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生死之恩何以報(2 / 2)

三國之最風流 趙子曰 1294 字 2020-06-20

孫堅當年聘娶吳氏的時候,因他出身寒微、任俠輕脫,所以吳家的親戚不願意,但吳氏卻願意嫁給他,所以他與吳氏素來恩愛,此時聽了吳氏的款款細語入耳,氣消了些。

他說道:「昨與貞之久別重見,歡喜愉悅,飲酒達旦,不覺大醉,所以未能歸屋就寢,尚請夫人勿怪。」

「夫君與荀君故友重逢,自是難免歡愉醉酒,妾卻非是為怪罪夫君而來的。」

「噢?那是為了何事?」

「是為了策兒而來。」

「策兒?」

吳氏問道:「夫君,妾聞荀君昨天給策兒取了一字?」

「策兒對你說的吧?是啊,貞之給策兒起了一字,叫『伯符』,我很喜歡。」

「妾又聞荀君甚喜策兒,對夫君說『生子當如孫伯符』,又對夫君說『生無所願,唯願能有子如策兒』?」

「是啊。……這也是策兒對你說的吧?」

吳氏點了點頭,說道:「夫君,既然荀君這么喜歡策兒,妾有一愚見,不知可否?」

「夫人有何高見?」

「何不索性便讓策兒拜荀君為師?」

孫堅楞了一愣,旋即大喜,一把握住吳氏的手,歡快笑道:「好,好,當然好!夫人此見,正合吾意!」

就如早年的張儉、范滂等黨人一樣,荀貞的名聲現已是遠播天下,孫策如能拜到他的門下,對孫策將來的前途當然是有百利而無一害。

荀貞說他平生無所願,唯願有子如孫策,孫堅則是平生無所恨,唯恨非為士族子。

孫堅現而今有戰功、有權勢、有高爵,唯一的短板就是家聲低微,他本人又讀書少,沒什么學問,沒有士人的身份,因此被王叡看不起,連長沙本郡的士族大多對他也淡淡的,他可以忍下這口氣,卻不願兒子們將來也像他這樣。

——事實上,孫堅之所以寧死也不出賣荀貞,一方面固是因為荀貞與他以義結,對他有救命之恩,另一個方面卻也是因為荀貞士人的身份,潁陰荀氏是知名國家的大士族,荀貞作為荀氏子弟,在有難的時候,卻誰也不去投奔,而單單來投奔他孫文台,他甚覺榮耀。

所以,吳氏一提出來讓孫策拜入荀貞門下,他立刻就表示贊同。

以荀氏的家聲、以荀貞現在的名望,即使孫策在荀貞門下學不到高深的經術,對孫策也是有極大的好處的。

孫堅被吳景攪壞的心情頓時變好了起來,他不顧病酒頭疼,當即起身,說道:「我這就去找貞之。」問吳氏,「策兒呢?把他叫來,跟我一塊兒去!」興沖沖地往外就走。

吳氏忙阻住了他,笑道:「夫君且慢。」

「夫人還有何事?」

「夫君是剛睡起吧?」

「是啊。」

「夫君尚是剛剛睡起,何況荀君?荀君遠路而來,路途辛苦,昨夜又醉,此時還不一定睡起,夫君何必心急?」

孫堅恍然,撫額說道:「要非夫人提醒,我險成擾人清夢的惡客!」出到門外,把遠處的那兩個婢女叫來,吩咐說道,「去看看荀君睡起了沒有?」與這兩個婢女說話時,他才注意到這兩個婢女各捧著一個漆木方盒,回顧屋內,問吳氏,「這是?」

吳氏盈盈起身,來到門邊,接過一個方盒,笑道:「夫君昨夜未歸,妾知夫君必醉,故熬了解酒之湯。」下巴輕輕翹起,點向另一個婢女手中的方盒,「那個則是給荀君備的。」

孫堅慨然嘆道:「堅今生能得夫人為妻,幸何如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