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 閻柔宣威潞河北(十一)(1 / 2)

三國之最風流 趙子曰 1873 字 2022-07-11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三國之最風流最新章節!

日食的時間並不長,黑暗漸漸褪去,太陽重新出現,光明重回大地。

可以看到這數千聚於廣闊無際草原上的人,有的髡頭小辮,著羊皮褶袴,是胡人,有的裹幘布衣,是漢人;無論胡人、漢人,俱帶兵器,胡人以攜弓矢為多,漢人多數佩刀持矛。

最先舉臂高呼的那人,年有四旬,頭戴高冠,身穿黑色的吏服,分明是個漢人的官吏,而腰上插刀,亦有剛健之氣,此人就是劉虞活著時候最為信用的州府從事鮮於輔。

……

卻是公孫瓚圍攻居庸縣城的時候,因為城池被攻陷得太快,故而鮮於輔等與劉虞在亂戰中失散,劉虞固是被擒,但鮮於輔等卻得以突圍而出,僥幸逃出了生天;居庸位處在上谷郡的東北部地域,再往北就是草原,亦即烏桓人的地盤了,鮮於輔等遂北逃入烏桓部中。

——其實不止居庸縣城北部的草原,包括居庸等縣的縣中,散落居住的烏桓人也有不少,因為上谷、漁陽、右北平此三郡是烏桓人的一個聚居地。

如前文所述,幽州諸郡的地理形勢是自西而東,分別為代郡、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玄菟、樂浪等郡;涿郡、廣陽郡位處在漁陽西邊、上谷南邊。

上谷、漁陽、右北平都在遼西郡的西邊,燕山的南邊,從地理上說,算是屬於同一片區域,後世的山海關就在遼西郡中,用後世的話講,這一塊區域可算是關外。

劉虞兵敗於薊縣後,之所以北上逃向居庸縣,他為的正就是希望能在居庸縣,召來三郡烏桓往去助他。只是居庸城陷落得太快了,他還沒有來得及派人去召三郡烏桓,就被公孫瓚擒住,旋為公孫瓚毒殺。

盡管劉虞本人是死了,但他主政幽州的時候,對待烏桓人主要以安撫、招攬為主,又是在上谷郡設立互市,允許烏桓人和漢人做買賣,從漢人處買他們需要的生活資料,又是時常給統帶此三郡烏桓的烏桓單於、以及諸部酋長賞賜,因是他在三郡烏桓部中的威望卻早已很高,鮮於輔、鮮於銀、齊周等逃到烏桓部中之後,借了劉虞的威望,倒是得到了烏桓人的歡迎。

公孫瓚知道鮮於輔等逃入了胡中,可他一時無暇理會,畢竟放在他眼前,更為重要的是急需把廣陽等郡的重鎮掌握到他的手中,而不是與烏桓人開戰。用他的話說:「烏桓懼我如虎,且先安定幽州,然後我一檄北上,料彼等胡虜定不敢隱匿鮮於輔等,我再索之殺掉就是。」

這卻就給了鮮於輔、鮮於銀、齊周等喘息和籌劃反擊的機會。

鮮於輔等籌劃反擊的第一步,就是推舉閻柔為烏丸司馬。

閻柔是廣陽縣人。廣陽縣屬廣陽郡,鄰薊縣,在薊縣西南,兩縣相距只有四十里。廣陽郡既然北與上谷郡接壤,東與漁陽郡接壤,位處在烏桓群胡之間,那它自然就不會少受到烏桓諸部胡的劫掠。閻柔小時候,便在三郡烏桓人和代郡鮮卑人的一次聯合南下劫掠中,被烏桓、鮮卑俘虜,成了烏桓、鮮卑人的奴隸;但閻柔此人,聰明機靈,勇敢善斗,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卻竟是取得了烏桓、鮮卑人的親近和信任,不但不再被視為奴隸,後來鮮卑人還幫他殺了護烏桓校尉邢舉,由他來當這個護烏桓校尉。由是,閻柔之名,得播於幽州遠近。

