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三章 統一度量衡(2 / 2)

「那我們就統一單位,正好趁著這個時機,長度,重量,溫度等都做一個統一,這樣就不會再有這樣的問題了!」

「可是?」

齊鐵山開口道:「計量單位雖然紛雜,但卻是一直所傳,您若更改,這可是……」

「你們的思想還是太封閉了!」

王康反而覺得這件事,刻不容緩,現在各種建設開始,新生產的東西也很多。

像王康所見過的燒制火磚,同批出的都是一樣,再出下一批就有了差別,還有鋼材,同一個模具出的規格相同,再換下個模具,又不一樣。

這本質上,就是沒有個准確的長度計量。

計量物體長短,容積,輕重上有了標准准則,在實際生產中,就會規格統一,而且對封地的影響也意義非常。

想著王康直接道:「這件事就這么定了,我無法改變周邊,但在新奉縣,我的封地上,度量衡必須要統一。」

「所帶來的好處,你們以後會知道。」

「那好吧!」

幾人相視一眼,都是點頭,他們都知道,這位少爺決定的事情,誰也不能更改……

說做就做,王康的效率也是很高,第二天他就去了工地上,並把所有的負責人召集,公布了這個決定。

當然也有疑惑,但並無反對。

王康首先准備確定的就是衡,即重量,他當然是不會采用前世所用的克,千克這種單位。

對於古代人來講,這種單位太拗口了,而且還不容易理解。

所以,他只能沿用本有的斤兩制。

可這個數值怎么確定呢,王康想到了一個辦法……用雞蛋來確定。

在他的記憶中,通常十個雞蛋為一斤。

他記得很清楚,在前世有一家專賣土雞蛋的,有時候生意忙不過來的時候,就會直接拿十個雞蛋為一斤。

土雞蛋相對較小,十個是一斤,而養殖場所產的,則是八個。

王康先是命人找來一筐雞蛋,他從中選出最勻稱的十個做計量,每一個是一兩,十個為一斤。

而後他又命人利用杠桿原理做出一個平衡稱來,以一個雞蛋為一兩的標准,得出來錢,這個單位。

有了計量以後就簡單了,王康沒有采用十六進制,而是直接采用十進制。

十錢為一兩,十兩為一斤,十斤為一鈞,十鈞為一石……

比以前的衡量簡單准確,一目了然。

這樣統一的標准重量就出來了,而後他又命鐵匠,以此計量打造出精確秤砣。

一兩,二兩,五兩,一斤,二斤,五斤……

打造出來後,齊鐵山看著新出的秤砣,呢喃道:「一二為三,二二為四,一五為六,二五為七,一二五為八,二二五為九,五五為十……」

「康少爺,這?」

聽了齊鐵山之言,人們頓時驚醒,這么算來,一至十都有了。

而且計算起來也很是方便,很輕易得就能得出結果。

「統一的好處,你們以後自然會發現,王康笑著道:「這種稱重方式,就是你們以後生產施工的標准。」

「有了這,以後在有配料時,就用此計算,絕對不會再出現問題。」

「明白了,」所有人都是精神一振,尤其是齊鐵山等造鐵部的人更是明白,這其中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