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65 拿破侖三世的讓步(1 / 2)

大清隱龍 心凈 1379 字 2020-06-20

法德之間的仇恨,真是一個歷史學家永遠也研究不完的課題!這兩個民族本是同根生,但卻相煎何太急?都是神聖羅馬帝國的分支,都是泛日耳曼民族的分支,但是最後的結局卻是數百年之間兵戎相見。

歷史其實是很奇妙的,你只要能夠拉長時間軸線,就能發現很多有趣的東西。

就比如說西歐的鐵三角,英國法國和德國這三個國家來說。在歷史上,英國和法國曾經共同結盟,對抗過德國。而德國和英國也有共同結盟,對抗過法國。

唯獨德國和法國這兩個民族卻從來沒有結盟過,沒有共同對付過任何的敵人。

戰爭絕對是主旋律,伴隨著戰爭的還有宗教沖突。要知道,基督教的重要分支,新教,就是在德國誕生的,而法國卻是一群虔誠的天主教徒。

最具代表性的也就是17世紀的歐洲30年戰爭。這場戰爭幾乎就是世界大戰的一次預演,由於當時全球的殖民地並沒有完全覆蓋,而且地理大發現也沒有到尾聲,所以當時整個歐洲國家全部參與的這場戰爭也就可以稱之為,世界大戰的預演了。

30年戰爭應該算是德國和法國相互仇恨的起源。因為戰爭的主戰場就在德意志的領土之上。戰爭結束之後,整個德意志徹底分裂成各個小邦國。國家的綜合實力崩潰瓦解!原本是神聖羅馬帝國三強之一,最後卻淪落成了分裂的結局。

德意志當然不甘心接受這樣悲慘的命運,復仇的種子在一代一代德國人的心中深深的埋下。

法國大革命期間,對法國革命黨鎮壓最得力的正是德意志聯邦的軍隊。

而大革命之後,拿破侖主政也向普魯士進行了反擊,並最終攻下了柏林。之後的反法聯盟,普魯士德國永遠都是主力之一。在滑鐵盧戰役上,正是由於普魯士援軍的及時趕到,才最終終結了拿破侖的帝國美夢。

可以說持續數百年的戰爭,讓仇恨已經深深的植入了兩個民族的基因之中。阿爾薩斯,還有洛林地區,巴伐利亞、黑森等等都是法德兩國相互爭奪的領土。

說法語的民眾和說德語的民眾相互糾纏在一起居住在一起,自然使得民族沖突一直都很嚴重。

就在之前的普奧戰爭中,拿破侖三世就曾經提議,由於法國在戰爭中保持中立,那么普魯士就應該拿出領土作為對法國的謝禮。

萊茵河西岸、巴伐利亞地區、黑森地區、還有達姆施塔特地區,就是拿破侖三世指定的交割領土。

這個要求,當然得到了卑斯麥的強烈反對。但是在普法戰爭之前,法國和普魯士之間的國力對比實在是差距太大了。卑斯麥也不能直接和法國翻臉,他只能虛與委蛇,在談判桌上一拖再拖,兩國進行了長達數年的交涉拉鋸戰。

值得一提的是,18世紀是民族主義剛剛開始興起的年代。這個時候,國家的概念並沒有完全的深入人心。所以說歐洲各國在很多戰爭以及沖突中都有過領土交割的現象。

歐洲的國境線是處於一個很長時期的變量之中的。各強國之間,由於戰爭外交經濟文化等種種沖突,然後達成一個又一個的協議,並通過這些協議完成了一定的領土變遷。

這是一個很稀松平常的事情。所以在當時的政客以及民眾的眼中,割讓土地領土變更邊境線並不是一件天塌地陷的事情。

所以拿破侖三世認為自己的要求非常非常的合理。我們法國中立了,幫你打贏了普奧戰爭,那么你就得要有謝禮。拿沖突地區割讓過來,這就是,普魯士對法國的最好回報。

現在自認為聰明的拿破侖三世。覺得可以壓一壓自己的條件,為了對付華族,他決定要和普魯士進行和談了。

黑森地區,還有達姆施塔特地區,拿破侖三世決定大度一點,放棄對這些土地的訴求。就連巴伐利亞地區也可以減少一些土地面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