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虎入長安聚風雲 第一百五十四章 開場(2 / 2)

將血 河邊草 2436 字 2020-11-21

杜山虎一聽他這么說,就知道自己上了對方的套子。這武舉他還是第一次參加,自然不如這個長在京師的小王爺熟悉了,心里雖然這么想著,但嘴里卻是痛快答道,「成,這個賭我賭了。」卻也未提自己若是贏了該得些什么。

又一刻鍾以後,才看見一支隊伍浩浩盪盪而來,先是一群如前般的玄甲騎士在前面開路。手中儀刀都是舉在胸前。接著又是一隊羽林衛士,在軍官的呼喝之下,緩緩走來。看這些人軍服,最小的也是從七品的武官。

羽林衛士之後,便是一隊雄健大漢,手中舉著地金瓜銀錘,趙石知道,這些人便是殿前值守軍士了,隸屬於羽林衛。

再之後便是一群宮人,高舉著黃羅傘蓋,儀帶飄飄,後面便是皇帝地御攆了,由多少匹馬拉著趙石也沒看清,想來那么大一輛車總得十余匹健馬才夠吧?

御攆周圍卻是一圈羽林衛士圍著,這些衛士地衣服與之前的截然不同,是深紅顏色,前心處的圖案趙石看不太清,不過這些人都是身材雄健,神情彪悍,趙石卻是知道,這才是羽林衛中的精銳之士。

御攆周圍前後,則是一群騎著馬的朝官們,服色由淺入深,越是靠近御攆的,官階則是越高。

至於其他的東西趙石也沒來得及再看,御攆出現之後,在場人等立時呼啦啦跪倒了一片,雖然並不齊整,但到得後來,場中卻是再沒一個站著地人了,聲音更是不小,「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沒有一刻停歇,越喊越是齊整,到了後來,更是好像由一人之口發出的一般。

就算是趙石這樣的人也感到一種由環境,人群種種因素造就的威嚴撲面而來,讓人有些喘不過氣來,但他卻不知,此次武舉,這皇帝的依仗等物都是從簡,若是真個皇帝出巡,清水鋪街,鼓樂開路是免不了的,便是伺候的宮女和太監便不是這么幾個人可以比得了的。。。。。。。

那些衣衫飄飄,神情肅穆地各等官員緩緩在人群中間走過,御攆更是居高臨下,趙石偷眼望去,御攆之上卻有好幾人在,景王赫然正在其中,一個長地和景王有七八分相似的估計不是太子也差不多少,這人身後還站著一個青年,二十多歲的模樣,神情恭謹,趙石瞅了一眼身旁地李全壽,心里想著,這個估計身份應該和李全壽差不多吧?

御攆其中還有兩個老者,都是須發皆白,一個身材高大長相有些猙獰,面容之上傷痕累累,估計年輕時便是個俊俏之人,有了這么一張臉,也會透出幾許凶厲之氣的,一雙精光閃閃的眸子轉動之間,威風自現。

身上穿著一身紫袍,金玉束帶,金魚袋配在腰間,玉勾之上,卻還隨身帶著一把橫刀,旁的卻還罷了,這御前帶刀卻已是顯示了這位老者實已經到了位極人臣地步。

另一個老者卻是面容清消,身材頎長,也是一身紫色袍服,與那威嚴老者一式兩樣,配飾基本相同,只是在胸前紋著一個繁復圖樣,離的太遠,趙石也是沒有細看,這個老者笑語妍妍的樣子,很容易便能讓人起那親近之意的。

中間一人高踞上座,臉色有些蒼白,須發也已是花白模樣,眼睛微微眯起,卻是透著一股疲憊的味道,身後站著兩個打著團扇的女子,身旁還侍立著一個老太監,此時這人嘴角含笑,四下里張望著

搭沒一搭的跟身旁之人說著什么,他身上的服飾很是冕,牟服,只是在顏色上都是淡黃色,這位就是當今大秦天子,正德皇帝了吧?趙石暗自想道。

御攆在通道之中駛過。前面的人雖是吃了不少塵土,但神情興奮,像他們這些人地官階,大多數人一生也未必能見到皇帝一次的,能如此近的感受到天家威嚴,一些人心里已經在想著回去之後怎么向人炫耀了。

