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 二公叱吒議高台(2 / 2)

三國之最風流 趙子曰 1998 字 2022-07-11

從吏急去召劉備、陳午。

劉備、陳午迅速趕來議事帳中。

荀貞把命令給他倆重說一遍,因考慮到可能會出現李傕、郭汜援兵已至鄭縣的情況,叮囑他三人,補充說道:「卿等今往鄭縣,若能趕在賊援至前先到,度之可拔其城,便拔之;若賊援已至,城不易拔,便先阻賊援,候我兵到,再做攻城。」

三將凜然應諾。

翌日,徐榮、劉備、陳武率部出營,先出華陰,入關中,奔襲鄭縣。

……

張濟、張綉倉皇奔逃到長安,狼狽地向李傕、郭汜報告了段煨因賈詡之謀投降荀貞。

李傕、郭汜聞訊,俱是大驚失色。

李傕暴怒之下,令捕賈詡妻、子,然賈詡的信早一步到,賈穆早帶其母、其諸弟在鍾繇的幫助下,藏到了董承營中。搜索不得,李傕也只能痛罵賈詡一頓罷了。

李儒急迫進言,說道:「明公!華陰已失,荀賊隨時可能入關中,事急矣!當下之計,宜趕緊與郭將軍約見,商議遣兵增援鄭縣、整軍備戰、迎擊荀賊等諸般緊急軍務!」

「郭多不入我營,如何商議!」李傕惱怒說道。

李儒說道:「那日為質女、會盟而建的高台,尚在城東,明公何不仍與郭將軍會於高台?」

「你去為我給郭多傳此令罷!」

李儒奔走城北、城南的兩營間,用了一天的時間,代為李傕與郭汜兩人定下次日於高台會議。

兩人由是於這日上午,各自出營,來至高台。

李傕先到,郭汜後至。

郭汜至時,李傕已坐於台上的傘蓋之下。

見郭汜登台,拾階而近,李傕也不起身相迎,只等他到了傘下,觀其舉止,見他要往對面去坐,遂呵了聲,說道:「郭多,大司馬座前,緣何不拜?」

李傕、郭汜此前同是位比三公,現下李傕已被劉協拜為大司馬,其位在三公右,單從這點來說,卻的確是位比郭汜為尊。郭汜聞言,頓時大怒,轉身就走。

迎引郭汜上台的李儒趕往上前,把他攔住,說道:「將軍與大司馬本就義結金蘭,現又質女誓盟,情誼越發深厚。大司馬所言,不過相戲於將軍,將軍又何須動怒?且請將軍留步。」

因念及荀貞兵馬將至長安,郭汜雖怒,終究還是停下腳步,哼了聲,回到傘蓋下,坐入席間。

李傕、郭汜兩人,一在東,一在西,相對而坐,李儒立在兩人之間。

代表李傕,李儒與郭汜說道:「將軍,荀賊兵馬已下華陰,距長安三百里而已,朝發夕至,軍情如火,是該何以迎敵,宜當速決。」頓了下,見郭汜沒有說話的意思,乃於稍微的猶豫後,硬起頭皮,繼續往下說道:「大司馬之意是,請將軍率部迎擊,大司馬留守長安。」

此話入耳,郭汜又是大怒,怒火比方才尤甚,站起身來,拂袖便又要離去。

李儒早有備,趕緊又把他拉住。

李儒卻是也知李傕的此個建議,郭汜定然不會聽從,但李傕非要他這么說,他也沒有辦法,現見郭汜兩個鼻孔往外噴氣,一副怒不可抑的樣子,先看了眼李傕,李傕沒什么表示,他只好再與郭汜說道:「將軍若是對大司馬此議不贊同,則敢問將軍,是何意也?」

郭汜不看李儒,雙眼睜大,瞪向李傕,說道:「你要想與我聯兵,就我來留守,你去迎戰!」

李傕冷笑兩聲,說道:「郭多,你覺得你的此議,本公會允么?」

郭汜昂然,仰起臉,翻眼向天,說道:「你若不允,一拍兩散!」

李傕說道:「你不贊同我的提議,是不是擔心你率兵迎戰荀賊之時,我會抄你的老營?」

郭汜怒道:「是又怎樣?樊稠於座中,你且敢殺之,況我若離營?我料你必會襲我營!」

李傕說道:「你且有此憂,則我若出戰,你來留守,我就不擔心你偷襲我營么?」

郭汜說道:「那你說怎么辦?」

李傕奮力拍案,挺身而起,說道:「一拍兩散就一拍兩散!沒有你這個盜馬虜,乃公一樣能擊破荀賊。」

郭汜好像聽到了什么了不得的笑話,哈哈大笑。

李傕怒道:「你笑什么?」

郭汜鄙夷說道:「若無乃公,就憑你,擊破荀賊?你要有這個膽子,乃公倒是佩服,卻只怕到時你不是擊破荀賊,反是去給荀賊送人頭!」

台下李傕、郭汜兩人帶來的親兵步騎,分列高台的北、南兩面,聽到了台上的吵鬧,或把目光投往台上,或死死盯緊對面,各做戒備,有的把兵器都抽出了半截,卻是已然劍拔弩張。

李儒慌忙再作相勸,先勸李傕,又勸郭汜。

李傕、郭汜盡管皆對對方還深懷怨氣,可是也知,如果沒有對方與自己聯兵,這荀貞,還真是打不贏他。借李儒勸解,兩人也就各按怒火,重新坐回席上。

李儒先向李傕說道:「明公,若由郭將軍留守,明公疑之。」又與郭汜說道:「將軍,若以大司馬留守,將軍則疑之。」與他兩人說道:「既然如此,我有一策,不知二公可願聽否?」

李傕說道:「你有何策,說來聽聽。」

李儒說道:「何不二公俱親率兵馬,共往迎敵?至於長安,二公各擇一將留守,何如?」

李儒的這個辦法是唯一的辦法。

李傕又呵呵幾聲,郭汜又哼哼幾聲,兩人便就接受了李儒此議。

議完了迎擊荀貞此事,隨之,又議下兩人先各出兵兩千,增援鄭縣。

諸事議定,荀貞來勢甚銳,確實是不宜再拖,李郭二人果各先遣兵兩千,令往鄭縣,增強鄭縣的守備,他兩人則調兵遣將,准備合兵迎擊荀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