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千里江山入戰圖五百八十五章相府(2 / 2)

將血 河邊草 2970 字 2020-11-21

楊感本人驚采絕艷,少年時文名動於朝野,這書房之中的字畫自然也都不是凡品,若是平日,機會難得,於良信自要觀賞一番,但今日聽到那位羽林將軍派人入府的消息,卻是無心於此了,只是滿腦子的胡思亂想,有些不著邊際。

正思緒連篇之際,書房之外腳步聲響,有人已經恭稱老爺,於良信收拾心思,趕緊站起身來,躬身迎候。

門聲一響,楊感已經邁步進來,於良信行禮之余,偷眼看過去,幾日不見,這位當朝首輔好似又憔悴了幾分,不過精神看上去不錯,臉上掛著誰也模仿不來的笑容,讓人一見之下,便能生出幾分親近來,但只要再仔細一瞧,便能從中感到讓人局促的威嚴,這樣一個人,不管是年老,還是年輕,都無多大分別,,天生就仿佛比別人高出一等,讓你在他面前直不起腰來。

「讓誠之久等了。」簡單說了一句,已經緩緩落座,讓人送上果點香茶,屏退下人。。。。。。。

「看這氣色,相爺可是大好了。」

楊感卻是擺擺手,笑著道:「年老體衰,有什么好不好的,來,坐下說話。」

等於良信有些拘謹的坐下,楊感才又笑著道:「聽說前幾日,誠之與府內幾位先生與人聚會論文,結果如何?可有進益?」

於良信挪了挪身子,盡量使自己輕松下來,他雖然是有大報負之人,但畢竟年輕,出身又是平常,在楊感面前,卻是找不到一絲一毫掌控話題的感覺。

不過聽楊感問起此事,卻是知道該說什么,遂笑著道:「那南唐使者文采斐然,成語成章,我等德淺才薄,萬萬不及,若換了是相爺當面,說不定還能挫一挫其銳氣,我等。。。。。。。唉,說來慚愧,卻是給我大秦丟了顏面。」

知道他這里說的都是實情,但楊感卻不以為意,微笑道:「江南之地,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北地之人,在這文字功夫上自要遜色許多,不需妄自菲薄,像這等文章口舌之爭,計較的深了,卻是失了本意。」

於良信也是笑道:「相爺說的不錯,都說文人酸腐,誠之也是讀書之人,但卻知道,若無其他才干,只知整日大義微言,誇誇其談,才襯得上酸腐二字,南人柔弱,且尚空談,魏晉遺風,害人不淺

楊感見面前這個年輕人溫文爾雅,談吐簡練,並無半分氣餒之色,心中暗贊,此人將來前程可以預期,他是知道的,前些時,南唐使者入秦,那南唐使者年紀輕輕,又言乃南唐狀元及第,腹中多有錦綉,為南唐文壇翹楚。

這樣一來,長安城中文人士子便多有不服,前去討教,而於良信等人也是在其中,前幾日一場會問下來,據說那南唐使者侃侃而談,文辭華美犀利,風姿絕世,讓前去眾人弄了個灰頭土臉,便是於良信也為那人擠兌的啞口無言,丟臉之極。

但現在瞅著這個年輕人說起幾日之前的事情來,既無虛詞諱言,又無多少爭勝之心,平平靜靜之間,句句皆切中要害,已多少有些大家之風范了。

楊感暗自點頭,江南雖出人才,但大秦人才更是鼎盛,文章或許不如,但若論起才干來,那南唐使者也就多了一張利口罷了

心里作如是想,嘴里卻不再多說此事,而是話鋒一轉道:「誠之可知今日老夫何事召你前來?」

於良信笑了笑,直接道:「可是與得勝伯那里

楊感微微點了點頭,想起之前所見的那個臉色蒼白,卻風姿特異的年輕人,與於良信兩廂比較,心里沒來由的卻是一陣嫉妒,不過到底是度量非凡,嫉意一閃而過,馬上恢復了平靜。

不過還是嘆了一口,眸光閃動,笑容中多出了幾分寂寥之意,「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領風騷數百年,我大秦後繼有人,老夫這里卻也安心了。」

於良信眉頭一皺,心里卻更加的好奇了幾分,雖說察覺出了老相爺心中那份難以細說的復雜滋味,但還是不由問道:「那陳惜身說了什么?竟讓相爺生此感慨?」

楊感搖頭失笑,到底是老了,權欲之心卻還未去,這些時日借養病之名靜心思索,卻還是左右猶疑,無非就是放不下手中之權罷了,看著這些年輕人如此,自己垂垂老矣,卻還有什么放不下的?

