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千里江山入戰圖第五百八十六章宴飲(2 / 2)

將血 河邊草 1987 字 2020-11-21

兩個人剛坐下」就聽到後面的話,一驚之下,又都站了起來,臉色變幻,卻是先驚後喜」其中一個反應快的,馬上深深一躬下去,「多謝東翁提攜。

李清愣在了那里,斷沒想到這話頭怎么就轉到旁人身上去了,在京中日久,又有李承乾耳提面命,他總算明白了,京里的這些豪族門閥,實在非是李家可比」別看自己叔父現在身居高位,為人側目」但此只一人而已,和那些簪纓世家哪里能比?榮寵不衰的永遠是這些根基深厚的門閥大族。

明白了這個,他到是收斂了不少,但張揚慣了的人,要想讓他整日縮著腦袋過活,還不如殺了他合適,一群豪奴被一頓板子拍下去,多數都打發回了延州,剩下的也唯唯諾諾,不敢再陪他出去招搖,而府中那些下人,各個都和木頭似的,看著就讓人來氣,又沒有俏麗的丫鬟妾侍陪伴左右,真真是氣悶不已。

最終,他也老實了些時候,不過私下里卻已打定主意,要離開這見鬼的京師,哪怕回家鄉廝混,也好過在這里悶死。

不過他母親那里卻是來了書信,言辭之間,依然極盡憲愛,但對於他所說的回鄉之事卻是只字未提,還念念叨叨,讓他安心在長安呆著,他叔父那里自有安排。

既然回不去,就等著吧,不過左等右等,也不見叔父給了章程,反而讓府中的先生們輪流教導於他,他這里頑劣慣了,哪里受得了這個?若非一到長安就吃了那么大一個虧,讓他泄了膽氣,他早就對這幾個之乎者也,惹人厭煩的先生拳腳相加了,也不看都是些什么東西,還敢來他面前指手畫腳。

即是如此,心中之郁悶也就可想而知了的。

而今再聽得那趙石立下大功,更是怨恨交加,不可排解,今日宴飲,見叔父興致極高,正好上前試探一下,也好爭取個一官半職,早日離開這見鬼的京師,總好過那趙石回京之後,干看著人家耀武揚威,氣出病來。

不過讓他沒想到的是。。。。。。。。。這是為他人做嫁了?眼見那兩個家伙躬身做謝,李清一口氣堵在心里頭,臉上陣青陣白,真真如吃了蒼蠅般難受。

李承乾可沒想到,自己此舉在一直寵溺有加的侄兒心里就此種下了怨恨的種子,笑著連道了幾聲好,蜀中干里河山,一朝平定,幾乎是一下子憑空便多出了許多職位出來,而且缺的最多的還是各處主官。

那些後蜀降臣能留用的留用,但蜀中初定,一些事情多需後蜀降臣輔助,但多數主官的位妾上卻斷不會任用他們,還需大秦官吏前往,這么一來,吏部面臨的卻是一個讓人無奈的煩惱,官吏不夠。

禮部那里已經決定在明春開科取士,然後還要開一次恩科,以補官吏不足,但那還是明年的事情呢,卻是遠水不解近渴。

於是,有人便出了個主意,京中豪門中的這些幕僚便成了首選。

以李承乾估算,即便如此,能讓蜀中安定下來也需數年不可,要想恢復蜀中元氣,十年二十年都是正常。

不過取得蜀地的好處也將慢慢展現出來,蜀中向來便被稱為帝王基業,而今大秦得之,已走進可攻退可守的局面,再加天府之國的人力物產,不出十年,必然兵精糧足,到時或順江而下,或出潼關,或用兵西北,皆走進退自如。。。。。。。。。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了,自不必提,李承乾對那兩人勉勵了幾句,讓其他幾個幕僚是又羨又妒,即便是那兩個身有官職的親族都有些嫉妒兩人的運氣了,這時機趕的太好,與人為幕的,即便是大家豪門出去的,多數也不過是八九品的小吏,而聽李承乾的意思,這兩人放出去,可能便是值守一地的正堂,估計怎么也該是縣丞,縣令了吧?一躍至此,怎么說才好?

想到蜀地物產豐饒,沃野千里,又是新得之地,正是大展才華之所在,廳內的人心思都熱的和火炭兒相仿,將來自己。。。。。。。。嗯到這個,收起多余的心思,推杯換盞,不一時便將兩個得了甜頭的家伙灌的酪耵大醉。。。。。。。。。

李承乾也喝了不嚴,讓人扶著回來內宅。。。。。。。。。。

到了內宅,洗漱一番,卻是叫人將李清又找了過來,李清本來心中郁悶,已經喝了個半醉,一聽叔父召喚,又來了精神,之前的不快立馬沒了蹤影。

不過到得書房,劈頭蓋臉先迎來了一頓訓斥,卻是因前幾日為細故打斷了一個家仆的腿,又將其趕出府去,做的實在沒有道理,而且太過張揚,與李府名聲有損等等。

李清喝的有些多,火氣也越積越多,不免頂撞了兩句,李承乾揚起巴掌就要打,卻沒舍得下手,緩和下臉色來,著實說了幾句勸勉之言,李承乾哪里想得到,侄兒有如此急切的心思想要離京而去,當不當官都放在其次了,這些話又哪里能說到點子上?

李清這里唯唯諾諾,卻半點沒聽進耳朵里,最終也是不歡而散。。。。。。。。。。。。讓李承乾興致著實低落了幾分。

不過朝中將有變動,他也沒將此事放在心上,之後又將兩個族人叫進內宅書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