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征途萬里會豪雄 第三百三十八章遇敵(三)(2 / 2)

將血 河邊草 2283 字 2020-11-21

「報折沐率三百兵回營,無一折損。」

一支支或多或少的隊伍陸續回轉,一個上午過去,營地之內已聚集了兩千余人馬,不過張鋒聚和顯鋒軍的一個領軍校尉卻還遲遲未歸,金兵的消息一連串的傳了過來,離大營已經不足四十里,讓人有些揪心。

接近正午時,李全德也從襄陵回來了,整個人險些累趴下,一來一回近百里,雖有馬匹代步,但大半天連個覺也沒睡,一路疾馳,也夠幾個人受的了,中軍那邊更有人讓他留在中軍,但他卻多了個心眼兒,得了回信便立即回轉,到不是說他不怕死,對趙石有多忠心,而是臨走地時候,辰王老爺子再三叮囑,不要跟魏王扯上什么關系,他對自家老爺子的話從來都是言聽計從,沒有半分違背的時候,硬是咬著牙沒有答應著頗具誘惑力的提議,得了回信之後,立即回轉了來。

回信也沒出趙石的預料,就地察查敵情,然後回報中軍,不得擅自帶兵退卻,再加上一句援軍即日就到,趙石聽了這個,心中不由冷笑,這一支萬多人的金兵顯然是從臨汾那邊過來的,中軍那里能毫無察覺?援軍?沒影子的事情,一句輕飄飄的話就想讓他們在這里送死?這些人也太小看了他趙石吧?

得到這個回信之後半晌,趙石這才抬頭,「我讓兩個人護著你馬上就走。。。。。

「走?去哪里?」李全德滿腦門的汗水,心想這位大人不是讓他去給金兵下什么戰書吧?都說這下戰書得派個身份夠重地,而且還得是個膽子橫強的,但自己這膽子雖大,好像也沒大到那個地步啊?這差事他可不干,他這百多斤還要回京師逍遙呢,一時間眼珠兒亂轉,心里已然開始琢磨著之後當逃兵的事宜了。

「回京師。」

趙石一句話就將他震在了那里,只聽趙石繼續說道:「別走潼關,找個地方直過黃河,從北邊回京師,到了長安,什么人也別照面,直接回辰王府,我讓人給辰王殿下帶個口信兒,是什么你不用管,這事辦成了。算我欠你個人情,辦不成嘛,也不打緊,反正我算是把辰王地孫子給送回去了,讓辰王殿下無論如何給咱照顧好家人應該沒什么問題吧?你說呢?」

讓昏頭漲腦的李全德在大帳之外等候。立即又將程順,劉方武兩個叫了進來,這兩人都是西北馬匪出身,程順已經跟隨他年余,劉方武雖是新來,但人也頗為機敏,現在已頗得他信任。他們逃脫追蹤的本事更不用提了,出身馬匪還錯得了?秘密吩咐了兩句,讓這兩人立即帶李全德離去不提。

此後便是等了,還有近千人沒有歸營,若是前世,就算聯系不上,當此生死關頭,趙石也不會在這里傻等,早就留下標記,自己撤到安全的地方了。但這個時候,不到萬不得已,趙石卻不願將這千多人馬扔給金兵。他心里明白,人心若是散了,就算脫了出去,手下還有幾個人能聽他號令就不好說了,之前做的想的,便都化為泡影,說實話,若是有半分希望在。他已經不願舍下如今所得到的一切了。

「報,敵軍分兵,有合圍之勢。」

「再探。」

「報,敵軍大部離我已不及三十里,一路順水而下,已到我二十里外,一路在東北。急趨我側後。。。。。。

「再探。」

「報。金兵斥候已出現在我左近。」

「不用管他們,再探。」

「報。金兵大部扎營在十五里之外,最近的汾水渡口已失,一部千余敵軍騎兵在西側十里處扎營,一部千余敵軍騎兵正急行向我後方。。。。。

這些消息若是讓手下人等聽了肯定是要慌亂一番地,但趙石盯著外面漸漸昏暗地天色,心里委實松了一口氣,老天也是幫忙,這個時候竟是烏雲密布,帶著潮氣的夏風吹過,竟是一副山雨欲來的景象,再聽說金兵扎營,雖是離的很近,戰馬疾馳,也不過半個時辰的腳程,但金兵擺開四方合圍地架勢,今日天色已晚,恐怕金兵不會再有動作了地。

「胡離,蔫狼,張嗣忠,鄭格非。」

「末將在。」

大帳之內地氣氛已經緊張到了極點,幾個顯鋒軍的領軍校尉這時已經有些坐不住,有脾氣急躁些地,嘴唇蠕動,看樣子是想要說些什么,但顯是得了李金花嚴令,臉色雖都難看到了極處,但最終也沒人出來開口說話。

不過大軍臨近,趙石如今還是鎮定如恆,絲毫沒有半絲怯意,眾人心知還有近千人馬未曾回營,若換個膽小的,這個時候早就已經帶兵離去,不過那卻是等於將未歸的秦兵扔給了金兵地,看這位將軍大人的意思,卻要在這里死等眾人歸來的了,這么說來,眾人卻也佩服這位將軍大人的膽氣和忠義。

杜山虎,段瑞等京兆軍眾人臉上除了緊張之外,卻還帶著一絲興奮,想的都是希望這位大人再施手段,將這些來犯金兵打個落花流水,自己等人也好添些戰功,竟然全然沒有想到戰敗之後會如何,可見如今趙石在京兆軍中聲望已成,眾人所思雖異,但這時聽到趙石傳令,卻都是精神一振。

「我命你等各帶精銳,在天黑之前盡力清除大軍左近金兵斥候,天黑之後歸營。」

「遵令。」

「大伙兒今晚盡力休息,等到明早卯時三刻,他們再不回來,咱們就突圍出去。。。

「將軍,咱們突圍之後去哪里?」顯鋒軍的一個校尉終於忍不住,問了出來,渡口被封,前後皆敵,就算不被纏住,突圍之後不能渡河,早晚還是得被人給堵住不是,聽他這么一問,眾人都是豎起了耳朵。。。。

「我們進呂梁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