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千里江山入戰圖第五百五十七章寨子(1 / 2)

將血 河邊草 2530 字 2020-11-21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將血最新章節!

最終趙石還是決定不在漢中這里耽擱,第五日便拔營而來,徑出漢中,臨行之前將張承郭猛兩人叫到一起,和兩人細細商量了寧向岳所說之事。

寧向岳說的很是不錯,這教化異族之功確實不小,蠻族若能下山為民,於現在的漢中看來,也是兩全其美之事,但其中礙難重重,也不必多說,蠻族土司自秦漢以降,一直到唐時,其實都有存在,只是名稱不同而已。

到諸葛教化蠻越,使其知桑麻農事始,一直到大唐年間,對蠻族之策向來未怎么變過,還是那一句老話,分而治之。

但一直以來,蠻族之亂不絕,其中緣故自然是漢蠻兩族差異太大,野心大些的蠻王終歸不想為漢人統治,卻又深羨漢地繁華,於是總想據而有之,和北邊胡人的心思一般無二,即便是那些已經設立的土司以及蠻族在平地的聚居之所,也不太服朝廷管束,多數都是自行其是罷了。

教化異族,向來是中原漢家的千秋大業,其間會因時代改變而有一些差異,但根本是不會改變的,想將異族融合進來的目的也不曾變過分毫。

但之所以謂之千秋功業,是因為異族的人數太少,凝聚力必然很強,想要融合他們卻是千難萬難,古人說的好,宣之以威,教之以禮,八個字,也是道盡了其中的艱辛,不過漢唐之後,對於異族,漢家卻是失了底氣,多數時候都是聽之任之,再無宣之以威一說了。

而如今,蠻族若來,也不知會生出多少事端?其中利弊,趙石是想不清楚的,最怕的還是那寧向岳私通蠻族,趁機揮兵來犯,那才叫前門驅虎,後門進狼呢。

思忖再三,趙石本來打算只留下兩千兵馬在漢中,供張承,郭猛調遣,但現在嘛,卻足足留下了七千兵馬,幾乎將整個中軍都暫時留在了漢中,又與張承等商議,一旦蠻族舉族而來,卻不能給蠻族許多自主之權,不然之後必要得寸進尺,留下首尾,不過這恩威並施之策,卻還要張承兩人自己琢磨,趙石這里也只能速報京師長安,催促朝廷派遣能吏急來漢中。

在漢中等上半個月,那是等不得的,多拖延一日,蜀中戰局也就不知會發生多少變故,哪里耽擱的起?

最終,寧向岳走後,趙石便率領三萬余兵馬拔營而去,沿漢水日夜行軍,不數日,便於駐扎於漢水之側的李金花所部匯合,兩日之後,將俘獲之漢中亂匪留在金州,大軍隨即拔營過漢水,終是又踏上了利州地界。

此時已是大秦景興三年五月夏,青山疊翠,綠意迎人,一路行來,滿眼都是蜀中景致,但比起往日的利州,卻是少了許多的人煙,一路上,人跡渺渺,田地荒蕪,偶爾碰見幾個村落,也已空盪盪的如同鬼蜮。

也正如趙石所料,利州一路,亂匪幾乎絕跡,而幸存的利州百姓見到大軍,已如驚弓之鳥,大軍還沒到的時候,就都逃了的。

景象雖說凄涼,但趙石卻未有多少憐憫之心,亂匪能在利州一處聚兵二十余萬,起初那些殺官造反,助拜火神教起事的終歸還是利州百姓,不然拜火神教才幾個人?哪里會有二十多萬人馬?

