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旌旗漫卷不須誇第七百五十五章太原(2 / 2)

將血 河邊草 2527 字 2020-11-21

完顏和尚嘴角了一下,悶聲道:「死了那么多的人,都白死了,早知如此,放秦人過來便是。。。。。。。。。我這又是何苦?可惜了那許多好兒郎。。。。。。。。。」

獨吉思忠皺了皺眉頭,語氣稍重了幾分,顯示出了他的不悅,「兄長不要賭氣,旁人怎么說也就罷了,你我皆為陛下倚重,怎能不理解陛下這番苦心?」

完顏和尚啪的拍了下桌子,胸膛起伏,胳膊傳來一陣鑽心的刺痛,但他這個時候卻毫無所覺一般,不過在獨吉思忠注目之下,他最終沒再說什么出來。

而獨吉思忠還是那般平心靜氣,碰上這么個人,完顏和尚有多少火氣,也發作不出來不是?

「兄長應該知道,這些年朝廷也是舉步維艱,稅賦一年少似一年,國庫日漸空虛,朝廷上下黨爭不斷,貪賄成風,各部大軍,逾六十萬,靡耗日甚一日,陛下雖有振作之意,卻也需時日。。。。。。。。。」

「你我不是旁人,朝中之事紛繁雜亂,若想革除舊弊,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嗎?兄長身經百戰,又曾任兵部尚書,應該比我清楚,仗打了多少年了?花費了多少銀錢?

只要戰端一開,不說花多少銀子,就說這些銀子到得前方將士之手的,又能有多少?各部漢軍加起來,到兵部查一查,足有百萬人馬,但到底有多少是虛報上來的?漢人吃空餉,女真人,契丹人吃的更多,再打,打贏了又能如何?」

「年年加賦,年年加征徭役,百姓困苦的厲害,今歲流民,比往年又多了多少?朝廷到了這個地步,還怎么打?」

說到這里,獨吉思忠幽幽一聲長嘆,眉宇之間的愁色,濃的化不開,完顏和尚多少話,也都被憋在了心里,腦海中浮起四個字,積重難返。

這些事他又如何會不清楚?而這苦果說起來,還是大金開國之初種下的,那時大金年年南下,四處搶掠,國庫看上去豐盈的一塌糊塗,讓人歡欣鼓舞,其實,卻好似無根之水。。。。。。。。。等到想到勤修內政之時,卻已經有些晚了,女真權貴們,搶的最多,也糜爛的最快,各人窮奢極欲,毫無節制,反正什么東西沒了,便到南邊漢人那里去搶去奪便是,容易的很,如此這般,到了現在,大金治下,到處都是窟窿,北邊的人,塔塔爾人,韃靼人等等,都已脫了掌握。

南邊的漢人,卻也不再那么好欺負,南下越來越難,每次都是損兵折將,大敗而歸,搶不來,內里卻又無法無天慣了,到了這個地步。。。。。。。。。唉,完顏和尚心里也是長嘆了一口氣。

他不明白這些嗎?當然明白,但他還是要領兵去打,去拼,也只為了能給大金多爭些時日罷了,而今連打也不能打了嗎?議和。。。。。。。一種屈辱到極點的感覺從心里蔓延開來,讓他心里痛的厲害,卻又痛的是那般的無奈。。。。。。。。。。。

屋中沉默了半晌,完顏和尚才干澀的問,「這和議怎么訂?陛下可有章程?」

「當然。。。。。。。」獨吉思忠微微點頭,目光卻轉向窗外,「秦人只要退兵,我大金。。。。。。。。。可納歲貢。。。。。。。」

完顏和尚腦袋上的大筋已經綳了起來,這就是要稱臣了,這是他做夢也不願聽到的話,今日卻真真的聽了個明白,若非眼前這位是獨吉思忠,他准是一巴掌過去再說。

「我大金立國百年,從未向人低下過頭。。。。。。。。」完顏和尚狠狠攥著拳頭,幾乎一個字一個字的道。

獨吉思忠搖頭,「兄長鐵骨錚錚,也從未向人低頭屈膝過,但漢人有句話說的好,君子報仇十年不晚。。。。。。。。這忍辱負重之事,陛下做得,獨吉思忠也做得的,兄長只需記得今日之辱便罷。」

完顏和尚喘息聲越加粗重,眼中好似有火焰在燃燒,「何不聯結周人攻秦?糧草輜重,也可向周人討要。。。。。。。」

獨吉思忠苦笑,完顏和尚之倔強堅韌他是曉得的,但在此事上,卻還嫌看不開,剛才已經說的很明白了,大金帶甲百萬,聽起來威風,但。。。。。。。。不說旁的,就是西京,太原人馬,便有數十萬之多,這些年來,每年只軍餉,便近百萬兩銀子,何況還有其他靡費,近些年,朝廷國庫日漸空虛,也只是勉力支撐罷了,可以這樣說,西京,或太原兵馬一動,便又是錢糧無數。

即便勝了又如何?

