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許顯奉令提兵援(1 / 2)

三國之最風流 趙子曰 1317 字 2020-06-20

荀貞心道:「袁術是不是傻?」

看著放在面前案幾上的軍報,荀貞真懷疑自己看錯。

戲志才注意到荀貞呆呆地目觀軍報,一言不發,好像非常吃驚的樣子,說道:「明公,袁公路自以公族子弟,無有長才,向來以氣高人,『路中捍鬼』者是也,只不過是憑家聲而乃為世知,方今他據南陽一郡,環邊皆大雄,縱折節盡謀,亦或無能為也,卻竟毀盟犯豫,觀其舉動,猖狂放肆,妄男子耳!」頓了下,見吸引到了荀貞的注意力,接著往下說道,「唯其人雖妄,到底袁姓,孫侯遠在河內,聞與張稚叔戰正酣,只怕難以及時回師,孫侯遲歸,則豫內無人可抗其名,兼以呂布,戰將也,橋蕤、紀靈亦非庸夫,因是黃公覆兩戰皆敗。明將軍與孫侯相與莫逆,事急從權,當此之時,不宜再循舊章,忠之見:可即擇精兵強將速援汝南。」

戲志才的這番話總共說了三層意思。

袁術是個無知狂妄之徒,這是第一層意思。袁術雖然狂妄,到底是袁家子弟,孫堅遠在河內,被他留在豫州的徐琨、弘咨、朱治、黃蓋等大多出身不高,又是外州人,在名望上無法與袁術抗衡,由此導致汝南的強豪紛紛投從呂布等,致使黃蓋連敗,此是第二層意思。漢家制度,州郡長吏無詔不得擅出境,現下這條規定雖早已是名存實亡,荀貞此前攻徐州、月余前攻泰山都是無詔而行的,但他與孫堅畢竟是盟友,要表示尊重,所以今年四月入魯,他首先做的事情就是征求孫堅的同意,然而「事急從權」,既然荀貞與孫堅是盟友,莫逆於心,那么現下汝南告急,這個時候就不必再等著孫堅請他入境再去馳援了,此為第三層意思。

荀貞點頭表示同意,又再看了一遍案上的軍報,將之丟在邊兒上,摸了摸頷下的短髭,心中已有決斷,說道:「誠如卿言,呂奉先,戰將也,不可小覷,於今他又連勝,士氣如虹,更不能輕視。……我意檄徐將軍馳援,卿以為如何?」

孫堅認為荀貞會遣許顯帶兵援豫,但荀貞首先想到的卻不是許顯,而是徐榮。

徐榮和呂布都曾在董卓帳下,兩人皆出自邊地,人各驍勇,俱善騎戰,而且戰術修養都很高,呂布不必說,徐榮可是打敗過孫堅,也打敗過曹操的。並因與呂布嘗同為董卓部屬之故,想來徐榮對呂布以及他麾下諸將校們的用兵風格應該都較為熟悉,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荀攸、荀彧、張昭等也在座。

荀攸想了一想,有點不同的意見,對荀貞說道:「陳元悌在揚州,近月活動頻繁,數與豫章、丹陽、會稽、吳等郡使者來往,也許會有異動。陶恭祖在丹陽,劉正禮不告而別,目前雖尚未發現他的行蹤,然料之他必不會去兗、青、豫,十有八九是去了揚州,此二君與明公皆不睦,陳元悌如是得到了他兩人之助,九江、阜陵定有鏖戰。此時檄徐將軍援豫,似略不妥。」

荀貞兵入泰山不久,劉繇就悄悄地離開了下邳,走時,連陳家都沒告訴,州府聞訊之後,令各郡尋其蹤跡,然而直到現在還沒有找到劉繇的人,計算時日,他應是已經出了徐州的地界。

——劉繇之所以悄然離徐,不需問,自是因荀貞進攻兗州之故,他身為劉岱之弟,劉岱在兗州沒有外敵時,他可以自重聲價,不去投奔,而今兗州有了徐州這個強敵,他當然就不可能再僅是獨善而已了。退一步說,即使是為了他本身的安危,他也是不能夠存身「敵域」的,設想一下,萬一荀貞抓住了他,叫他勸降劉岱,該如何是好?這種可能性固然極小,微乎其微,幾無出現之可能,然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卻也不可不防。

荀攸的判斷很對:劉繇之所以來到徐州,乃因青州黃巾眾多,他是為避亂而才南下的,此時自不會回青,他之前沒有去兗州,現下徐州已盡露吞兗之意,他單槍匹馬的,即使去了兗州也沒有多大用處,幫不到劉岱,所以他也更不會去兗州,豫州是孫堅的地盤,他定也不會去,至於荊州,太遠了,他大約也不會去,只有揚州,是他最有可能去的地方。

揚州在徐州南邊,陳溫與荀諶等間有矛盾,如果能說動陳溫發兵攻九江,徐州至少在短期內必就無法再圖謀兗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