當然,這其中沒有誰對誰錯,此乃國戰,蜀中百姓心向故國也說不出什么錯來,還是那句老話,份屬敵國,沒有無辜一說。

大軍一路行來,卻未碰上什么敵人,到是一些險要之處,百姓聚集,大軍一過,有的當即逃了,有的卻是門戶緊閉,一片的敵意。

大軍到得西縣,這里本是蜀中重鎮,當初不但是漢水大營的糧草囤積之所,更有數萬百姓於此聚居,但是現在,卻是殘垣斷瓦,滿目瘡痍,荒草已經長出不少,進去一探,間或還能發現些死人骸骨,一片焦黑之下,也不知西縣被毀當日死了多少人,若非時日還短,留下許多痕跡,不然這座千年古鎮看上去就好像從來沒存在過一般。

看了這等慘象,不光眾將默然不語,便是趙石也長長嘆了一口氣,就在這廢墟之上,趙石下了一道軍令,派兵四出,紛高各處村縣城鎮,大秦援軍已到,命各處百姓自歸家園,不得有誤,若再有敢手持刀兵,結寨自守者,殺無赦。

眾將皆是不明所以,卻是不知大帥要做什么,不過現在趙石在大軍之中威望越來越高,解了漢中之圍後,更是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眾軍皆以其為軍中砥柱,即便是那幾位京兆殿前司禁軍出來的也收起了多余的心思,就更不用說旁人了,其實換個說法,就是勝仗越打越多,這軍心士氣也就不用再擔心什么,而領軍之人在勝利的光環之下被底下軍兵無限的神化下去,於是,一支令行禁止的勁旅也就自然而然的產生了。

一聲令下,眾將即使心中存疑,卻也都凜然遵命,並無一人多問什么,在這一刻,趙石在軍中的威望也是盡顯無疑。

不過趙石領兵日久,雖說控制欲望強了一些,但對於領兵之道卻也是越來越熟悉,眾將不問,他已經開始解釋。

「蜀道難行,陰雨連綿,這一路急趕,眾軍已然疲憊,再向前去,就是利州城,說不定要廝殺一番,在這里整兵五日,梳理一下地方,也好讓蜀人瞧瞧我大秦兵威。」眾人一聽,都道大帥英明,多少覺得大帥行軍布陣,總是有章有法,該急的時候急,該慢的時候慢,實是讓人心服。

其實趙石這里除了如上所說之外,也有他自己的打算,從金州起兵之時他就已經讓趙飛燕將手下人等都派了出來,此時一個月已經過去,卻是到了看看效果如何的時候了。

。。。。。。。。。。。。。。

綿谷縣西南,背靠松竹嶺,有一處寨子,此處名為成家寨,之所以以寨稱之,主要是因為成家祖上據說也是後蜀開國之臣,後來告老還鄉,回了故里,這位成家先人卻是出身草莽,干的原是無本的買賣。

衣錦還鄉,一門皆貴,後蜀朝廷賞賜眾多,那位先祖卻是豪傑之氣大作,立了這成家寨,說是寨子,其實和小城差不多,有城牆圍著,背靠松竹嶺,也算是成就了一方人物。

成家後代子孫雖然沒先祖那個福氣,能賺個五品以上的官職回來,但在當地也算得上是舉足輕重的望族了,縣太爺到這里上任,先要見的不是衙門中人,而是先要見一見成家老天爺,之後才能平平安安的在這個地方呆下去。

成家子孫繁茂,只這一代就有五子,都是嫡支所出,其他旁支子弟加起來沒有一百也有八十,成家福祿綿延,到得現在這個地步,子孫行事也漸漸張狂了起來,這一代的五個兒子就號稱成門五虎,各個都是橫不能走路都橫著走的角色,綿谷縣之人私下里皆稱之為五霸。

太平時節其實也就罷了,這五人就算再是囂張跋扈,只要不想著謀逆,也惹不出什么滔天大禍來,但方今亂世,五人卻是給成家招惹來了滅門之禍。

秦人來了,成家寨沒事,因為成老天爺還在,將家里惹是生非的幾個愣頭青圈在家中,自己則帶人率先去秦軍軍營勞軍,秦人也無意與鄉中百姓士紳為難,大軍一路並無所犯,就過了綿谷縣。

這里剛將心放下,沒過半載,利州又鬧起了匪患,這回見多識廣的成家老天爺也捉摸不清到底該是如何了,事也湊巧,松竹嶺上就有一伙兒強人,人數不多,只有數十人而已,這些家伙見利州大亂,立馬打著趁火打劫的念頭下了山。

說來也是好笑,這伙強人中到有一半兒是被成家強占了良田,這才被逼上山的,下山第一件事自然是找成家報仇了,這個根本就不用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