「思忠於兄長算一算,大軍征伐,所耗幾何?而予之秦人歲貢,又有幾何?」說到這兒,獨吉思忠站起身來,在屋中踱了幾步,接著道:「聯周攻秦,也無不可,但說起來,便是勝了,也與敗無異,周人懼我,尤甚於秦,之後必生反復,而秦人看似敗了,卻可與西夏盟好,共對我大金,加之。。。。。。。。。。那成吉思汗桀驁不馴。。。。。。。。三面受敵,雖勝猶敗啊。。。。。。。。。」

完顏和尚慢慢垂下頭,嘴角隱有血絲浸出,一瞬間,這位征戰半生的金國大將便好似老了許多,但隨即,他還是倔強的抬頭,「即是如此,我也沒什么話說,但以現下看,秦人未必有和議之心,卻還是得打上一仗吧?」

獨吉思忠眸光波動,隱有贊賞欽佩之意,「沒錯,以戰促和,陛下也是此意。。。。。。。。。。」

獨吉思忠笑了笑,接著道:「說起來慚愧,此次奉旨而來,思忠便是議和正使,卻也兼有太原兵馬巡閱使之責。。。。。。。。。。不過戰事之上,還得兄長布置,小弟從旁參贊,你我合力,當要讓秦人知曉,我大金不可輕辱。。。。。。。。。」

完顏和尚精神一振,再不願提和議半個字了,他知道,別看獨吉思忠說的輕描淡寫,但和議一旦提起,肯定不會就那么一點,而主動求和,秦人那里,怎會輕易放過?定會百般刁難,其中之屈辱,完顏和尚只要想想,就覺得自己快要瘋了的。。。。。。。。。

瞅著完顏和尚神色,獨吉思忠也明智的轉開了話題,「兄長可是已經有了破敵之策,不妨說來,讓小弟參詳一二。。。。。。。。。」

拋開雜念,完顏和尚斟酌了一下,沉聲道:「好,不瞞你說,漢人中的英雄,確實不好對付。。。。。。。。」

「有兄長在,任其有通天之能,也討不得好去。」

完顏和尚擺手,搖頭道:「不是說笑,汾州之敗,敗的不冤,那趙石趙柱國領兵有方,觀其進退,皆法度森嚴,實乃勁敵,馬虎不得。

「趙石此人,狡詐異常,用兵奇詭,往往出人意料之外,不過得了汾州,卻有了進退不能之勢,若能盡起大兵,火速進軍,定可困其於汾州城內,便是他有通天之能,也是插翅難飛。。。。。。。

但有利有弊,此人善用騎軍,往往我未動,他已知我動向,所以敗其不難,困其卻是不易,一旦此人知機後撤,與我大軍在河中糾纏,則戰事綿延拖沓,反而不利於我。」

獨吉思忠聽的頻頻點頭,這位兄長,於軍略之上,確是大金難得一見的良將,可惜,大勢如此,竟要去打這樣一場已經注定了結果的戰事。。。。。。。。

只聽完顏和尚繼續道:「所以,我便想,何不引其北來?趙石此人,野心極大,善攻敵之疏漏,隱借大勢,每每皆能奏功,而觀其用兵,也偏於弄險,只要示其以弱,多數能引其北來,到時決於太原,定大破其於太原城下。。。。。。。。。」

(五千字,求支持,再次感謝書友,阿草看了看,又是許多的評價票,不知說什么好了,幾天下來,評價已經上升了五六點了,呵呵,兩個字,高興,大家再接再勵,別怕阿草吃不消。。。。。。。。。。這個星期有推薦,反而更新有些不給力了,阿草也郁悶著呢,看看這兩天能再多更些。。。。。。。。。)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