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 舒邵披肝惹主怒(2 / 2)

三國之最風流 趙子曰 1611 字 2022-07-11

張勛等將聞知後,如楊弘、舒邵的意見一般,私下議論,大多也都認為袁術此意實在昏潰,李業所獻此策萬難行之。便不斷有人上書進言,或者求見袁術,當面進勸,希望能勸阻他止了此意,但那袁術一邊有李業天天見,在他耳邊吹風,一邊有郭汜這員悍將、長安的地頭蛇對他的此意大表贊同,卻是因此而主意堅定,任誰勸諫,他都不聽。其帳下人心,因是大亂。

又數日後,一個消息傳來,說是陳宮、張遼離棄呂布,東奔揚州,投劉繇而去。

此個消息相比袁術打算西取長安而言之,好像不太起眼,但張勛聞後,卻是憂心忡忡,私與從在他軍中的族中子弟說道:「陳公台智謀士也,前時長史專門去了趟平春,似有招攬他之意,卻其今不但不應明公之招,與張遼反棄呂布,往投揚州,難道是陳公台看出了什么端倪,以為江夏、南陽不可再留?是我等浴血苦戰於南陽久矣,而南陽終將為他人有乎!」

朝廷有正旦的大朝會,州郡每年正旦日時,亦有朝賀。

袁術這邊也不例外。

轉眼年末,正旦前夜這晚,其帳下在宛縣的文武大吏畢至其府,俱參加了正旦頭一晚的這通宵慶賀。

飲酒至夜半,許是因為前不久受了楊弘反問的刺激之故,又或是因為深覺如果袁術西取長安,那么就將兵敗覆亡的原因,舒邵醉酒之後,冒死進言,向袁術又做勸阻。

他溯及他跟從袁術起兵以後的種種經歷,一直說到當下。這舒邵本是任俠尚氣之人,當年為其兄復仇殺人,事發後,兄弟爭死的故事,是海內多聞,皆以為「義」,因說到情緒激動的地方,慷慨激烈,乃至淚下。然而雖是這般的披肝瀝膽,泣血力諫,袁術仍是不聽。

非但不聽,因為舒邵的進言是在醉後,缺乏自控,故是「言語無狀」,舉止失態,「失禮不敬」,還把袁術惹得大怒,險些令人將其拉出殺了,好在被楊弘等人救下。

然而經此一事,袁術帳下文武的心,也就更加的冷了。

潁川郡,許縣。

張勛聞知陳宮、張遼棄呂布、投揚州此個消息的差不多同時,荀貞也獲悉了此訊。

「這個陳公台,叫我說他什么好!」荀貞很有點無可奈何。

陳宮為何要離開呂布,東投揚州?其之目的,荀貞猜都不用猜,就能夠知道。

陳宮這么做的目的,荀貞一猜就知,戲志才等人也能猜到。

荀彧略蹙眉頭,說道:「阿兄,陳公台智謀固遲,亦謀略之士也,劉繇亦素有名,其亡兄劉岱是故兗州刺史,今陳公台往奔投之,彧愚以為,九江、阜陵、廣陵三郡,似宜作些防范。」

荀彧沒有提張遼,是因為如袁術不重視張遼一樣,張遼現下的名聲畢竟還不是很顯,但荀貞卻不僅知道陳公有謀,且也深知張遼不可小覷,此將委實是一員智勇雙全的上將,對荀彧的建議因而表示贊同,點了點頭,說道:「卿此言甚是,我正將用兵南陽,卻不可使徐州、揚州出了亂子。」

他思酌稍頃,令陪坐堂上的長史袁綏,說道,「勞君起草軍令,即刻快馬送去九江、阜陵及徐州,令九江、阜陵兩郡嚴做戒備,並對巢湖水賊要多加注意;令許顯增兵廣陵;調魯肅、甘寧所部舟師入九江。」頓了下,又吩咐也在堂中的主簿陳儀,說道,「卿替我給會稽太守唐瑁、吳郡太守盛憲分別寫書一封,別的不用說,敘舊之余,只把陳宮投劉繇此事提及即可。」

袁綏、陳儀應諾。

雖然陳宮有謀、張遼是將來的名將,但是在報給荀貞此訊的軍報中也稟報了,其二人隨行所帶之兵只有步騎千余,千余眾並不能給劉繇增加多少的實力,故需要對此戒備沒錯,然亦無須過分擔憂,這些措施,已然足夠防備了。

座中一人開口說道:「明公,呂公先已來書司徒趙公,陳欲入朝之意,現又聞張遼、陳宮棄呂布而奔揚州,是呂布已不足為慮;南陽日前又得消息,袁公路竟有意西入長安,可以料見,南陽現定人心大亂,則以在下之愚見,今已至明公取南陽之時也。」

說話這人,年約二十,長相英俊,裹幘白衣,跪坐席上,身姿筆直,鋒銳外露,乃是周瑜。

——

多謝大家的捧場、月票和推薦!求月票、求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