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失意自有心胸 第一百零三章 先生(2 / 2)

將血 河邊草 1855 字 2020-11-21

卻聽這位鄭。。。f繼續說道:「小人自小家境貧寒,讀書十載本想著進京考取功名的,不過世事無常,小人父親亡故,安葬之後無以為生,卻是慶陽府知府大人知道了小人的些微才名,請了小

里當了個抄抄寫寫的書吏,替知府大人整理一些往來。。。

聽他說到這里。李玄瑾心中已經通亮,慶陽之變為的哪般,不就是為了知府曹廣,轉運使張道行。指揮使陳衡等人將慶陽糧倉倒賣一空而起嘛,之後慶陽平定,幾個禍首死的死,沒的沒,雖然朝廷下令嚴查,但後來還是不了了之了地,眼前這人在知府府中作書吏。管理文牘往來,說的還能是什么事兒?想到這里,心里咯噔一下,父皇不會就是為了這個才讓我來的吧?

正想間。那崔先生卻是沒有停頓的說了下去,「小人在曹大人府里一干就是五年,秉著完事謹慎小心地心思,府內的事情從不出去亂說,作起事情來也算勤謹,漸漸卻也得了曹大人的信任,一些機密之事雖是不會跟我提起,但信件往來,府中賬冊,以及一些其他的東西都由我來保管整理了。

小人原也沒想旁的什么。知府大人對杏村有知遇之恩,做起事來敢不盡力而為的?不過不久以後。我卻是發現了一些事情,知府大人每每將公務帶回家中處置。我便也時常能看到一些朝廷文牘以及賬冊之類的東西。糧草收支更是常見。

這原也沒有什么,但小人卻發現。。。。:.有糧草入庫。便總也有糧草支出,入庫數額巨大,支出雖小,但卻頻繁地很,有時一月之間甚至支出十幾次的,先時我還以為是鎮軍糧草支應,後來越想越是不對,鎮軍糧草支應怎會如此小法?也從未在知府大人的書房中發現鎮軍糧草回執。

小人不敢聲張,不過想起知府大人在城內有個侄子開了家米行,可能。。。里著實有些膽戰心驚的。

那年冬天之時,知府大人以及幾位城中地大人慌亂成了一團兒,城中缺糧缺的厲害,幾位大人束手無策,夙夜密談,一日晚間,卻是將我喚了過去,也不知他存的什么心思,將一本賬冊交在我的手上,之後便趕我出府,之後的事情相信殿下也都知道的了,先是慶陽民亂,接著便是兵變。

小人也看了賬目的,這些都是知府曹大人親筆所記,一筆筆額外的糧食竟然都是戶部直接撥付,再一次次經大秦西夏邊界的馬賊牽線,賣於西夏,所得銀錢一部分被幾位大人留下,一部分卻是不知去向,每次都有人到慶陽專門支取,想來和戶部也是脫不了干系的了,小人越看越是害怕,其時慶陽人心惶惶,多有出城自謀生路地,小人知道此地已經不能久留,這才領著家人混在逃難的人群當中出了慶陽。

之後碾轉來到這里才定居了下來,因事關重大,小人又身份卑微,也不知求助於何人,後來這里鬧起了匪患,先時也未曾多想,但次數多了,小人也知道這些匪人怕不是沖著小人來地?

便是昨晚那些人,恐怕也是京里來的殺手多些地,事情便是如此,如何處置,小人全憑殿下便是,不過還望殿下垂憐,看在小人一雙兒女年紀幼小,不通世事地份上予以保全。」

李玄瑾雖然已經猜到這事一定和慶陽變亂有關,但此時聽聞其中細節,還是臉上變色,戶部?三哥嗎?他身為太子,竟是做出這等的事情來,他既已身為儲君,將來整個大秦天下都是他地,為何還要那些銀錢細物?若果不是他,那戶部還有誰能欺瞞過父皇,更有誰能在他眼皮子底下做出這件事來?再聯想到太子督軍軍前,親自處置慶陽兵變事宜,心里也是漸漸明白,這事八九不離十便是自己那位素有溫仁寬厚之名的三哥做的,震驚之余,卻是想到此等的太子若是將來作了大秦君主。。。。。恐懼交雜的心事。

「那賬冊還在嗎?」

「現如今就在小人手中。」

「好,既然如此,嘿。。。。音,看了一眼趙石,心中卻想,鞏義縣這個地方難道這般的邪性法兒,兩個人,兩件案子,都是牽扯巨大,只一件便能使朝野震動,多少人牽連在內的,不過別的,這兩件事貌似毫無關聯,但卻都是和三哥有關,又都是發生在慶陽,心中不由一嘆,大秦四面環敵,如今內里卻也矛盾重重,這可如何是好?

不過他還是接著說道:「明日將賬冊帶在身邊,跟隨本王上路,之後一同返京,再作定奪吧,至於你的兒女。。。。在這里,唉,也不知回京之後,還有幾天的消停日子可過,天色已晚,我看大家就都歇了吧。」

聽完了兩人對答,趙石心里卻也有那么幾分驚奇,沒有想到根子還在慶陽那里,但對這件事他也只是記在心里,卻也未有怎么在意,在這件事上,他影響不到眼前這位王爺的想法和行動,他要的只是將崔先生這個大麻煩送出趙家庄了事,以免在自己走了之後這里再受那無謂之禍。

一夜無話,第二天天明,趙石送了李玄瑾一行人離去,這次那位崔先生卻是放下了身段兒,緊著叮嚀趙石照顧好他的一雙兒女,趙石自無不可,全數答應了下來。

待得眾人走遠,趙石這才回到軍營當中,回來之後,他立即派人將杜山虎,赤魔等人叫了過來,直到幾個人到齊了,他才沉聲道:「我要去作一件事情,若是行藏敗露,不說你我,便是這趙家村估計也沒幾個能活的下來,你們敢不敢隨我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