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8 特混艦隊(1 / 2)

大清隱龍 心凈 1201 字 2020-06-20

星斗漫天,海峽內燈火閃閃,川流不息的船隊組成了一只只燈火的洋流順著狹窄的海峽行進。

占據海峽最正中也是最深航道區域的正是一眼望不到頭的俄國遠征艦隊,沙皇為了遠東算是豁出去了,波羅的海的主力艦隊幾乎抽調一空,剛剛改造完成的鐵甲戰艦還沒經過測試就已經被拉上了戰場。

東亞就是他們的實戰演練場,肖樂天就是他們的磨刀石,遠東是俄國爭取太平洋利益的重要出海口,絕對不能丟了。

旗艦聖彼得號,艦長斯特凡斯基中將,遠征軍的總指揮官。這艘木殼外覆蓋鐵甲戰艦,排水量達到3800噸,鐵甲厚度180毫米,在俄國人的心目中這就是一個任何人都咬不動的鐵烏龜。

為了節省鍋爐,節省煤炭用量,聖彼得號保留了前後雙桅,潔白的船帆上繪畫著俄國的國徽雙頭鷹。

不得不說俄國的工程師也是知道與時俱進的,聖彼得號的火炮設置比較以前可是有了非常大的提升。

放棄了滑膛炮那種靠數量取勝的老套路,聖彼得好左右船舷各分部了四門線膛後裝火炮,口徑180毫米,而且全部采用定裝彈葯,威力跟以往的火炮相比簡直不可同日而語。

八門火炮安裝在滑動炮座上,可以輕松的在180度范圍內進行角度調節。可以想象一下這樣威猛的鋼鐵烏龜乘風破浪沖向敵人的軍陣之內,然後左右開花,從敵人柔軟的肚皮中一拳擊穿然後穿腸掏腹,那是何等暢快淋漓的感覺。

俄國人的這種射擊思路,其實就是當時歐洲軍艦設計師的主流思路,這是一種從風帆戰列艦時代的射擊思維延伸出來的一種小小升級。

這是新技術和老傳統的一種微妙平衡,雖然不如致遠號那么具有顛覆性,但是對於俄國那么老舊的龐大帝國來說,能做到這一點已經非常不容易了。

在聖彼得號身後,是二號旗艦金剛石號,艦長文尼亞少將,艦體排水量2100噸,木殼覆鐵甲工藝,火炮布置和聖彼得號一樣,也是180口徑,不過數量減少一些,為左右各三門。

但是金剛石號拋棄了風帆,選擇了純粹的蒸汽動力,所以這艘戰艦的現代氣息更濃烈一些。

緊隨其後的是斯維特拉娜號,艦長赫曼斯基,戰艦排水量3400噸,依然是木殼覆蓋鐵甲工藝,保留風帆,主炮左右四門,口徑160。

其余九艘主力戰艦平均噸位都在3000-3300噸之間,火炮口徑在120-160之間,全部左右分部,木殼覆蓋鐵甲工藝。

整整十二艘主力戰艦,在海峽內拉出長長的一條線,艦首的水兵都看不到艦隊的尾巴,龐大的規模驚呆了沿途所有的商船。

不僅是十二艘主力戰艦,在一字行軍隊列的左右還有十五艘護衛艦拱衛左右。

伏爾加河號,艦長德米特里。排水量1800噸,航速最高可達到15節。火炮口徑85,左右分布八門。

極地號,艦長韋斯特。排水量1600噸,航速最高16節,火炮口徑85,左右八門。

其余戰艦噸位多為1500噸左右,口徑基本在100毫米以下。

在這些主力戰艦和護衛艦之間,更有輕型炮艇和魚雷艇共18艘,這些小型戰艦只是相對於主力戰艦來說很小,其各自的排水量也已經超過了500噸。

開始莫里哀非常詫異,他不知道俄國人為什么帶著這些小型戰艦來橫穿整個地球作戰,這些小型艦艇不就是戰場上的炮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