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族長之位(2 / 2)

庶嫡女 春未綠 4052 字 2020-11-21

玉彤嬌嗔:「你呀。」

**

謝家選族長的事情,謝三想趁兄長沒回來之前,自己直接走馬上任,可宗族里有的是想看他們兄弟起嫌隙的,或者不服他的,一定要等謝大回來才行,也因為這樣,謝三夫妻也希望趙群能出馬。

雖說外人不好干涉別人家的事情,但趙群畢竟是信郡王,有他撐腰,說不定可以嚇退一部分人。

可趙群卻覺得不妥:「你們不等謝大回來就定了,這樣更不好,不知道親家太太怎么說呢?」

謝三沉默了,就是因為他娘也同意了,所以才這么糾結的。

手心手背都是肉,也許謝大這個兒子不在跟前孝順,但他也畢竟是她的親兒子。

看謝三這樣,趙群只好道:「你若真的有自信,等他回來再做區處,畢竟你們謝家也是名門世家,做什么事情都不要太急了。」

現在趁著謝大不在,立馬定下族長,這不是給話柄給外人看嗎?

趙凌卻急道:「哥哥,那老大回來了能有什么好心思,他現在在遼陽那樣的地方,能夠回來做族長,豈不是天大的好事?」

如果自家丈夫是公認的族長,謝家七成家產就由自家丈夫繼承,要是被謝大拿走了,她這么多年不就白白辛苦一場了嗎?

「你們現在別急,也別胡亂出手,那謝大雖說是嫡長子,可他配做族長嗎?這么多年帶著個犯婦對家里不聞不問,妻子也是個罪婦,他妻子坐牢了,他也不回來,可見這個人什么都不關心。你們現在急火火的,多做多錯。」趙群對謝大也不滿,他曾經和謝大共事過幾年,對他印象確實不好。

謝三是聰明人,不過是因為局中人,所以看不清楚,現在聽趙群一說也明了了。

「縣主,咱們走吧,到時候還要多麻煩舅兄了。」謝三謝道。

有信郡王府做後盾,那些人也不敢亂來呀。

**

接到父親喪信的謝大也連夜收拾好東西帶著玉涵一起往家里趕,他倆還收養了一個小姑娘,玉涵心思靈透,知道若是收養兒子,謝家肯定有意見,所以撿了個棄嬰做女兒。

這次玉涵也跟著一起走,這么多年她跟謝大感情依舊如初,甚至她願意做外宅。她自己就在侯門之家長大的,進門做妾伺候大婦,這對於有兒子要名分的人可以,可對於她來說她沒有兒子就有個撿來的閨女,既然如此那還不如在外邊住。

「大爺,這就快到了吧。我跟你說的事你覺得如何?」

謝大一向心疼玉涵,他其實是願意給她一個名分的,雖然只是個妾,但也是正正經經的妾。

「玉涵,要不還是進門吧?」

玉涵自嘲:「我雖說跟王霆和離了,可現在也當不得張家的女兒,可頂著張家的女兒的身份,這樣不好,我就在外邊住著吧。這些年大爺跟我給的錢我都存了下來,到時候讓人跟我租個屋子,能住就行。」

她也曾經寫信回過娘家,剛開始因為玉鳳的關系,王氏還跟她寄過東西,後來玉鳳死了。家里的嫂子越發容不得她娘,她娘說是氣的心口痛,可惜現在爹爹也沒官位了,全靠哥哥養活。她這樣的身份,回去娘家不過是受人糟踐罷了。

謝大聽了越發心疼,要說她也是個苦命人。

「好好好,你那里又有幾個錢,我讓人買個小院子,你且先住著,我回家守了孝,再去尋你。」

說完又對那六歲的養女道:「蜜兒,好好照顧你娘,等爹得了閑了再來看你們。」

蜜兒乖乖答是。

三人進了城就分開了,玉涵帶著女兒自過日子去,倒是覺得自在的很。而謝大回去原本准備參加完父親的喪禮,守完孝,再尋個地方帶著玉涵和蜜兒在外做官,沒曾想倒是先看到汪淑兒了。

