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繁華盡處是吾鄉第六百一十四章靈光(2 / 2)

將血 河邊草 1462 字 2020-11-21

上去一人給了一腳,瞅瞅外間的天色,將十幾個軍兵連同李全德在內,全都趕到營門處吹冷風去了,經歷了蜀中戰事,他在軍中威望已不作第二人想,一聲令下,十幾個家伙消失的比受驚了的兔子還快,心里還不住在暗自慶幸,看來大帥今天興致不錯,大家伙竟然沒挨板子,經過這幾年磋磨,在外面站上一夜於他們來說,真就不算什么了。

一夜無話,到了第二天,趙石帶人先在大營里轉了一圈,西山大營修了修了,擴也擴了,但集了一圈之後,趙石還是覺著有些差強人意,一年多沒回來,這里好似又透出幾分破舊的味道了。

趙石自己也感覺到,從戰火紛飛的蜀中回到長安以後,總是有些懶懶的提不起精神的意思,往深里分析一下,許是多少有些戰爭後遺症的緣故在里面,建功立業的心思比以前可是淡的多了,他自己都是這般,手下的軍兵還用說嗎?

再加上一想到今後幾年估計都要在長安度過,能打起精神來才叫怪了,就好像高潮過後的空虛,很難避免的了。。。。。。。。

想到這個,趙石神思有些不屬,心里卻暗自道,該是給自己再找個目標的時候,環視軍營,這里可以說是他起家的地方,初春時節,陽光也多了幾分暖意,這萬物生長的季節,偏偏趙石卻感覺到一股蕭瑟的氣息。

微微皺眉,打起精神,吩咐著旁邊垂頭喪氣的李全德,讓他明日去兵部,報請再次修繕西山大營,就算不能讓西山大營煥然一新,也要讓這里成為京師諸軍的典范。

轉來轉去,卻是來到了承恩湖畔,游面上冰雪初融,反射著陽光就像一面超大的鏡子,耀人眼目。

趙石深吸了一口清新的空氣,終於恢復了幾分興致,眯著眼望向對岸的武學,問起李全德武學現在情形。

李全德在京師呆著,狐朋狗友也是眾多,消息很是靈通,武學現在的情形知之甚詳,撿著些有趣的跟趙石一說,趙石心里卻是搖頭嘆息,當初開辦武學,他從中也沒少出謀劃策,借鑒了許多後世的辦法,到了如今,才不過幾年,卻已敗落至此,說古人目光不夠長遠嗎?還是為時代所局限?不能明白一所學校的重要性,又或是時事本就如此,武學根本沒有生存的土壤?

所有理由都好像似是而非,反正照目前來看,沒了折大將軍的武學,就好像沒了頂粱柱的屋子,塌下來也是理所當然,沒有一點的意外。

趙石臨風而立,出神的瞅著對面那一片屋舍,心里卻已轉開了念頭,既然要在長安呆上幾年,為何不能找些事情來做?飽食終日,蠅營狗芶,終非自己所願,羽林中郎將。。。。。。。

武學。。。。。。。。。羽林軍。。。。。。。

心念電傳間,趙石只覺眼前一片明朗,政事,軍事改草,他都是一知半解,但有一點他卻是確定的很,教育不管在哪個時代,都是一等一的大事。

而這個時代,也許在文事之上有著系統的教育體制,但在軍事教育上,卻還處在一個原始的狀態,沒有誰從下到上受過系統且明確的教育,那些軍兵將校,甚或是那些將軍們,都是從戰陣上殺出來的經驗。

出身好些的,讀過些兵書戰策,能運用到戰陣上的,不過十之二三,就更不用提那些低級的軍官們了,其中多數都是一個大字不識的粗人,像張鋒聚,還是世家子出身,卻也只是粗通文墨,連字都認不全,兵書到是讀過,在戰陣上又能用得上幾分?多數還是靠著父祖耳提面命,卻也比軍中其他人強出太多。

其余不論是杜山虎,還是段瑞,這些寒門出身的,卻都是邊打邊學,靠著一點聰明勁兒,以及悍不畏死的勁頭,這才幸運的脫穎而出。。。。。。。。。

若是今後能在武學上多用些心思。。。。。。。。。

想到這些,趙石嘴角微微翹起,主意已是定了下來。

他卻未曾想到,只是在這承恩湖畔的靈光一閃,鑄就的卻是怎樣一番輝煌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