他這些天思慮的無非都是此事,心中自是感慨良多,若是平日無論與何人相談,又怎會如此說話?無非是觸景生情罷了。

看著於良信這么一副模樣,驀然之間,卻是生出些考校之心,道:「誠之,我來問你,若你與那得勝伯趙柱國易地相處,當如何?」

於良信愣了愣,接著對上楊感的灼灼目光,心中一跳,不驚反喜,心中一陣振奮,那位以稚齡從軍,如今卻掃平蜀地,縱橫開闔,立下了不世之功的少年將軍,當如何面對這鮮花著錦,烈火烹油般的局面?

是欲皆功高無兩之勢再進一步,還是為今後計,退而保身,免了功高震主的後患?

他這個時候已經顧不得去想,為何老相爺要問這個了,趙石趙柱國如何,又和老相爺這里有什么干系,只是擰著眉頭苦思良久,這才抬頭緩緩道:「趙將軍功在社稷,為彰其功,朝廷犒賞是免不了的,也不會讓他推辭,進退余地不大。」

「如今陛下英明神武,乾綱獨斷,趙將軍簡在帝心,又有大功於國,這封賞自不必提,但趙將軍年紀。。。。。。。已然如此,若再立殊功,難免有賞無可賞之憂,此乃取禍之道,為人臣者大忌。」

「所以,以誠之愚見,朝廷封賞,為今後計,為子孫計,趙將軍即便不能固辭不受,也當想方設法,韜光隱晦一番才好,畢竟陛下雄武,非是嫉賢妒能,不能容物之人,而今用兵蜀中,未嘗沒有橫掃六合,逐鹿天下之志,將來用兵天下,還能少的了趙將軍這等名將?

趙將軍若也有輔佐明君,匡扶天下之志,便不可為一時之利,而誤將來

他在相府中便有見事極明的名聲,這般就事論事起來,條理清晰,幾乎和南十八的結論是一模一樣,雖說里面少了許多厲害關系,也是因為處事還少,不能面面俱到的緣故,但得出的結果卻也一般無二。

而且在老相爺面前,也沒必要藏著掖著,一些話說的也是犀利,多有忌諱之處,直到說完,這才躬了躬身,「誠之一管之見,有不到之處,還請相爺指點。」

「誠之年紀輕輕,便能有這般見地,不錯,不錯,聽說誠之與兵部右丞徐慶川之子徐晚諳熟,可是有的?」

「不敢瞞相爺,誠之與徐正霞有同窗之誼,相爺的意思是知道老相爺說話向來不會無的放矢,雖然彎轉的有些大,他卻只是順著楊感的口氣問道。

「那此事交予誠之去做便再合適不過了,羽林中郎將費文清年老體弱,已不堪驅策,不日便將求去,羽林軍乃皇帝親軍,當擇大將鎮之你可明白老夫的意思?」

於良信這下可是有些驚到了,愕然良久,也沒回過神來,如此朝廷任免之大事,讓他一個白丁去做?這里面

楊感這里卻是微微一笑,接著道:「無妨,只需去做便是,你知才干老夫深知之,將來必為我大秦棟梁,此事便交予你了,做於不做,你自思之,此中分寸,可要拿捏好了才成唉,過些時日,老夫也將上表請辭,這府中的職位你不做也罷

等到於良信回過神來,卻只看到楊感略有些佝僂的背影姍姍出門而去,於良信慌忙站起身來,想要追上去,卻又定下腳步,臉上神色變幻,就這般立在那里思索良久,這才朝著楊感離去的方向拱手深深一稽,喃喃道:「多謝相爺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