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某下河朱平安(2 / 2)

寒門崛起 朱郎才盡 1102 字 2020-06-20

其實也並不是朱平安多大度,更不是什么聖母瑪麗蘇以德報怨多偉大,而是形勢所使然也。一方面,畢竟射幸利益,自己以兩銀子博的三十兩,自己留二十兩已經夠多了,做人不能太貪心;另一方面這畢竟是古代,是一個講究仁義禮智信的年代,以德報怨,自己用十兩銀子博得一個好名聲,何樂而不為。

至於大伯朱守仁等人吧,君不聞春秋鄭庄公乎。

有時候縱容也是一種手段。

朱平安一言既出,大伯朱守仁第一時間做出反應,將十兩銀子拿在手中,然後按照各自下的注,一一的分給眾人,到最後大伯朱守仁手中多留了半兩銀子,不露聲色,一翻手放於袖中。

此次再覆榜,包括甲乙兩榜,中榜的人共有五百余人。在榜上的人興高采烈的返回客棧准備下一場考試,落榜的人失魂落魄的返回故里,只有朱平安波瀾不驚,神色如故。

「前些時日,我等有眼不識金鑲玉,還望安哥兒勿怪,此番吾等即便返鄉了。」

經過朱平安剛才退返賭注的行為,落榜的學子書生對朱平安有了很大的改觀,三位學子書生收拾東西返回故里前,特意來到朱平安房間,拱手長揖跟朱平安道別。

「怎么會,也是我表現太不堪了。」朱平安正在房中看書,立馬放下,起身一一回禮。

「安哥兒,可有口信,吾等可順便帶回安哥兒家中。」落榜的學子書生好心問道。

「嗯,那就有勞了。勞煩謂之吾父母,言某在外一切安好,府試盤纏也有了,不用家中費心了。」朱平安也沒有客氣,托他們給家里帶個口信,家里的錢攢著給大哥成親用吧,不用再擔心自己了。

「安哥兒至善。」落榜學子稱贊道。

快到要走的時候,有學子看著朱平安攤在課桌上的四書五經,以及正反面反復使用的宣紙,感慨的:「吾等一葉障目不見泰山,安哥兒用功遠非吾等所能及也。」

「吾才智不足,只能多努力了,所謂學如弓弩,才如箭簇也。」朱平安攤了攤手,隨口道。

沒想到一言既出,落榜學子書生眼睛都亮了,反復呢喃道:「學如弓弩、才如箭簇,好句好句,安哥兒大才。」

呃,看著三位落榜學子佩服的神色,朱平安才後知後覺的發現自己一不心將清朝袁枚的名句了出來,但話一出,無法更改了,只得解釋道:

「非我言也,此乃我道聽途爾。」

也不知道朱平安的解釋,這三位落榜學子信了多少,反正最後告別離去的時候,朱平安也沒有看出來。

送走幾位落榜學子後,朱平安又返回房間看起書來,朱熹做注的四書,讀起來真的很讓人傷腦筋。朱老夫子可能上廁所時有了靈感,記下來;也可能是將自己關在書房七八天造出一句來,記在書上。看他做注的四書,又得揣摩他的意圖,很是傷腦筋。怪不得總有學子書生一邊讀朱熹做注的書,一邊咒罵。

但不管再傷腦筋,也得努力平心靜氣的研讀,誰讓他做注的書是科舉參考書呢。

陽光透過窗,將朱平安染了一身的金黃,在地上、牆上留下一個手不釋卷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