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征途萬里會豪雄 第六卷大風起兮雲飛揚第四百四十七章大勝(2 / 2)

將血 河邊草 2093 字 2020-11-21

瞿塘關。蜀軍有鐵索連戰船以為浮橋。水軍大營更是戰船密布。值此秦軍來攻之際。這里也已經有了些戰爭的氣氛。為的卻是防備後周水軍沿江直上。來個落井下石的。不過前有巫山諸寨。這里有些防衛卻也有限。

李任權帶六百秦軍壯士。趁夜偷入水軍大營。以桐油澆蜀國水軍戰船。放火燃之。一時間。煙氣騰騰。火光沖天。將江面都照的仿若白晝一般。

後蜀水軍大亂。本來這些水軍救火

是十分完善的。不至於火頭一起便亂成如此模樣。但中。卻有人用川中口音在到處大喊敵人大軍襲營。趕緊逃命之類的東西。

蜀軍本就懈怠。斗志更不用提。這時漫無防備之中。江上濃煙滾滾。到處都是慌亂的喊叫聲。隱隱之間還能聽見喊啥之音。哪里還分辨出真假。救火雲雲更不用說了。

大火借著江風迅速蔓延開來。不一時。岸上營房也卷進火海之中。到了此時。便是神仙來了。也是無可奈何的了。

大火將天際也照的火紅一片。整個瞿塘水營從遠處看去就好像已經成了一支特大號的火把。火光照耀之下。蜀軍士卒無頭蒼蠅般喊叫著四處奔逃。

到李任權率領士卒灰頭土臉的退出水營之時。回頭目瞪口呆的看著火焰洶洶的大營。他可沒有想到。一把火竟然真個燒的如此驚天動的。回頭查看傷亡。六百士卒只少了十余人。李任權自己都有些奇怪。後蜀水軍亂的如此之快。火頭為何如此之大。不過隨即他就拋去了這個念頭。這一功算是實打實的立下了。可惜。若不是帶的人太少。這時直取成都。征蜀之第一功臣便非自己莫屬的了。不過這一次的功勞也是非小。想到回軍之後的封賞。他這心里可是熱的和火炭似的。

後來他才知道。這火放起來之所以如此容易。卻是因為水師戰船本就都要刷上幾層桐油。自然分外易燃。交戰之時。蜀軍都會在船上准備沙土以為滅火之用。蜀軍無備之下。又無人及時救火。戰船都靠在了一起。火勢自然是一發不可收拾的了。

也算他來的巧了。後蜀水軍指揮使南盛這個時候正在白帝城樓之上和手下軍官將校以及的方官吏。文人清客宴飲取樂。周圍歌姬環繞。杯籌交錯。正飲到暢快時。

火光才起時眾人都是醉眼朦朧。也未在意。等到大軍潰營之時發出山呼海嘯般的聲響。這才有人驚呼出聲兒。眾人一窩蜂般的聚在白帝城樓的欄桿旁邊。目瞪口呆的眼睜睜看著水軍大營化為一片火海。

過來的南盛欲哭無淚。火勢如此。只要不是傻子便能明白此時便是趕回去也無用的了。南盛心灰若死。拔劍就要自刎。卻為部將死死攔住。

此役。後蜀水軍戰船大部付之一炬。所剩不過十之二三。李任權所部可謂是戰績彪炳。相比之下。秦軍主力以及張承所部取的的戰績看上去便也不是那么光彩奪目了。

趙石想起那位當初那位身體有些虛胖。肩寬背厚。為人卻是圓轉自如。說話更是滴水不漏的大漢。心中也自感嘆。秦軍之中果然是藏龍卧虎。一個李任權已是如此。其他將領又當如何?

不過趙石也是想的明白。此戰雖說堪稱經典。不但毀了後蜀水師。到此。東川之的也已打開了大門。可沿江而上。直取成都。

但就戰略整體而言。利弊卻很難說的清楚。此戰過後。後蜀抵抗將更加微弱。士氣更低。對於奪取川中來說是有利的。

但後蜀水軍若能完整的保存下來。現在看來對秦軍稍有阻礙。但從長遠看。後蜀水軍大傷元氣。之後戰亂之中。能不能保留下些人來都很難說如此。後蜀水師基本上便是覆沒之局了。川中與南唐共有天險。川中更有居高臨下之利。但水師一去。想再建上一支也就不知是哪年哪月的事情了。這對未來的大秦來說。是一個不可挽回的損失。想要出蜀。卻是難了幾分。

捷報到了長安。可想而知。朝堂上下頓時歡聲一片。所有人都認為是勝局已定。其實便是趙石自己也覺著以前有些擔憂的過了頭兒。想大秦重臣們精心准備了數年的一戰。又怎么會考慮的不夠周全?

到了此時。大秦上下都沉浸在了這等開疆拓土的勝利所帶來的歡樂之中。以前朝中或多或少有些窮兵黷武之類的微詞也都消失了個干凈。朝廷眾臣更是恰如其分的紛紛送上賀表。里面自然都誇耀皇帝英明神武之類的討喜之語了。便是長安的百姓在聽到這個消息之後。也是歡欣鼓舞。天天好似過年一樣。如此這般。仿若整個長安城都在這巨大的勝利面前震動了起來。

未幾。朝廷便下詔旨。進李任權為威遠將軍。臨江伯。張承為定遠將軍。一等清義縣縣男。其他眾將也多有封賞。這樣大規模的封賞在年前東征之後也有過一次。不想不過半年多。便有了第二次。而且其中還封了一個伯爺。自忠毅伯韓煒之後。這還是頭一次。可見朝廷已經下了狠心。要重賞前方將士了。也表明了朝廷不吝爵賞。只要立下殊功。便有後賞的意思。明白人也都知道。此時不過是個開頭。等到川中真正平定下來。那時才是重頭戲呢。。。。。。。。

相比較外面的喧囂。這些時日趙石卻是更加的低調了。除了讀書之外。軍務上的事情都交給了杜山虎等人。領了魏王府護衛之責後。也只去過一次魏王府。之後便交代手下眾將輪班職守。不的怠慢。至於陪同魏王樞密院。那更是好似忘記了一般的。

「我叫你措辭整理的那些東西弄出來了沒有?」不管外面如何。就算這幾次見到杜山虎等人言辭之間也都帶著遺憾的意思。但卻並不能對趙石有什么影響。畢竟不管如何。趙石都來自後世。這眼界之寬闊確實不是這個時代的人物們所能比的了的。天下之大。並不是只有一個川中。四海之外。還有許多用武之的。

後周。南唐。吐蕃。大金。蒙古。草原。極北之的還有西伯利亞。西面的歐洲。非洲。阿拉伯人的的方等等等等。這一戰也不過是個開頭罷了。沒趕上又算的了什么?

誰又能明白。作為一個軍人。能來到這樣一個風起雲涌。英傑輩出的時代。已經算的上是幸運了。又何必去爭這尺寸之功。。。。。。。。。。

(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登陸qidin***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