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繁華盡處是吾鄉第六百九十九章田賦(2 / 2)

將血 河邊草 1536 字 2020-11-21

即為大利於國之舉,何又不能行之於天下?

前朝數百年天下,最鼎盛之時,歲入也不過四五百萬兩白銀罷了,而今大秦只得秦川,蜀中兩處,地不過前朝之一隅,卻歲入已近二百萬兩,那素有富庶之稱的江南若納入手中,歲入又得是多少?

這筆賬景帝心里算過,就不信那些戶部,中書的臣子們心里沒有算過,如此之良政,卻屢屢有人阻撓於其中,又是為何?

這些話景帝不會問出口,因為他自己明白,相信這些新有七竅的臣子們又如何會不明白?

私利,公義,孰大?君王選的自然是後者,只因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大公者,即為皇家之大私也,但這些門閥世家嘛,卻多數要選前者的。。。。。。。

而皇帝陛下這一番不算試探的試探,也讓皇帝陛下徹底明白了,也許,他可以對這些臣子們生殺予奪,也許,可以一言而決國事,但是,一旦觸碰到了這些大族世家的根基,即便是帝王至尊,在這無聲的反對之間,也會顯現出無力和蒼白來的。。。。。。。

當然,他並不知道,後世一位帝王曾在更加惡劣的環境之下,強行推動過國家賦稅上的改革,結果很悲劇,不但留下千古罵名,死後,更是人亡政息,多少苦心皆化為了流水,讓後人磋嘆不已。

他更不知道,一個來自於後世的家伙只是小小扇動了一下翅膀,這事就提前了數百年,將燙手的山芋直接塞到了他的手中。

不過值得慶幸的是,大秦的門閥世家比不得前朝那些千年世家,衣冠之族,更比不得後世經過人南下,女真入關之後,文明傳承屢屢斷絕,風氣大改之下,幾乎各個鑽到錢眼里去的世家大族。

相比之下,如今大秦的門閥世家,簪纓大族,卻要更加的開通,更加的有操守,甚至可以說,他們深有古意,卻又對強國利民,有著更深切的渴望,也更加的有血性。

所以,在此等大事面前,皇帝陛下御口親言,頒行天下之際,所產生的風波遠遠不到威脅天子陛下皇權的地步。

但話說回來,世家大族對於此事之不滿,卻也是實實在在的,原因前面已經說過,這里也不再贅述了,所以,此事雖經皇帝陛下強行推行了下去,但其中之波折,卻也不是一時半會能消停的了的。

比如後宮榮養,從不過問政事的太後娘娘頭一次於此事上規諫於景帝,再比如,從此之後,各地抗稅之事屢禁不絕,有些鬧的厲害的地方,更是變故迭生,又比如,之後對同門下平章事李圃的彈駁猛的便多了起來,其中也不乏李氏一族的族人,弄的同門下平章事李圃頗為的狼狽,連如此重臣都是這般,其他附翼於側的就更別提了,自咸寧四年起,又有多少官員因為此事或流放,或被貶於外方,那就數也數不清了。。。。。。。而推行之中,弊端屢現也就不足為奇了。。。。。。。。。。。。

而景興政革到了此時,也是達到了一個高潮,其後影響大秦朝政更是長達數十載之久,任重而道遠這句話,用在此處,卻是再合適不過了。

這些故事都是後話,此刻暫且不提,等到大秦咸寧四年過去,大秦朝堂上的動盪在皇帝陛下以及幾位重臣的一連串的措置下暫時平息下來的時候,不論是誰,心里都好像松了一口氣下來。

但這口氣好像松的有些早了,還沒出正月,大秦京師長安就又鬧了一件不小的亂子,令得大秦朝廷上下都是出了一身的冷汗,而說起此事來,卻還是跟咸寧四年頒行的分田諸事有著不小的干系,只是令眼睛都緊盯著朝堂政局的大臣們沒有料想的到的是,亂子竟然先是出在這里罷了。。。。。。。。。

(不好意思啊,思路有些亂,下面怎么寫還得琢磨一下,真的不是有意斷更,昨天開了電腦,寫了一些,但最後又都刪掉了,最終也沒動筆寫出一個字來,今天也很勉強,大家寫過書,可能不知道這種感覺,腦子中一片混亂,好像有許多能寫的,又好像什么都沒有,最後想的都有些頭疼了,也沒理出頭緒來,不過可以肯定的是,這一卷快結束了,之後還有些過渡,別說阿草拖戲,必須將所有事都交代清楚,再開新卷,等到了新卷,統一戰爭也就可以開始了,相信那會兒阿草會寫的更好些。。。。。。。)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