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9 聞悉主意將軍恐(一)(2 / 2)

三國之最風流 趙子曰 2323 字 2022-07-11

「這,楊公,未免過重。荀公,公之意如何?」

荀貞依舊溫聲和語,回答劉協的問話,說道:「臣以為楊公之進議甚是。」

楊彪席側,一個也是坐著獨席的大臣起身,向劉協行了一禮,笑道:「陛下,誰還沒有個喝醉酒時?酒後失態,情有可原。況且程嘉今日之所以大醉,也是因為陛下特許他參與今晚賜宴,他驚喜惶恐之故,並非是存心故意。」與楊彪笑道,「楊公,若因此便把他下獄治罪,如戲忠所言,其人有才干,未免可惜尚事小,如是因此有損聖上愛才之名,卻就事大!」又轉向劉協,說道,「陛下,老臣愚見,戲忠之議,陛下不妨采納。」

這說話之人是司徒趙溫。

趙溫也是三公之一,其地位、名聲雖稍不及楊彪,亦重於朝野,他這一開口,殿內適才幾近凝滯的氣氛頓被打開,先是大鴻臚榮郃,繼而其余諸臣,包括陳紀在內,大部分緊隨著紛紛進言,悉是附和趙溫,贊同戲志才的意見。

雖有少數未出言的,可也沒有表態支持楊彪。

一時間,情勢陡變,只有楊彪一人要求嚴懲程嘉,很是顯得勢單力孤。

楊彪名望再高,一人難抗眾意,他朝坐在對面席中的董承視去。

董承臊眉耷眼,低著個頭,坐著不動,絲毫沒有起身來相助楊彪的意思。回想他之前攛掇自己上書劉協,阻止荀貞屯田等等的種種往事,饒以楊彪之度量,也不由被氣得險些色變。

劉協於是問荀貞,說道:「荀公,侍中、司徒諸公之議,朕以為然。那就對程嘉稍做薄懲」想了想,笑道,「朕罰其俸兩月!如何?」

荀貞恭謹行禮,徐徐答道:「陛下寬仁,這是臣等之幸!,然臣以為只罰俸兩月,實在太輕。」

劉協問道:「那以公之見,宜當以何懲之?」

荀貞義正辭嚴,說道:「陛下,臣愚見,至少罰俸半年,才算可以!」

劉協笑了起來,說道:「好,就按公之此議。」命令殿下的宦官把程嘉扶起,便降旨,罰程嘉俸祿半年,以懲其君前失禮之過。

本來酒宴差不多也已到散時,程嘉又鬧了這么一出出來,諸人都沒了繼續飲酒的心思,劉協遂下口諭,宣布酒宴結束。

楊彪、荀貞等起身恭送劉協,待鍾繇等扈從劉協離殿以後,眾臣在宦官的引導下也出殿。

到了殿門口,荀貞恭恭敬敬地止步下揖,請楊彪、趙溫、張喜三人先行。

趙溫含笑,與荀貞推辭了幾句,然後才邁步先走;張喜隨於其側。

楊彪已然於兩三個大臣的簇擁下,大步遠去。

荀貞笑語殷勤地目送趙溫、張喜,目光定在了遠去的楊彪的背影上。

楊彪的個頭不算高,但此時此刻,在沉沉的夜色下,月明星稀的無盡夜空、高大殿宇比鄰的背景中,荀貞望之,只覺其人雖近花甲之齡,卻慷慨昂揚,一種感觸涌出,這感觸是即便對著劉協、袁紹、袁術也沒有過的,這感觸只在面對曹操等寥寥三二人時曾經有過,這感觸是忌憚。荀貞情不自禁,手摸到了腰帶上原是佩劍所在的地方,輕輕地說了句什么。

荀彧沒聽清,問道:「阿兄,剛才說什么?」

「我說,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荀彧品味了下,說道:「好詩啊!阿兄,這是誰人之作?」

「我有感而發,隨口所吟。」

往宮外的路不遠,也不近,一二十個大臣自覺不自覺地形成了幾個圈子。

戲志才、荀彧、陳群等和荀貞一起,榮郃、陳紀等也與荀貞同行;趙溫、張喜左近,各有數個大臣伴行;楊彪身邊除了方才那幾個大臣,董承亦追了過去;伏完身邊的人最少。

到至宮門外,荀貞與楊彪、趙溫、張喜等揖別,又還是十分恭敬地等著楊彪、趙溫、張喜各自上了他們的坐車,又送了陳紀上了他的坐車後,才上自己的車。

荀貞的坐車不大,特地選了輛小的輜車,只能容兩人對坐,荀彧、陳群各回己車,程嘉也被宦官抬進了他的車中,戲志才則跟著荀貞,登入到了荀貞車里。

御者駕馬,坐車啟動。

車里邊頗是悶熱,戲志才扇了兩下羽扇,還是熱,就推開了車窗,涼風立時吹進。

風吹動車中點的燭火,光影明滅,映照兩人臉上。

戲志才說道:「明公,看來是要下雨了。」

「連日悶熱,下陣雨也是好的。」

戲志才問道:「明公,陛下既然今晚設宴,是為屯田、上計二事,元龍怎么未來?」

「聖上召他了,但元龍以染疾上書,請罪未來。」

戲志才怔了下,說道:「元龍病了,生的什么病?」

「我派人去問了,也不算生病,只是近日確實辛苦,他每天都在田里邊,被日頭曬得中了暑。」

戲志才點了點頭,說道:「那就好。」沉吟了下,停下羽扇的搖動,問荀貞,說道,「明公,君昌醉酒,失禮君前,楊公以此請陛下罪之,此事,明公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