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7 彰廉禮賢下邳行(下)(2 / 2)

三國之最風流 趙子曰 1694 字 2020-06-20

樂進、許仲、劉儒、何儀等郡中的大吏相從,荀貞過下邳縣北行,行六十余里,到良成。良成縣的長吏、縣丞等出迎,張飛率五曲八百騎兵屯駐在此,也同出迎。

張飛與趙雲年齡相仿,長趙雲兩歲,今年二十九,他雖非士族出身,雅好文學,早年學過書法,寫得一筆好字,畫畫的技術也不錯,現今雖在軍中,未棄舊好,軍務之余,仍不輟書畫文學,因是之故,與許仲、典韋等將相比起來,他固以威猛著稱,卻頗帶些儒將之風。

荀貞帶著盛大的車騎隊伍、鮮明的「鎮東將軍」、「徐州牧」等旗幟去良成縣中行了一圈,達成了「彰顯威儀」之目的後,他沒有在縣寺多停,即由張飛陪導,出縣來到了張飛的營中。

有幾句話,荀貞是早就想對張飛說了。

事實上,他想說的內容,之前已是有對張飛說過,只是效果不好,據聽聞,張飛沒有完全聽從,所以,借此次行州、路經張飛這里的機會,荀貞想再叮囑他一番。

荀貞想叮囑張飛的,是有關張飛性格的問題。

張飛敬君子,而不恤小人,對士大夫很禮重,對軍中的兵卒卻多暴虐。荀貞此前告誡他,雖小人亦不可辱,張飛雖沒有把荀貞的告誡當成耳邊風,然本性難移,卻還是時有凌下。

巡看過張飛的營地,荀貞屏退左右,獨留張飛於帳中,喚他近前落座,對他說道:「益德,卿從我也算已久了,應知我治兵之法。理軍當嚴,然刑罰不宜過,聞卿常以小過鞭笞健兒,又少撫恤勇士,此非兵家正道。不聞吳起乎?起之為將,與士卒最下者同衣食,攻中山,為卒吮膿,卒之母泣曰:『吳子吮吾夫之創,吾夫不旋踵而死。今又吮吾子,知吾子將戰死矣!』孫子雲『視卒如嬰兒,故可與之赴深溪,視卒如愛子,故可與之俱死』。這才是治軍的正道。」

張飛應道:「將軍此前對飛已有教導,飛已知過,不敢忘。」

「知過當改,你不能只是不忘,要克制本性,稍改此前所為。」

張飛應諾。

荀貞又苦口婆心地教他:「卿主一部,平日宜親近佐史,常引見之。佐史,卿之耳目也,彼此親近,卿方能知部中兵士的人情,見之如稀,則人情不知,復何由知部中的眾事?」

張飛應道:「諾。」

說完想再次叮囑張飛的這些話,荀貞見他的帳內懸掛了幾幅字,字體研美,頗有可觀,細看書左,無有落款,因轉換話題,笑問張飛道:「此卿所書否?」

張飛把這幾幅字懸掛帳中,正是為了給荀貞看,見荀貞問起,忙應道:「正是飛書。」

荀貞指著其中一幅字,笑道:「昔在潁川,我嘗見劉德升書法,卿此書有其三分神韻矣。」品觀了會兒,又指著另一幅隸書的字,說道,「奮雄揚波,交戟橫戈,卿此書所法可是師宜官?」

劉德升是潁川的名士,精擅書法,被後世稱為「行書鼻祖」,有不少士人都學他的筆法,鍾繇也曾學過,荀貞當年在潁川,於鍾繇處見過劉德升書法的真跡。師宜官是當下最有名的「八分書」大家,靈帝好書法,設鴻都門學時,征天下工書者數百人,八分書以師宜官為最。

張飛應道:「將軍明察,飛此書確是學的師宜官法。」

荀貞評點張飛的書法作品,心中不由想起了曹操。

曹操出身宦官家族,受家風影響,與儒學傳家的士族子弟有別,好詩書文辭,諸體書法中,他最好八分書,荀貞見過他的字,比張飛寫得好太多了。荀貞心道:「孟德與劉公山擊兗北黃巾,不知戰況如何了?」連著有兩三天沒有接到江鵠、陳褒從兗州發來的軍報,也不知劉岱此次擊兗北黃巾會否如本來的軌跡一樣,依然是以戰敗身亡告終?又或竟能取勝傳捷?

與張飛言談多時,見張飛恭謹地保持著跽坐的姿態未動,荀貞心中歡喜,展顏笑道:「卿與子龍年相近,居軍中,俱好文儒事,意趣又相投,當多親近。海內兵亂,吾志在盪清寰宇,迎天子還洛陽,興復漢家,卿與子龍可努力之,以封侯自期,務莫懈怠。」

張飛恭敬地應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