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千里江山入戰圖第五百四十二章奏表(二)(2 / 2)

將血 河邊草 1503 字 2020-11-21

陳祖的奏折就大不一樣了,上面從他繼任軍前巡閱使開始,到與鷹揚將軍趙石,按察使種從端商議金州諸事,再到賊匪雲集漢水,各人都是如何布置,軍情如何,民情又是如何,接下來,賊匪過江,直取興元城,然後自己隨鷹揚將軍趙石於三十里坪迎戰,種從端留守,其中尤其詳細的就是激戰細節,最終賊匪大潰,又是如何善後。

一樁樁一件件,有先前戰報上有的,也有沒有的,最後又是大贊聖上英明神武,慧眼識人,鷹揚將軍趙石國之棟梁,有名將之姿等等等等,洋洋灑灑數萬字,讓景帝李玄謹看得目眩神迷,連徐春帶著幾個小太監擺好桌案,端來菜餚美酒都沒注意。

這一看就是約半個多時辰,這才呼出一口長氣,戀戀不舍的合上了奏折,回味了半天,卻是想到,之前的戰報竟然沒提幾個人方一繼任,就已經商量好了金州一戰的方略,而戰報上竟然只字未提,幾個人真真是膽大包天。

不過還是方才所的那般,他正在高興頭上,想了一想便也釋然,這幾人私下計議,成了則功在社稷,若是不成,說那許多也是無用,反而會引起朝議,紛爭,干擾幾人決策,到是頗有些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的意味在里面,反到是趙石所上的平蜀七策之中略有提及,卻未想到幾人如此大膽。

「陛下,酒菜已經齊備,可是現在便用?」

「好,不用旁人侍候,讓他們都出去吧。」

「是,陛下。」

景帝李玄謹來到桌前坐定,手里拿著種從端的奏折,挑著幾樣喜歡的,微用了些,又抿了一口美酒,心情大暢,只覺今日所用菜色味道極佳,酒香也頗為醇厚,胃口上來,又多吃了幾口,更將杯中之酒一飲而盡,這才展開手邊的奏折仔細觀瞧。

種從端所表比之陳祖一點不差,金州幾月以來的措置比之陳祖還要詳實幾分,但就戰事上,他未曾親見,只說了俘獲如何之多,民心如何振奮雲雲,李玄謹一邊吃菜一邊飲酒,一邊讀著奏折。

又是半個多時辰,放下奏折之時,已是滿面熏然。。。。。。。

陳祖,種從端,景帝李玄謹默默念叨著這兩個名字,站起身來到龍案旁,順手拿起趙石的奏折,方才沒有看完,這回卻是仔仔細細從頭到尾又看了一遍。

要不怎么說呢,有比較,才會有區別,和其他兩人奏折比起來,趙石的奏折最是簡單,沒有多少冗余之言,沒有什么歌功頌德之語,更無表功之意,要說多余,只是敘了簡拔恩遇之情,奏折最後,述的也不是自己之功,而是俘獲賊匪安置去向的建言,和以工代賑差不多,卻要比之前與種從端所言詳實許多。

字里行間,都是金州善後種種,以及將來蜀中戰局如何如何,方才讀這些他還有些氣惱,但看過其他兩人的奏折,再回過頭來細讀趙石所奏,卻是韻味十足,越是琢磨,越是覺得之後戰事應是如此,才能讓人放心。

這時景帝李玄謹已是酒意上頭,不過還是隱隱間明白,其他兩人未必沒想到這些,只是這奏折和捷報同來,表述功勞乃題中應有之義,是想討自己歡心的,之後也必定有方略呈上。

但此時酒意上涌,只覺兩廂比較,趙石奏折之上句句皆是謀國之言,而其他二人,卻多有糊弄,只想著自己的榮華富貴,這忠心上比之趙石可就差的遠了。

不管酒意上頭,還是怎的,這個印象一旦留下,卻是怎么也抹不掉的了,種從端要是在這里,估計悔的連腸子都得青了,他也只是覺著關於俘獲之事,應是晚些時候再提,若與捷報同來,一旦惹惱了陛下,這功勞許是也就沒了的,卻不想趙石那里直接就呈了上來,棋差一招,君王心里的分量可就差了不是一點半點,要不怎么說,官場之上,行差踏錯半步,可能就是天差地遠呢。

景帝李玄謹卻也斷然不會想到,這奏折卻是出自那位曾經的相府長史,現在的南參軍之手,此人絕世之才,對於人心的把握更是爐火純青,只一個小小的奏表,被其翻弄之下,諸人心思,卻全在他掌握之中,連他這個帝王也不能例外,不知不覺見便墜入翁仲而不自覺的。

(回書友,阿草是斷更了很長時間,求月票也有些不能理直氣壯,但書友想一想,如果書友所讀書目沒有那個潛力進入前六,投的月票也就沒什么用處,不如給些推薦什么的,把月票給阿草,將阿草推入前六,多有成就感的一件事啊,哈哈

阿草下個星期有推薦了,總的來說,編輯還很照顧,阿草努力更新,讓夢想變為現實。)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