鮮於輔、鮮於銀、齊周等想要為劉虞報仇,能用的外力只有兩個,一個袁紹,一個烏桓、鮮卑人。一則,袁紹到底是外人,二來鮮於輔等的家族皆是幽州的右姓冠族,他們與本州的烏桓、鮮卑胡酋則較為熟悉,是以,這兩個外力,他們當然首先選擇烏桓、鮮卑人。

可話又說回來,盡管與烏桓、鮮卑諸部的酋率不陌生,可鮮於輔等畢竟不是生長胡中的,他們在烏桓、鮮卑人中並無很高的威望,那么要想得到烏桓、鮮卑的鼎力相助,除了劉虞留給他們的號召聲望以外,他們就必須還得另外再找一個在烏桓、鮮卑各部中有足夠的威望人來作他們的首領,而這「另外之人」,想來想去,鮮於輔等俱認為,非閻柔不可。

於是,鮮於輔等人乃於不久前,見到了閻柔,表示願意舉他為烏丸司馬,做他們的領袖。

——烏桓、烏丸是一回事。卻是說了,閻柔不是已經自領護烏桓校尉了么?鮮於輔等為何不索性舉他為護烏桓校尉,而僅僅是推舉他為烏丸司馬?原因很簡單,護烏桓校尉的品秩雖只是比二千石,然卻權重,非是尋常領兵的校尉可比,其職權為負責轄區內烏桓各部的一切事宜,這樣的高官重任,鮮於輔等官職最高者,也不過是鮮於銀,亦才是一騎都尉罷了,至於鮮於輔的州府從事此職,權力雖說不小,品秩卻才百石,如何有資格推舉閻柔出任此職?他們也不敢這么做。因是只推舉閻柔為烏丸司馬。

對閻柔來說,論威風的話,烏丸司馬當然是不如護烏桓校尉,可護烏桓校尉是鮮卑人推舉他領的,而這個烏丸司馬,則是鮮於輔等共同推舉他的,在含金量方面,或言之,在得到幽州的漢人官吏、郡縣士紳的認同方面,護烏桓校尉卻自然又是遠不能與烏丸司馬相比的了。

一個是為使自己的權力得到幽州吏、民的承認,再一個也是出於野心,經過幾天的考慮,閻柔最終決定接受鮮於輔等的推舉,願出面召集鮮卑、烏桓各部騎,為劉虞報仇。

今日鮮於輔等漢、胡數千人聚於草原此地,就是為此事盟誓。

……

站在鮮於輔近處,有一人,長相與鮮於輔頗似,比鮮於輔年輕一些,乃是鮮於銀。

齊周、尾敦等,也都在左近。

又有七八個年歲不一的胡人,則皆是應閻柔之召而已來到的烏桓、鮮卑的幾個部落的酋率。

鮮卑、烏桓名為兩個部族,事實上兩者的語言、風俗都很相像。

一定要給時下的鮮卑、烏桓找出個不同點的話,那最大的不同,就是烏桓各部比之鮮卑各部,與漢人的接觸更早,漢化的程度上目前比鮮卑各部為深,——當然了,深只是相對而言。

鮮於輔、鮮於銀、齊周等齊齊向眾人簇擁下的一人行禮。

這人身材魁梧,濃眉大眼,雖是裹幘,束著漢人的發飾,但身上所穿,卻是和胡人相同,亦羊皮褶袴,足著長靿皮靴,腰圍充滿濃厚鮮卑特色的郭洛帶,帶上懸掛火石、繩索、匕首等等胡牧在野外時的必需品,一柄明顯出自漢人工匠之手的環首直刀,也佩掛在郭洛帶上。

大眼一掃,此人給人最深刻的印象是,一身打扮,漢胡參半。

這個人即是閻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