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征途萬里會豪雄 第四百二十二章雜事(2 / 2)

將血 河邊草 1998 字 2020-11-21

不過到了趙石這里。說出來意,趙石卻是想也未想便答應了下來,讓她一肚子的怨氣都憋在了心里。

實話,趙石卻真是未將這一百女軍放在心上,在他看來,香侯府弄出來的女兵,稱其量不過是一些擺設罷了,還能真讓她們上戰場了?

女人和男人相比,本來就是天生弱勢,打仗更是如此。熱兵器時代女人還可一用,而如今是真實地冷兵器時代,打仗靠的是什么?不是一股狠勁就完了的,最主要的就是體力,在這個上面,四五個女人加起來,也不一定有一個男人來的有用,到了戰場上,女人只會讓自己人心猿意馬。而敵人說不准卻能立即獸性大發,士氣高昂,在這個時代,帶著一群女人上戰場絕對是一件愚蠢的不能再愚蠢的事情。

既然作如此想法,這一百女軍也就只需稍微磨練一番,對這些在朝堂上有些深厚人脈交代也便罷了。

既然和香侯府有了接觸,像他這樣的人自然不會對香侯府保持一無所知,香侯府這樣一個地方,在大秦自然是家喻戶曉,無人不知的。稍微打聽一下,便也能了解個大概。更何況他身邊還有陳惜壽和李博文這樣地人精。

起來香侯府的勢力比之那些傳承已久的朱紫世家來的卻是一點不小,香侯府雖然承自香侯陸聞香,但這么多年下來,就算陸聞香猶有余澤,許多開國元勛之後都顧念其情義。到了如今其實來自這些故人之後的照看也沒剩下多少了,真正說起來。她們的實力卻是來自宮內的貴人。

自陸聞香之後,香侯府又出了幾個驚采絕艷的女子。第三代香侯眼見皇位更迭,對香侯府的恩寵卻是一代不如一代。便上奏當時地世宗皇帝,也無什么乞憐之言,更不誇耀祖上之功,只說香侯府女子各個自小習武,卻又不願秉承先祖余烈,入軍旅報效,很是愧對國朝之恩寵,加之府內人丁日多,維持生計也日漸艱難,所以願意接下後宮內衛之責,也好過坐吃山空,兼可為國家分憂等等。

世宗皇帝欣然應允,於是許多香侯府女子入宮當起了後宮近衛,一直至今,這還罷了,到了第五代香侯,在宮內見到一些失勢宮妃無人問津,可憐之處,便在府內僻靜處建了一座尼庵,奏請後宮之主,仿效唐制,允許這些犯錯女官或是妃嬪出家為尼,由香侯府代為看管,不多時,皇後允之。

也許只是憐憫之舉,卻是無心插柳,之後便陸續有厭倦了宮內紛爭,或者是犯錯的宮人貶入府中,到得後來,一些被發出宮外的年老無依的宮人也憑著關系找上門來,願在香侯府終老。

這一下,卻是為香侯府奠定下了根基,那些普通宮女也就罷了,之外的那些貴人女官,哪個身後沒有些親朋子侄?在宮中又都有些人脈,既然得了香侯府照看,這些親戚便也代他們受了人情,長年累月積攢下來,香侯府在宮里宮外的影響力實已不可小視,到了如今,香侯府內還有十一位宮內貴人在香侯府靜修,其他女官宮女之類的人物怕不有百人之多。

不過接下來歷代香侯都是恬淡之人,不願借此招惹是非,一直到了如今,陸飛翼才第一次動用了宮里的人脈,又促成了一件對香侯府來說意義非凡的事情。

既然知道了這些,對於這些女子便也不能尋常視之了,能辦到地趙石自也不會推辭,只是跟陸飛翼將練兵的苦處略微提了提,意思自然明白,若這些女子吃不得苦,便也怨不得他了。

陸飛翼這里卻是自信滿自小練武,身體強健有如男子,怎么會吃不得苦?

趙石心里則是暗自冷笑,練兵和練武完全是兩碼事,訓練一個合格地士兵也許只需要半年時間,這其中吃的苦哪里是練武能比得了的?

一個負重越野,也許只要幾里,就能讓一個新兵壯漢累的吐血,女人若是能禁住這樣的折騰法兒,那可就了不得了,不說別人,就算是李金花,別看戰陣之上生龍活虎,,但若沒了馬,不用十里,就能被他訓練出來地士卒拋個無影無蹤,更不要說旁人

心中雖然做如此想法,但嘴上敷衍,將這位尊貴的香侯打發走了,之後便將杜山虎等人召來,讓其安排這些女兵進西山大營,吃住都按左衛普通士卒一般,也不用什么優待,等過上幾日,他親自去瞧瞧這些女兵再作打算。

杜山虎等人都是神色古怪,這樣成建制地娘子軍他們真還沒見過,不過想像一下麾下的那些兔崽子見到這些女人地時候的情景,幾個人卻都有些頭疼,不過既然趙石已經決定,他們便也不好再說什么,依令行事便是。

接著說起一些軍務,趙石離開以後,那些前一陣子調離左衛地家伙又都被調了回來,不過杜山虎等人還是有些忌諱,沒有開殺戒,而是按照情形輕重,賞了這些家伙無數軍棍,一番作為下來,到也起到震懾之效,軍令通行無阻。

之後幾個人便將左衛分成了兩部,一部便是又從京兆禁軍中抽調人手,重新擴充組建的鋒字營,進駐西山大營,一部則留在京師,輪值皇宮,其實明眼人都知道,進入西山大營的便是左衛的精銳了,剩下這些人則是看門守戶做做樣子而已,都是些爛泥扶不上牆的家伙了,沒了兵部掣肘,這些事情樞密院都照准不誤,省卻了許多的麻煩。

按照趙石的意思,西山大營這里七日一休,允許士卒回家休息兩日,其余時間都在西山大營受訓,這樣一張一弛下來,卻很是得軍兵們的喜歡,訓練起來比起東征之前,卻要主動了許多,很是讓杜山虎等人松了一口氣。

正在趙石處理這些雜事之時,大秦景興二年四月二十日,准備了數年之久的攻川之役終於開始了,十余萬枕戈已久的秦軍精銳就像出籠的猛獸般席卷向川中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