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征途萬里會豪雄 第二百七十三章 開拔(三)(2 / 2)

將血 河邊草 1903 字 2020-11-21

出了長安城門,回首望去,晨霧未散,長安城中炊煙裊裊,樓台殿閣在晨霧中若隱若現,整個長安城就像是從畫卷中走出,透著些神秘,帶著些滄桑古典的美感,便是趙石這樣沒有多少藝術細胞的人,也覺此時的長安實在美的可以。

搖頭去掉這些不合時宜的想法,他漂泊慣了的人,對一個地方過於依戀連他自己都無法想象。不過在他心里還是暗自念叨一句,長安,老子總歸是要再回來的。

轉過頭去,便再不回首,催動戰馬疾馳而出,其他人緊隨身後,卷起一路的煙塵。。。

武學緊挨著西山行宮,,其實以前本就是西山行宮地一部份,如今卻是將整個承恩湖都劃了出去。成為武學的地方了。

武學建立至今,也就半年多些的時日,房屋之類都很簡陋,除了有一位名震大秦的大將軍山長以及景色還能入眼之外。實在沒有什么出彩的地方。

武學的學子都是今年三四月份才陸續到齊,其中多數都是西軍中的低級軍官,其中倒也不乏一些門閥子弟,旁的不說。只大將軍折木清這塊金字招牌便能讓人趨之若鶩的,從這里走出去,就可以堂堂正正說上一句。咱是大將軍的學生。只這一點,便不愁武學沒人來地。

不過武學畢竟只是初立,教授十余名,祭酒等職位還都缺著,至於教授的科目,如今也只有聊聊數個,說起來到是有些寒酸的過了頭。

當初李玄謹一門心思的創立武學。奈何時日尚短。又逢潼關戰事,有些事也就耽擱了下來。就連基本地規制也只能用粗糙來形容,和趙石的期望可是差了十萬八千里遠,聽說折木清大將軍自從作了這個武學山長,日子過的到是清閑無比,他不管教授學生,只一門心思的埋頭梳理這些年戰陣所得,看起來到是有著書立說地意思的。

「你來了,不用多禮,隨便坐吧。」

相比較之前見到這位大將軍總是一臉嚴肅,不苟言笑的樣子,這時地折木清看上去很是溫和,不過身子依舊挺拔如故,頭發已經大半兒花白,但眸光銳利,精神極好。

趙石也不是拘禮之人,這時也便點頭為禮,老實不客氣地找張椅子坐了下來,游目四顧,不出所料,室內雖然闊大,但很是簡陋,下面堂上還有兩排兵器列在那里,新用青石鋪就的地板上還留有一些劃痕,看樣子這位老將軍還經常耍弄這些東西的。

四壁之上清潔溜溜,什么裝飾都沒有,唯有正面掛著一把皮鞘有些破舊的彎刀,看見趙石的目光,折木清滿上疤痕的臉上露出些笑意,「說來慚愧,老夫鎮邊數十年,雖略有些薄名,但真正讓自己得意的事情作地卻不多,這把刀乃是西夏景元軍節度使李藏晨地佩刀,說起來這人也是西夏名將,但膽氣實在不足,老夫帶人沖陣,這人嚇的連佩刀都扔了,被老夫拾了來,一直帶在身邊,嘿嘿,掛在這里,到有些耀武揚威地意思了。。。。。。。。那一年老夫也有三十五歲了,不過正當壯年,再之後就沒什么像樣的陣仗了,西賊忙著剿匪,大將在延州城下難得一見,朝中都說是老夫的功勞,其實西賊著實悍勇的很的,若是自家不亂,仗還有的打呢,說起來老夫這名聲來的何其易爾。」

「大將軍過謙了。」

「咱們都是武人,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何須客套?老夫年幼時便有報國之心,奈何沒碰到好時候,蹉跎了歲月。。。。。。老夫現在可是羨慕你的緊呢,年紀輕輕,就能趕上金兵來犯,當今聖上又有振作之心,若是老夫年輕個三四十歲,到要和你爭上一爭的。」「大將軍。。。。

「說過不用客套的,若是不嫌棄,叫老夫一聲伯父也不虧了你。」

趙石笑了笑,他和折木清兩人到是很像,性子都偏於嚴厲,不過由於前世的緣故,趙石性格上很有些偏激之處的,折木清如今已經卸了兵權,除了武人特有的直爽外,又多了幾絲寬宏,對著這樣一位諄諄如長者兼之功名赫赫的老人,趙石的戒備之心也松緩了許多。

不過一句伯父他卻也叫不出口,只是道:「趙石明日便將起行去潼關,您久經戰陣。。其實不須您多說,一個人是碌碌無為,還是功業蓋世,是忠心耿耿,還是背恩負義,自己說了都不算,還得旁人來評說的,趙石如今年輕,若到了老時,不管能到什么地步,能有您這般的聲名就也不算白活一場,您說對不對?」

折木清聽了撫掌而笑,在書桌之上撥拉了幾下,找出一張紙來,「這話說的不錯,難得難得,可惜。。。。。。折家沒有你這般的兒郎,老夫年紀老了,照你的話說,這一生也沒算白活,老夫這一生忠心報國,從沒存什么私心,這也是老夫足堪自傲的一件事。

不過臨到老來,才覺得對家里照顧的不夠,折家的兒郎中到也有幾個不錯的,但都疏於管教,難得成什么大氣候。

老夫就只這個放心不下,不為別的,折家傳承數百年矣,不能出了不孝子壞了身後的名聲,把這個拿去。。。。。

趙石毫不猶豫的接過紙張,略微一看,上面卻是幾個名字,約略明白了一些,卻聽折木清繼續說道:「到了潼關,這些人都曾在老夫麾下任過職的,相信還買老夫些薄面,老夫已經去信給了他們,在軍中能多些照看總是聊勝於無。

老夫也不須你什么感謝之類的虛話,也不強求於你,只是在你力所能及之內,給折氏一族些照看,至於別的嘛,其實還得看他們自己爭不爭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