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虎入長安聚風雲 第二百一十七章 年關(十)(2 / 2)

將血 河邊草 1430 字 2020-11-21

要不方才靖佳來這里只說了一嘴,我這里就要您處置了那些成事不足敗事有余之輩呢,不是兒子心狠,這個時候犯不得錯的,這一步跨過去便是海闊天空,跨不過去就是。。。。

。」

說到這里卻是自失的一笑,看著臉色已經有些發白的母親安撫道:「母妃你也別擔那個心事,就算有些人膽大包天,不過有兒子在這里,也要保您安全的,這些日子父皇的身子越發的不好了,您得勤走動些個,尤其是那些太醫院的太醫,給父皇的是什么葯,開的是什么方子,都得找專人驗過之後才能呈給父皇。

這些事情兒子插手不得,您就得仔細些,尤其是父皇身邊那些太監,您找個機會讓張澤注意些,我這里已經跟父皇說了,將張信調了回來,他掌管內衙日久,宮內的風吹草動肯定瞞不過他的眼睛,只要父皇身邊的人不出事,大秦還就能安寧如初。」

淑妃聽的是心驚膽戰,不由回想起當年自己還年輕時那個驚心動魄的夜晚,殿前司禁軍在無人知曉的情形下突然進京,雖說沒鬧個血流成河,但當時京師亂的也跟什么似的,她那時還懷著孩子,一群群的兵士進了府內,將所有人都保護了起來,當即便嚇的她腹痛不止,這才產下了孩子。

而如今這樣子,可不就是當年的翻版,再看看眼前這個沉穩自若的少年,絲毫不以聽到的事情為怪,她心里不由暗自念叨了一句,這也是個能將天捅出個窟窿的人物兒,再看看自己兒子那灼熱的目光,和當年的聖上何其相似,也就明白自己再說什么這個兒子也不會聽得進去,再一個她也明白,這帝位之爭既然摻和了進來,也就萬萬退縮不得,想到這些,也唯有頻頻點頭,聽得更是格外的仔細。

「趙石,你今晚就宿在宮中,明天讓全壽跟著你回府一趟,陳先生那里有話要交代於你。。。。。回西山軍營的時候帶著全壽。。。

一旦事有不諧,你。。。。高飛去吧,今後是落草為寇,還是到南方去,就都由得你了,你是我最堪信重之人,不要存著萬一之想,事情若真到了那個地步,旁的人是顧不得的,你須當機立斷,斷不能有半點的遲疑。。。。。。全壽交給你我也放心,望你念著咱們。。。

說到這里,饒是他城府深沉如海,也是有些兒女情長的意思,但隨即就也一笑,眼光又堅定了下來,撫摸了自己兒子腦袋一下,慈和之態一閃即逝,語聲也慷慨了起來,「我等生逢此時,何其幸也,當不負這大好年華,開疆拓土,建萬世不拔之基業,留名青史,不讓秦皇漢武專美於前。

到時你就是本王的霍去病,封狼居胥,立不世之功名。。。。。。。。

亡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燕支山,使我嫁婦無顏色。。。。。

說到興奮處,這位心雄志大的王爺手拍桌案,擊節而歌,慨然之氣畢露,便是趙石生性冷漠,這時也只覺身上熱血沸騰,不能自已。

之後這位王爺也放開了心思,再不提起朝廷政務,和趙石大聲談笑,他出京不多,但見識卻是廣博的很,酒水一杯杯下去,談及的事情更是從地理民情到了天文征兆上面,佛家道家的典籍故事隨手拈來,聽得趙石不明所以之余,也是暗自佩服,之前和這位王爺接觸的並不算多,只是清楚他的野心和志向,如今卻是明白,這個時代身處高位之人原來肚子里面裝著的也不光是那些陰謀詭計,擱在他前世時不定便是個專家之類的人物兒,也越發的感到了自己不足之處。

齊子平,陳先生之類本來就是文人書生,精研典章故事也不足為奇,但眼前這位王爺也是如此的博聞強記,一些東西雖都是書本上來的,說起來不免有些偏頗之處,但也可見此時身居高位之人並不都是將心思放在權位之上,也都曾刻苦過的,想及他自己這幾年的所作所為,全副心思都在揣摩別人心思上面,憑借的大多都是前世的知識以及技能,便是在陳老先生那里時也不曾怎么用心過,反思之余,也是暗自警醒,不管之後情形如何,看樣子這書本是不能不讀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