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繁華盡處是吾鄉第六百五十三章年關(2 / 2)

將血 河邊草 2030 字 2020-11-21

所以想要招到滿意的生員,也就為難的很了。

南十八等幾個在此事上也是意見不一,定不下來,加之幾個人心里都有些狐疑,苦心辦學,這在幾個人想來到沒什么,只是這位的身份。。。。。。。未免讓文人出身的他們都有些哭笑不得。。。。。。覺著不怎么靠譜兒。

直到幫著趙石從無到有,開出了偌大一攤事業出來,才赫然發覺,這國武監。。。。。。說不定真能成就一番留名青史的偉業?

留名青史這幾個字在文人心里那就太強大了,強大的令人根本無法拒絕其誘惑,至於國武監教授的根本不是什么聖人之言,到是在其次了,儒家是正統之學沒錯,但聖人他老人家也沒說兵家就是歪理邪說不是?

所以等到現在,國武監不但搭起了架子,且還有了生員,幾個人也都慢慢上了心,於是,對於國武監第二年生員招募之事,爭論也就激烈了些。

像陳常壽就以為,招收落第士子入學,那是最好,不但省了讀書習字的麻煩,說不定還能教出許多文武全才出來,滿腹經綸,卻有精通兵事,不讓諸葛,周瑜等專美於前,想想都讓人神往不已不是?

而孫文通綳著一張黑臉卻是連連反駁,他雖是文人出身,但切身經歷卻是讓他深恨文人誤國,對陳常壽的提議自然是不屑一顧,卻是覺著國武監,國武監,選些婆婆媽媽,只知拉幫結派,爭權奪利的文人進去,將來定讓國武監之名名存實亡,還是從軍中抽調俊傑充入國武監為上。

李博文呢,這回卻是和起了稀泥,覺著國武監這次招募的生員就不錯,不如先瞅瞅,哪里來的生員出彩些,再行定奪也是不遲。

而照南十八看,則又是另一回事了,他卻是覺著,從世家大族里面招募年輕子弟要好些,這些世家子不但有底子,好教導,且能大壯國武監聲勢,有利於國武監將來,他這就是單從利害關系來考慮了。

反正,四個人四個說法,爭論來爭論去,也沒個定論,其實也不怪這幾位文人中的頂尖人物意見不一,新鮮事物從出現到壯大,總會遇到這樣的情形,沒什么好奇怪的。

既然定不下來,所以最終還是得趙石來拿主意,這非是官場政爭,是地道的實務,讓人撓頭的實務。

南十八那里說的口干舌燥,才將這前前後後的關節都說清楚,趙石聽罷,眯著眼睛想了良久,才咬了咬牙,此事看來還是要落在西北張大將軍身上了,老子這回還就不招讀書人和世家子了,單沖著最能戰的鎮軍過去,由國武監,到鎮軍,慢慢積累名聲,待到有了模樣。。。。。。哼哼。。。。。。。。。。。

他這里正准備著帶人去皇宮,卻是有人來報,香侯府派人送來了年禮。

這是趕著點來的,得勝伯府里幾乎沒有秘密,這個他是清楚的,從立府到現在,府中從上到下,各人來歷之雜就不用說了,最讓外間之人津津樂道的是,得勝伯府還有從金國來的胡姬,再加上青樓名妓一人,那可是讓許多好冶游的長安浪盪兒羨慕到心里的佳話美談。

來歷如此之雜,哪里還有什么秘密能保得住?

從自己剛進得家門,這才不到兩天,香侯府的人就過來了,顯然府中有人去報了信兒,不過也是沒辦法的事情,現在後宅里香侯府的人只見多沒見少,有個風吹草動的,瞞得過他趙石,都不一定能瞞得過香侯府那邊,想想都讓人哭笑不得。

送年禮過來的是陸飄,是香侯府那邊與得勝伯府打交道最多的一個,而且在面見趙石後,還送上了香侯的一封親筆信。

鴻雁傳書,還是一男一女,擱在他處,說不定就是一段佳話,但趙石忍不住就撇嘴,都在長安城內,有事派個人說一聲不就成了,還非要故弄玄虛,還嫌上次鬧的不夠大?占便宜上癮是不是?

打開書信細瞧,看完了,才似笑非笑的道,「香侯到是好眼光。」

這一封書信與之前那幾封自然大不一樣,說話再非那般尖酸刻薄,到是頗為溫婉,還帶著埋怨,埋怨什么?卻是說趙石創立國武監,卻又忘了招呼一聲她香侯府,尤其是聞聽國武監開了個醫官科後,覺著香侯府中不少女子都自小修習醫術,又有人在趙石麾下效力多時,深諳軍旅中事,豈非正是此科良選?

近來又聞,醫官科應者寥寥,只兩人而已,濟得甚事?若能摒棄男女之見,選女子入內,則前嫌盡釋,香侯府自當鼎力助之雲雲。。。。。。。

趙石想了想,略微譏諷了一句,到是痛快的應下了,香侯陸飛翼那女人倔強好強,眼光手段也頗為獨到,偏又很有些女人的小心眼兒,可以說很不好惹,此事無傷大雅,用的好了,對國武監來說,反而頗有益處,到真是個不錯的提議。

不過還沒等他稍微高興一下,那邊的幺蛾子就來了,在陸飄滿臉喜色的代自家香侯道謝後,又左右他顧的聊了幾句,才換上頗有些異樣的目光,神神秘秘,欲言又止的請得勝伯大人屏退左右。

直到一直跟在陸飄身後那裹的嚴嚴實實的女人走出來,掀開斗篷,趙石才眼角,心中隨即暗罵,他娘的,這些女人還沒完了是吧。。。。。。。。。。。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