了解,也是大概清楚的,這幫人就是皇上平日里養著得一幫子嘴巴厲害,性子尖刻。專門盯著京中世家貴勛們府上的那些個陰私之事,動不動就要上折子彈劾。別的不說,鎮國將軍的爵位就是被這群人給彈劾沒了的。

所以她們都不敢多話了。而郡王妃是說不出來話了。最後郡王妃是被人抬著出去的。因為姜氏說讓她們抬人回去請大夫,所以她們便下意識地聽從了,沒有想過請大夫進府來。因為出了姜氏,庄親王府現在沒有別的主事人。

那邊姜氏帶著人從議事廳里出來,走了老遠了終於輕輕吁了一口氣。

「夫人,您沒事吧?」白蘭走上前來扶了姜氏一把。

姜氏要來搖頭,轉頭看向白蘭:「你怎么來了?」

白蘭笑道:「少夫人讓奴婢過來看看,她怕您吃虧。奴婢原本就站在門口,聽到不對才進去的。」

姜氏這才笑了,不由得又看了她一眼:「你倒是個有本事的。難怪你家少夫人重用你。」

白蘭笑容燦爛,姜氏又道:「你放心,今日之事你也是為了護著我才會傷了她,我不會讓她動你的。」

白蘭笑吟吟地福了福:「奴婢多謝夫人了。」

姜氏對庄嬤嬤道:「三娘那里應該有上好的傷葯,讓她給這丫頭一瓶子,別留下疤了。」

庄嬤嬤忙應了。

幾人在快走到花園子的時候。迎面又有兩人走了過來。前頭的那名婦人穿了一件秋香色的褙子,外頭是一件鴉青色的棉披風,梳了一個圓髻,頭上只有一根銀包金的玉蘭花簪。她身後跟了一個小丫鬟。

那婦人見道姜氏忙快步迎了上來,在姜氏身前三步外就屈身行禮:「婢妾見過夫人。」

庄嬤嬤和白蘭也給來人見禮:「范姨娘。」

范姨娘朝兩人和氣地笑了笑,在白蘭脖子上的傷痕處掃了一眼,有些擔心地對姜氏道:「聽說郡王妃來了,剛剛可是出了什么事?」

姜氏對范姨娘態度很好,點了點頭示意她等會兒再說。一行人便又往姜氏的院子去了。等快到了往宣韶和三娘的院子的分岔路的時候姜氏讓庄嬤嬤和白蘭先回去了,范姨娘卻是跟著姜氏去了關雎院。

范姨娘親自服侍姜氏換了衣裳,凈了手,姜氏便將今日郡王妃鬧上門來的事情說給范姨娘聽。

范姨娘等姜氏說完了,接過彩蝶端上來的茶雙手奉給了姜氏,笑道:「夫人您早該如此了,若是……你也不必受她這么些年的閑氣。」

姜氏接過茶碗放到了小幾上,卻是看著那裊裊升起的水霧怔忡了半響,最後才微微蹙眉嘆息了一聲:「我與她爭個什么?她看重的那些我並不放在心上,我看重的東西卻……」姜氏眼神暗淡,「她哪里能給我閑氣受?我今日發作她,也並非是為了掙一口閑氣,或是報復她這些年來的那些所作所為。」

范姨娘看著姜氏,笑了:「婢妾知道,夫人今日如此強勢,是為了少爺和少夫人。」

姜氏聞言也微微一笑:「若琳那人我是知道的,你讓她三分。她非但不會收手,還會逼得你將另外的七分也讓了出來。我可以不與她一般見識,但是韶兒和三娘不可以。只是畢竟差了輩分,三娘再能干也不能去與自己的嬸娘硬碰硬。我這個當娘的再沒用。也要護著自己孩子,況且三娘如今有孕,我不想她以後還要面對那些糟心的事情和糟心的人。」

范姨娘有些怔怔的,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姜氏卻是突然對范姨娘道:「玉芹,謝謝你了。」

范姨娘回過神來:「夫人謝婢妾做什么?」

「若非你提醒,我也不能一下子將她布置在府里的人都找出來。」姜氏拉著范姨娘的手。真誠地道。

范姨娘下意識想要將手給抽出來,卻是忍住了,只是被姜氏握住的手顫了一顫,姜氏皺眉:「你冷?」

范姨娘忙搖頭:「不,婢妾不冷。是夫人您的手有些冷。」

姜氏這才發現自己的手卻是是比范姨娘的溫度要低一些,便有些歉意地將她的手放下了,捧起了小幾上的茶碗捂著手。

范姨娘卻已經轉過頭去吩咐彩蝶去尋個小手爐子過來。

「這些年,韶兒他在我身邊的時候少。倒是你一直與我相依為命。我不耐煩理外頭的事務,關雎院也大多是你在照料……」姜氏緩聲道。

范姨娘打斷了姜氏的話:「夫人您這話言重了,婢妾也是關雎院的人。胳膊肘自然是往自己院子里拐的。何況當初婢妾跟著您與少爺從北疆一路回京,若非少爺三番幾次護著婢妾這條賤命,婢妾哪里還能有命在此?婢妾永遠都不會忘記,當初婢妾與那些流民一樣染上了時疫,物資又極度短缺,少爺都沒有扔下婢妾,那段日子有夫人您一口吃的,少爺也沒有虧待過我。少爺對婢妾有大恩,婢妾從不敢忘。」范姨娘的眼睛里有了淚光。

姜氏似乎也被范姨娘的話帶到了那一段艱苦的日子,那時候天災人禍。流民四竄,連身體健壯的漢子都不一定能在那個時候保住性命。宣韶那時候年紀還很小,卻是護著她們兩個女人完好無損的回到了京城。

「你在他年幼的時候救過他的性命,這孩子性子雖然清冷,卻是個恩怨分明的。」姜氏提起自己的兒子,嘴角不由得帶了笑意。這個兒子是世子爺手把手親自教出來的。是她這一生的驕傲。

她生命中最重要的兩個男人,都從未讓她失望過。

范姨娘微微垂了垂眸子,笑了笑,卻是另起了話題:「只是夫人您今日這么一出手,以後怕是要不得安生了。郡王妃她原本就對您有偏見,這次您徹底的得罪了她,依著她的為人怕是不會善罷甘休。另外老王妃那邊……」

她這話轉移話題的痕跡很是明顯,不姜氏卻沒有怎么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