這一行人到了高台之下,十幾個官員依照位次拾階而上,直到正德皇帝在鋪就黃綾的椅子上坐下。其他人等才依次入座。

正德皇帝揮了揮手。一個禮部的官員走上台前。先是向正德皇帝施了一禮,接著才側轉過身子,向台下揮手示意,這時山呼萬歲之聲才漸漸停了下來。

便像後世有個什么活動,總要有領導講話一般,禮部早就准備了一篇冗雜繁復的開場白,在那禮部官員在陰陽頓挫的聲調之中。武舉才算是揭開了序幕。

正德皇帝和文武百官沒有在這里多作停留,在宣布了武舉正式開始之後不久,便都徑自離去。

第一天乃是射術的比試,如前所說,八箭中地者便能入選,各地趕來地舉子有一千四百八十六人之多,一個個上前測試自然是不行地,不過場地設的太多卻也耗費人力。所以共計設有六個場地。念到名姓者進入場地進行核考,兵部設有官員在場監督記錄。

這箭術的比試沒趙石什么事情,但杜山虎卻在其列。趙石也想著看看這些人的實力如何,齊子平已經向他報上幾個人的名字,這些人中間有三個是延州鎮軍過來的,兩個則是潼關守軍編制,都是久經戰陣的下級軍官,還有幾個是大秦和西夏交界處地邊寨趕過來的舉子,也是不弱的樣子,雖說兵部主持這次核考,但這些人都是籍籍無名之輩,實力上說不好是怎么回事的,幾個人便也留下來觀看,看了一圈下來,十個當中卻有七八個輕松通過箭試,雖然用的弓都是二石三石的軟弓,也有自帶弓箭者,王虎自然沒有什么,李全壽也只是看個熱鬧,但看在趙石眼里,也是暗自感嘆這個時代卻是民風尚武,只這箭術上就能看的出來的。。。

杜山虎地名字排在前列,八箭中靶對於他來說簡直是輕而易舉,,過了這一關自無什么懸念,之後便陪在趙石身邊挨個觀瞧,看趙石對許多東西並不明白,便在趙石旁邊充當了解說地角色。

這時指著場中一人道:「這人應該是斥候出身,並不以勇力見長,騎術也重在勁疾,沒有多少的花俏,瞧他騎馬時身子卻總是不由自主的左右晃動,這就是避箭地功夫了,不過這人來參加比試卻是白費,便是能過了這一關,後面的對決可有他好瞧的,估計這人也是在最後一關當中給別人作個陪襯罷了。」

他話里的意思趙石也是明白,到了最後一關,肯定來自同一個地方的人要多作配合支援的,雖說兵部對於這些舉子舞弊的事情也多少作了防范,但自古以來,遇有考試,總歸是要有人心存僥幸的。

卻聽杜山虎接著說道:「再看這個家伙,身子貼在馬上,就差沒擠進馬身子里面去了,一看便知是沖陣的角色,對方箭雨一到,這樣卻能最大程度的保證自己的安危,不過大多憑的還是各人的運氣,不過這樣情況之下還能射箭的一定是軍中老卒了,肯定也是常年練出來的本事,估計你要是讓他坐直了身子,他反而就射不准了的。。。。。。」

過了一會兒,眾人轉到另一個射試的場地,這里卻都是步下射箭的,換了三人的樣子,直到第四個,杜山虎才皺著眉露出了些許凝重之色道:「這人步履穩健,臂力雄強,射術卻是粗糙,下一關應該是個勁敵。」說話間,那人最後一箭果然偏出了靶子,但此人卻也不以為意,搖頭咋吧咋吧嘴,便出了場地。

一邊觀看,一邊聽著杜山虎的解說,便是王虎也覺增長不少見聞,心下更是暗自欽佩,果然是戰陣上下來的,別的到還罷了,只這軍陣當中的事情便比他知道的多得多,以後看樣子還得好好向其請教的,不過他卻是一直不太明白,杜山虎原本是個御武副尉,怎的好好的官兒不當,卻甘心在趙石手下當個兵卒?雖說現在看來到也是個明智之極的選擇,但是幾年之前,這個少年才多大的歲數,這樣一員猛將,怎的卻甘為孺子驅使?

這其中的緣故他問過多次,杜山虎卻是笑而不答,任他自己想破了腦袋,也是不明其中隱情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