他也聽說汪淑兒坐牢的事情,可汪淑兒當年對他也沒什么夫妻感情,他被下放到那樣的地方,她可從來沒去過,明明是她陪著自己上任的,可在任上卻對自己十分漠視,根本不聞不問,是她先對自己無情無義的,那也別怪他了。

「大爺回來了。」汪淑兒喊他。

她現在知道男人的重要性了,若是謝大沒能成為族長,以後她和君亞母子可怎么辦唷?

她喊他的聲音透著激動,可惜謝大對她已經沒什么感情了,「大奶奶一向可好?」

汪淑兒拿著帕子擦眼淚:「我們孤兒寡母的又如何好?」

這話傳出去估計連謝大太太都不待見她了,在謝家衣食住行都是頂尖的,又有什么短了她的,她這個大奶奶每月月例都比旁人多。

謝大看她穿的戴的可比以前好太多了,想想以前她還是那個小孤女的時候,在京城都無法生存下去。要不是他因為和辛老認識,托了她做辛老的干親,其實她的嫁妝什么全是謝家出的,現在倒埋怨起來了。

真的過日子的時候她又什么時候關心過他這個丈夫,一天到晚讀書,根本不知道人間疾苦。他給她這個謝大奶奶的身份,讓她心無旁貸天天讀書,難道這不好嗎?

「我謝家一向以謝家詩書禮儀傳家的,你又何必抱屈?」

這說話的態度非常冷淡,汪淑兒心里一驚,她只好開門見山了:「大爺,你可還記得君亞?」

謝大不喜歡汪淑兒了,可對兒子還是很想念的,汪淑兒順勢把謝君亞叫了過來。謝君亞生的清瘦,生性害羞,看到父親,即便有孺慕之情也不敢貿然上去。

「君亞,過來爹爹這里。」謝大這輩子也就這一個兒子了,因為張玉涵沒辦法生孩子,他跟汪淑兒也沒什么感情了,所以對兒子他還是抱有很大的希望的。

謝君亞這才跟父親行禮。

「好孩子,你要好好讀書,到時候考個功名,你的路才會順遂很多。」謝大覺得自己雖然滿腹經綸,但因為是恩蔭出仕,所以在那些真正的進士舉子面前有些抬不起頭,而謝家也是因為科舉興家,他希望兒子能夠好好讀書,日後憑真才實學做官,這樣在家族里也有地位。

謝君亞訥訥答是。

汪淑兒正准備說什么,謝大太太那邊派人把謝大叫了過去,汪淑兒也只好跟著去,正好謝三夫妻也在。

謝大太太就把族長的事情說了,「你爹過世的這樣突然,我也沒個准備,這族長就在你二人之間選,原本老大是嫡長,由你繼承是再公平不過了。可你這些年都不在家,家外和族里的事情都是你三弟在處理,家里都是你三弟妹在照看。我不想讓外人看熱鬧,今天咱們就把這事決定了吧,老大你怎么說?」

