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北國兵戈知幾許 第八章煩惱(2 / 2)

將血 河邊草 2031 字 2020-11-21

「哦,到是沒想到,鄉野之地卻是能出這等義士。」縣尉大人先是贊了一句,接著問道:「他的姨兄叫什么名字?本官回去叫人告訴他知道就是了。」

當張世文幾個字從趙老三的嘴里吐出的時候,縣尉大人初時還不以為意,之後眼睛在趙老三有些詭異的面容上逡巡了一圈,才覺出了不會,立時眼睛睜大,啞聲問道:「張世文?可是縣上鹽監張大人?」

。。。。。。。。。。。。。。。。。。。

此時煩惱的可不止這些人物,小人物有小人物的煩惱,大人物也有大人物的心事。

長安,天下風流匯聚的長安,這里曾有放歌縱酒的詩豪劍客,也曾有頭角崢嶸的絕世名將,更曾有腹有山川錦綉的國士良臣,富甲天下的巨商大賈,他們聚集於此,締造了極盛的大唐天下,而如今,多少風流盡成過眼雲煙,自大唐玄宗年間,安祿山史思明為亂,縱兵攻陷長安,毀壞宮室無數,亂兵去後,不過百二十年,梁王朱溫效法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次年,朱溫軾天子自立為帝,遷都開封,臨去之前,在長安縱火,數百年名都古跡由此盡付一矩,終成瓦礫。

後壟右李氏起兵,盡據關中之地,於長安廢墟之上重建都城,到如今已有二百余年,經李家刻意營造,長安雖說在許多方面還不能跟當年極盛之時相比,但繁華之意已顯,此時的長安無論在規模上還是在人口上面,也只有後周都城開封可以相比了。

不說這些閑話。

長安明德坊相府後園。

一屢琴音隨風飄揚,這里是西秦中書省同門下平章事權知樞密事知密閣大學士太子少師楊感楊抒懷的府邸,楊感出身西秦將門楊氏一族,其祖楊業字繼業,乃西秦名將,歷任金明寨都統,秦鳳西路統治副使,延邊鎮都指揮使同知,後左遷京兆府宣撫使,殿前司指揮使太子少保,後戍潼關,威名赫赫,被當時北方的契丹人稱為楊無敵,當時西秦高宗見了他也只呼令公而不名,此時楊氏一門已一越而為西秦豪門之列。

楊氏一門以武傳家,到了此時已有二十七代,到了楊感這一代,卻是出了他這么個異數,楊感自小聰慧絕倫,六歲能文,七歲能詩,卻對舞刀弄棒絲毫不感興趣,兼其心高氣傲,也不要朝廷恩蔭官爵,八歲中童生,九歲舉人,十五歲就已進士及第,殿試之時,一篇時論針砭時弊,字如珠璣,令群臣側目,皇帝龍顏大悅之下,親賜表字抒懷,是為天子門生。

至此,楊感官途坦盪,再加其才干非凡,雖說少年成名,鋒芒太盛了些,但還是以三十歲的年齡一路升遷為吏部侍郎,就在人們以為這位年輕而又野心勃勃的大人終究有一天會入主中樞的時候,西秦昭武帝卻老來糊塗,不顧群臣反對,一意孤行,起兵伐夏,最終卻是損兵折將,更有西鎮指揮使任得敬斷後被圍,降附西夏,滿朝嘩然。

昭武皇帝下罪己詔,退位,皇長子李從業即位。

而楊感因為和任得敬交從甚密,再加上木秀於林,鋒芒畢露的緣故,也就成為了皇帝一時沖動之下,最好的遮羞布和替罪羊,被貶至嶺南煙障之地,這一去便是十年,直到平帝李從業病歿,正德帝李曄即位,四十歲的楊感才在楊氏一族的努力之下,被新君招回,這位當年曾名動長安的少年才子經歷了這次挫折之後,卻是鋒芒盡斂,實心任事,一步步,歷二十年,終是坐到了這個位極人臣的位子上。

此時正是初春時節,風中帶著些暖意,實際上卻是冰涼刺骨,再加上冬天大雪,此時冰雪還未全部消融,天氣自然暖不到哪里去的。

楊府本就闊大,這後園也小不到哪里去,如今雖說各國並立,重演春秋故事,但終究都是漢家子民,南方的建築風格在唐時就已傳入北方,建宅造府都講究的是一個山水相映,門廊九曲,尤其是園林方面,講究整齊雄渾,左右對稱的北方建築風格已經融入了不少的變化,所以楊府後園一眼望去,卻是林木森森,遮遮掩掩之下,才能看見少許斗角飛檐,可見已是深得南北園林之要,這時雖是初春時節,但從別處移植而來的桃梨丁香卻已經開了個滿園,映著園中一片湖水,再加三兩亭台措措落落,一眼望去,立時有胸壘盡去之感。

當此之時,幾棵猶帶冰雪,卻依然綻放的梅樹之下,兩個身姿嬌俏的小丫環左右站立,一個手上捧著香煙渺渺的香爐,另一個則捧著一柄帶鞘長劍,兩女身上都穿著名貴的胡裘,烏黑的長發隨意的系在腦後,對應著這滿園的春色,更是顯得膚如凝脂,人比花嬌。

梅樹之下鋪著一張胡毯,毯上有幾,幾上有琴,琴聲叮咚,卻帶著一股讓人靜而忘思的禪意。

彈琴的是個四十多歲的中年人,身子盤膝而坐,看不清高矮,身著素色袍服,中年人臉上頗有風霜之色,一條疤痕自額頭起直貫鼻尖,看上去有些猙獰,但只要配上這人一雙明亮靈動的眸子,卻使此人透出一種別樣的成熟男子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