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 同道(1 / 2)

三國之最風流 趙子曰 1613 字 2020-06-20

更新時間:202-02-0

「陽翟來的朋友?」

荀貞與荀彧見面不多,對他的朋友並不了解,但想來能與荀彧交上朋友的總非尋常之士,再加上這是荀彧頭次邀請他,當然沒有拒絕的道理,當即歡喜應道:「『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文若乃我族中英才,你的的朋友定然也是出類拔萃之人,既然他想見我,斷無不見之理。……,請前邊帶路罷。」走了兩步,又有點奇怪,問道,「不知尊友是誰?為何想要見我?」

荀彧溫文爾雅,微笑說道:「四兄見了就知道了。」頓了頓,略微放慢腳步,回過頭,又道,「四兄說『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不知以四兄的理解,這句話是什么意思?」

「……?」荀貞莫名其妙,呆了一呆,說道,「文若為何突出此言?這是《論語》開篇的第一句話,咱們幼年讀書時,不都已經知道是什么意思了么?」

荀彧解釋道:「是這樣的。……,剛才四兄未來前,我正與我的那個朋友辯論此句之意。」

「……。」

荀貞越發不懂他的意思了,笑道:「『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此話之意,蒙童亦知,有何值得辯論的地方呢?」

「四兄以為此話何意?」

「……,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從遠方來,不是很令人高興的么?」荀貞答完,反問道,「難道不是這個意思么?文若以為此話該當何解?」

「我也是這樣理解的。」

荀彧也是這樣理解的,但他卻與「他陽翟來的那個朋友」辯論此句的意思,也就是說,「他陽翟來的那個朋友」不是這樣理解的。荀貞頗有興趣地問道:「然則如此說,就是你的朋友不這樣理解了?……,他認為該作何解?」

「他認為應該與前一句和後一句聯系在一起理解。」

「怎么說?」

「前句為『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後句為『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三句聯在一起,意思就是:『我的學說,要是被時人采用了,那就太高興了。退一步說,如果沒有被時人采用,可是有很多朋友贊同,紛紛到我這里來討論問題,我也感到快樂。再退一步說,即使沒有被時人采用,朋友們也不理解我,我也不怨恨,這樣做,不也是一個有德的君子么』?

荀貞從前世到現在,從求學讀書至今,從沒聽過這種解釋,他楞了會兒,說道:「『學而時習之』,將『學』理解成『學說』,將『時』理解成『時代』,將『習』理解成采用。……,似也有道理,能自圓其說,成一解釋。」

他琢磨了片刻,又說道:「如此一來,這三句就不是分裂的,而是連貫一氣的了。……,並且這三句話是《論語》開篇之第一段,按此理解,竟是在點名《論語》一書的主旨了,『我的學說如被時人接受,我將很高興;如不被時人接受,我也不怨恨』,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夫子也正是這樣的人啊!」

他一門心思思忖,在進了後院的時候,沒有注意到院中的樹木,險些被枝杈將「冠」勾掉,驚醒回來,扶正了冠帽,拉住荀彧的衣袖,又問了一遍:「文若,你這個朋友是誰?」

這個「新的解釋」令人耳目一新,絕非死讀書的人能夠想到的,非得思維與眾不同者,也就是「不走尋常路」的人,或者就是說:只有「奇才」才有可能想出來。重點已不是這三句話的本意到底是什么,而是這種與眾不同的思維方式,而是「到底是誰竟能想出這層意思」?

荀彧笑道:「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先前出門來拜見家君時,四兄忘帶幘巾;今聞鄙友言論,又拽我衣袖。四兄,你我見面雖不多,但我久知你是一個穩重少語的人,今日為何接連失態?」不動聲色地將衣袖從荀貞的手中抽出。

荀貞也發現了自己的失態,不過他並沒有不好意思,而是哈哈一笑,說道:「忘帶幘巾,是因為敬重;拽你衣袖,是因為心急。」

「為何而急?」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兩人相對而笑。荀貞第三次問道:「請問尊友何人?」

「陽翟戲忠。」

戲忠是誰?荀貞不知道,但他知道另外一人,也是姓「戲」,而且就印象中來說,似乎整個漢末三國就這一個姓「戲」的,並且剛好這個人也是陽翟人。他迫不及待地問道:「可是戲志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