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征途萬里會豪雄--第六卷大風起兮雲飛揚 第四百七十九章圍城(二)(2 / 2)

將血 河邊草 2133 字 2020-11-21

一番話說完,又是一陣漫長的沉默,最終趙方神色變幻,雙膝一軟,跪倒在地,「趙方定不負大人所托。。。。。。。。。」

。。。。。。。。。。。。。。。。。。。。。。。。

秦軍大營中士氣如虹,萬事俱備,只待最後破城,**行賞,兩位主將也是默契於心,既不爭功,也不相互掣肘,可謂是融洽的一塌糊塗。

但如今後蜀京師城中金殿之上,卻是一片慘淡景象,燈火搖曳之間,金殿上人影綽綽,站著的都是後蜀重臣,不過人雖不少,卻一個個都是垂著頭,一語不發,金殿上靜的好像落下一根針都能聽聞得見,如此一來,整個後蜀議事重地,卻仿佛一個大大的墳墓一般,末路之氣息顯露無疑。

昏暗不明的燈火之中,高高坐於金殿之上的後蜀正仁皇帝也在呆呆的出神,他為帝已然十七載,沒有多耀眼的治國才干,更不能稱雄才偉略,若是真說優點的話,只有勉強能稱得上是個仁君慈主罷了,後蜀在他的治理之下,不算好,也不算壞,而近些年,隨著他年事漸高,疏於政事,朝堂之上太子與相國王櫧聯朋結黨,鬧的不可開交,讓他心煩不已,所以對政事之厭惡又加了幾分,連早朝都懶的上了。

不過後蜀治平已久,川中更是富足之地,即便皇帝如此偷懶,也沒有什么大關系,不成想,一直在北邊與西夏和金國打生打死的西秦卻是突然犯邊,勢如破竹,情勢直轉而下,在他心目中的那些賢臣重將,竟然不是戰死就是望風而逃,風聲鶴唳之間,不過區區數月光景,立國百年,在川中根深蒂固的後蜀竟然就到了風雨飄搖之際,如今雄兵四合,圍於城下,國事至此,哪里還有半點轉機?

難道孟氏之國祚到了自己這里真要斷了嗎?想到此處,這位柔弱有余,雄健不足的後蜀君王不禁悲從中來,也不管是在何處,眼淚已經撲簌簌的滾落下來,先還是哽哽咽咽,不久便是放聲痛哭,在這如同墳墓般的金殿之上傳出凄凄慘慘的哭號之音,到也合景。

本就遑遑的後蜀眾臣愕然之余,卻是愧疚欲死,主憂臣辱,主辱臣死,呼啦啦一下子,金殿之上已是再無一個站立的身影,群臣跪倒之際,卻全都將臉埋的深深的,未幾,一些文臣也被引動了心思,對於未來的恐懼,對於不能扶保君王的愧疚,還有對於秦軍入城之後家族性命的擔憂,一時間都涌了上來,心悲難忍之下,頃刻便是淚濕衣襟,一時間大殿之上悲聲四起,凄慘之處,實令聞著傷心,聽者憫然。。。。。。。。

「陛。。。。。。。。陛下。。。。。。。。臣啟陛下。。。。。。。。嘗聞當年三國故事,江東孫策新亡,曹賊百萬大軍臨於江上。。。。。。。有近臣勸其主孫權曰,曹賊勢大,不可與戰,不若降之,不失為萬戶侯。。。。。。。。」

說到這里,那已然白發如雪的老臣是痛哭失聲,半晌才又艱難道:「今我蜀國勢窮如此,坐困愁城,忠義之士斷絕於內,虎狼之軍陳兵於外,又無援軍。。。。。。。陛下。。。。。。。。陛下又不願移幸荒蠻,臣。。。。。。。。臣乞陛下。。。。。。。就降了吧,早降還能保全滿城百姓,陛下。。。。。。。向來仁厚,想那秦主也不至。。。。。。。。。還可保全子女。。。。。。。。若是稍晚,大軍攻城。。。。。臣恐陛下。。。。。。。」

這番話一出口,大殿之上立即鴉雀無聲,便是哭泣之人也收了聲音,愕然望去,但卻無一人出言反駁,即便是那領袖群臣,向來以強耿著稱的同門下平章事王櫧也只是向身後望去,不出一言,其實大家心里都明白,投降不過是早晚間事,明白是明白,但由誰開這個口,又由誰擔這千古罵名才是有待斟酌之處。

不過令眾臣更加愕然的是,這開口之人竟然乃在蜀中向來有清名的御史中丞李正臣,此人前不久還在金殿之上痛罵太子和王櫧爭權誤國,將駐守劍門的理國公生生逼反,如今危亡之際,卻說出這么一番話來,立時便有人在心里大罵,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這個老匹夫原來也是貪生怕死之輩。。。。。。。。。

但後蜀立國百年,在蜀中根基深厚,值此國難之際,卻也未嘗沒有忠義之士,隨後便在地上跳起幾人。

「豎子匹夫,受國之恩,卻出此無恥之言,便是陛下饒得你,天也饒不得你。。。。。。。」

「國賊。。。。。。。。不思報效皇恩,卻想賣主求榮,陛下,請斬李正臣,號令滿城軍兵百姓,臣等雖手無縛雞之力,但也願上陣操戈,與城共存亡,只要臣等還在,必不叫秦賊入城一步。。。。。。。。」

。。。。。。。。。。。。

幾人大怒之下,已然口不擇言,更有幾人激動之下,從地上爬起來,拿著手中簽板,就要上前與李正臣廝打。

李正臣卻是悶哼了一聲,緩緩站起身來,臉上雖然鼻涕一把淚一把的,但站直腰桿,六十有七的老人,目光坦盪,負手而立,自然而然的有一種別樣的威勢,令那趨前之人竟不敢稍近。

「臣已近古稀之年,可惜虛活數十載,上不能有助於國事,下不能保全妻子兒女,今為陛下與滿城百姓計,出此下策,臣死後之名是不用提了,必擔千古罵名。。。。。。。。。」

說到這里,已是老淚縱橫,卻是跪倒於地,咚咚咚磕了幾個響頭,站起身時,頭上血跡殷然。

「此臣臨終進言。。。。。。。。陛下。。。。。。。。臣節已盡,臣這就去了,望陛下保重。。。。。。。。」

「拉住他。。。。。。。。」這時已經感到不詳的王櫧猛的跳起來,卻還是差了一步,老頭將官帽一摔,身子猛的竄了出去,幾步就來到了粗粗的盤龍柱下,低頭就是一撞,力量之大,竟是發出咚的一聲大響,伴隨著的,還有頸骨折斷的脆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