沒想到謝大主動放棄了,「娘,我覺得三弟比我更適合。我這些年都在遼陽,族里誰是誰都不認識,又怎么當族長。」

他這話一出,汪淑兒急了,一直以淡定示人,不理俗務的她急了。

「大爺,你這樣,我們君亞怎么辦?」

謝大看了她一眼:「君亞照樣讀書,能怎么辦?」

說完又對謝三道:「三弟,哥哥沒本事,也做不來這個族長之位,還要指望你了。你以後也多照看著一些你的侄兒。」

謝三也有點愣,他和趙凌在家里不知道設計了多少情景,就是沒想過謝大就這么輕易放手了,他自認承諾的很真心:「大哥放心,弟弟我肯定把君亞當成我親兒子一樣看待。」

謝大太太也有些錯愕:「老大,你這是都不想到家里住了?」

謝大笑道:「娘,有三弟孝順您就好了。兒子現在還是住家里的,等守完爹的孝,兒子也要謀個外任,到時候還要三弟幫忙。」

恐怕是為了外面的那個女人吧,可謝大太太也不好說什么,汪淑兒是個什么人她也清楚,別看老老實實的,可冷心冷肺的。

她笑道:「那個女人你帶回來就是了,做個妾也不算委屈她。」

謝大早就想好了說辭:「我若在家里,那些起哄架秧子的人多的是,遲早讓三弟和我生嫌隙,我避了出去,那些人也說不得我什么,時間長了也記不得我了。到時候我再回來,不就挺好的嗎?」

謝三和趙凌心道也是,不過當著謝大太太的面沒敢表現出來。

「這算什么,咱們自家過自家的日子,關別人什么事情。」謝大太太雖然心里也贊同了謝大的看法,但是嘴上還是挽留長子。

謝大又堅決的拒絕了。

她才嘆口氣對趙凌道:「你去幫你大哥收拾個清凈點的院落出來吧。」

得了大頭利益,趙凌自然願意去做這些事情,「是,娘,我現在就去吩咐。您看木槿苑如何?那里朝向也好,院子也大?」

木槿苑自然很好,謝大太太也點了頭。

似乎就這樣定了下來,這件事情從頭到尾,汪淑兒都沒有發言權,甚至她和她兒子就這樣被謝大排除了,她自嘲的張嘴,卻怎么也笑不出來。

回到房中,春嬤嬤忙問起,汪淑兒閉眼道:「我什么都沒了,君亞也什么都沒了。」

春嬤嬤又問:「大爺呢?他怎么沒跟您一起回來?」

「他,他一心惦記那個張玉涵去了,現在倒是裝的清心寡欲的,他去了木槿苑。」汪淑兒氣道。

「哎呦,我的好小姐,大爺這好不容易回來,您可別再端著了,快去他那里跟他說說話,服個軟,說不准大爺就高興了。您想想,那個時候咱們從安平侯府倉促出來,大爺對咱們多好,這證明大爺對您還是很好的,夫妻倆哪里有隔夜仇。」

春嬤嬤這是勸到汪淑兒心里去了。

汪淑兒起身用帕子抹干了眼淚,重新上了點粉,就去了木槿苑。

此時,謝大正焚香凈手為父親念經,他自知回來也爭不過三弟,更重要的是如果他要爭族長,那玉涵怕是要被人當成靶子了,他那個三弟可不是個善茬。他不願意玉涵受那樣的罪,這輩子他們已經錯過了很多了,現在好不容易在一起了,更希望過的平靜、安寧。

看汪淑兒進來了,他有些恍惚,門口的人可不敢攔這位正牌的大奶奶。

「大爺,你自己是一走了之了,可君亞怎么辦?我求求你了,大爺,我跟你跪下了。」汪淑兒作勢跪下。

謝大起身拉起她:「大奶奶,你這又是何必,三弟比我有能力多了,我這么些年都在遼陽,對族中之事知之甚少,又如何能擔得起族長一位?」

汪淑兒不甘心,「可你是嫡長子啊?」

「你忘記我出家過,雖然還了俗,可家里誰不把我看成是化外之人。真正作為嫡子培養的人是三弟。」

反正無論汪淑兒怎么說,謝大總有理由反駁,最後汪淑兒敗下陣來,男人不爭氣又有何辦法。

謝大看她走了的背影,去找了謝大太太,「娘,汪氏那婦人性子有些左,您能替我把君亞帶在身邊嗎?」

謝大太太嘆了口氣:「都是冤孽喲,我這上輩子欠了你們的。」

謝相爺的三七還未過完,謝君亞就正式由老夫人撫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