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伯符進獻渡河略(1 / 2)

三國之最風流 趙子曰 1294 字 2020-06-20

吳景諸將從孫堅之所以來中牟者,就是為了攻占河內,朱俊當初不願意與孫堅聯兵時,公仇稱、吳景等文武臣屬就已經勸孫堅獨自進軍了,現下孫堅終於決定北圖,諸人自無異議。

公仇稱說道:「張稚叔已有備,渡河不易,硬打的話傷亡會不小。稱之見:最好不要強渡。」

孫堅以為然,問諸將道:「卿等可有渡河的良策?」

孫策被荀貞表為騎都尉,兼以孫堅嫡長子的身份,年紀雖少,位卻在諸將之上。

他看了下帳中諸人,見諸將校,包括公仇稱在內,一時間,似都無發表意見的態度,便當仁不讓,挺身跽坐,大聲說道:「父侯,策有一計。」

孫堅顧視孫策,面帶笑容,問道:「吾兒有何妙計?」

孫策說道:「前年,董卓擊王匡,佯裝主力在平陰,而由小平津潛渡,繞至王匡兵後,突然襲擊,幾使其全軍覆沒。策愚見:父侯可鑒此戰為例,今攻河內,亦用聲東擊西之計。」

平陰,即後世的孟津。小平津與孟津都是河南尹境內重要的黃河渡口。中平元年,黃巾起事,並連八州,聲勢煊赫,靈帝為警衛京都的安全,置八關都尉,其中就有孟津和小平津。

「聲東擊西」這條計策,公仇稱也想到過,只是出於他某方面的考慮,他認為此計或許會難以奏效。他當下捻著胡須,擔憂地說道:「董卓擊王匡事,發生在兩年前,距今甚近,所謂『殷鑒不遠』,張稚叔,宿將也,恐怕不會上當。」

孫堅問孫策道:「長史此言,吾兒以為然否?」

孫策先沖著公仇稱一笑,然後轉對孫堅,回答說道:「張稚叔若是與長史一般想,那么此計就成了。」

這話說得有點繞嘴,但帳中諸人都聽明白了他話里的意思。

孫策這是在說:如果張揚和公仇稱的想法一樣,都認為因為「殷鑒不遠」之故,孫堅應該不會效仿董軍渡河之故智的話,那么孫堅偏偏采用此策,就正好是「擊敵不意」,必能成功。

公仇稱等帳內諸人聽了,各自思忖,均以為:孫策言之有理。

孫策又對孫堅說道:「孫子雲『攻其不備,出其不意』。吾師手書戰例三則,項王彭城大勝,一也,高祖暗渡成倉,二也,耿弇襲克臨淄,三也。張稚叔固然宿將,號稱勇武,然觀其既往,攻壺關不能下,繼為於扶羅所擒,是可知其人之無智矣!今父侯提精銳之兵,佐以出奇之計,攻此勇而無謀之徒,擊之必破!」笑對公仇稱等說道,「稚叔雖二千石,待縛之虜耳!」

「吾師手書戰例三則」雲雲,卻是此前程嘉出使豫州時,奉荀貞之令,給孫策和孫權各帶了一件禮物,分別是荀貞手注的《孫子》和荀彧手注的《春秋》。

在這本手注的《孫子》中,針對孫子在書中闡述的各種用兵之原則及謀略,荀貞選取了一些相應的戰例寫在側邊,作為注釋的一部分,以增強讀者對孫子原文的理解。孫策收到這本書後,愛不釋手,日夜研讀,誦習至今,對包括戰例在內的荀貞的手寫注釋都已可倒背如流。

孫策美姿容,一笑起來,更令人見之心喜。受孫堅的影響,他平時也言笑無忌,時而還會講些笑話,尤使人覺得親近。是以,公仇稱的意見雖然被他反對,公仇稱卻毫無半點不快。

孫堅撫須頷首,問帳中諸人:「吾兒此言,卿等以為然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