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旌旗漫卷不須誇第七百五十六章施政(2 / 2)

將血 河邊草 2934 字 2020-11-21

「據聞」那些投炮」乃國武監秘制」發百十斤巨石」如同兒戲』竟可遠達八九百步之外」實駭人聽聞」大軍中投炮與之相比……」折匯搖頭」意思再明顯不過。

張培賢抿著嘴唇』沉默良久」才恨恨一拍桌案」道:「如此利器」怎不予我大軍」不然口……」

折匯緩緩搖頭」他心里早有猜側」這些投炮如此犀利」怕是早就造出來了」但……未經過戰陣演練」兵部那些人……口……有顧忌」要不就是」工藝繁復」還無法用於大軍征戰……所以」才便宜了猛虎武勝軍」畢竟人家是京軍」近水樓台先得月嘛。

張培賢站起身來」在廳中快速的踱了幾步」可以看得出」他心中焦躁異常」「沒有捷報」沒有俘獲送歸……」

折匯插言」「太子殿下已北上數日不日便歸。」

張培賢嗯了一聲」但又搖了搖頭」「三月初的戰事」捷報至今未到遣關趙柱國又不能未上先知」怎么會想到借殿下之手傳捷?不會」不會。」

折匯點頭」廳中靜了下來」半晌」兩人對視了一眼優然之間」都是精神一振。

張培賢轉回主座」坐了下來」「看來」趙柱國還有些分寸。」

折匯笑了笑沒說什么」心中卻輕松了許多」若是捷報到了潢關」兩人還真不知如何收拾了就算兩人能沉得住氣」麾下將領們做如何想法」不問也能知道」到時軍心浮動」兩人想壓也難」所以張培賢說的沒錯就此事來說趙石確是做的不錯。

想了想」折匯笑道:「趙柱國陣肅殺俘」也不知殺了幾個?」

這話沒頭沒腦但張培賢愣了愣」接著目光卻是一凝」折匯話里的意思他明白了」無非是投桃報李而已」遂點頭道:「趙柱國殺伐決斷」非是我輩能比」也不稀奇」當年東征」他的手便沒軟過。」

頓了頓」張培賢話//萬書社文字版最新最快//鋒一轉」道:「河中之事」真是讓人憂心啊……」

這回折匯沒接話」河中戰事到了這個地步」便是他們兩人久經戰陣」皆是沙場宿將」也都不好猜側結果如何了」若非親眼所見」誰能知道金人到底虛弱到了何等地步?

若說一個多月」便將大半河中都丟了」還能說走出其不意的結果」那開春就又丟了紛州重鎮」就不能不讓人懷疑金人到底糜爛到什么模樣了」與十年前相比」實在難以想象」金人治下現在到底是個什么樣子?

想到這個」兩人不由自主的」心里都升起一絲羨慕出來」而張培賢這始作俑者更是嘆息了一聲」暗道」趙石趙柱國」還真是好運氣啊。

最終」張培賢道:「擔憂也是無用」等殿下歸來」便知就里」為大局計」此事你知我知」萬不可傳之於人……

折匯點頭道:「末將理會得」只是趙柱國……偏於行險興超望大帥……」蛔這也正是張培賢頭疼的地方」但身為大軍主帥」一些話不好出。」只點頭道:「這個不用多說」本帥自有計較。」

折匯也不再多言」兩人之後談了些軍務」折匯便告辭出去」張培賢送一段」望著折匯的背影」輕畢了一聲」本是滿腔的豪情壯志」奈何」卻總有人來添堵』這世間事啊」真是不知從何說起了……口……

四月間」春風送暖」北地山河」終於又煥發出了生機。

紛州左近」連營遍地」旌旗招展之下」人喊馬嘶」響徹天際。

趙石率一眾將領登上紛州南城城頭」送走了未子李全壽」紛州總算是平靜了下來。

河中新軍」陸續從解州北來」現下」紛州堪戰之兵」已經有八萬余眾」隨著時日拖延」還將有兵卒陸續而來」但這並不能使趙石放松分毫。

除了加緊操練人馬以外」他還派人去呂梁山」招撫呂梁群匪」呂梁山」就是土匪窩」這個當年他是親身所歷』呂梁悍匪」雖說在他看來」不怎么成氣候」但卻多有青壯」而且其中不乏武藝精熟的家伙」若能召些下來」卻也聊勝於無。

尤其是呂梁悍匪多與北地胡人交易往來」若能從那里知道些太原以北的狀況」就更好了」還有就是鞋靶人」前此年生了內亂」現在也不知情形如何」也不知能不能用些手段?

也是逼於無奈」不然盜匪之流」卻是他掌控河中第一個要剿除的時象的。

其實」紛州雖然漸漸平靜了下來」但戰事卻並未就此結束」從祁縣」到太古」再到榆次」偵騎往來」與金人的斥候糾纏其間」幾乎每天皆有碰觸。

讓趙石稍微安心的是」太原沒多大動靜」而他也無意北上太原」情形就這么僵持住了」但山雨欲來之勢卻讓人//萬書社文字版最新最快//很是壓抑。

河中談不上什么治理」最多也就能算維持原貌罷了」任用的多數還是金人官吏」好在」一番經典的典論戰下來」大泰卻是漸漸得了河中民心。

其實手段也很粗暴」河中豪強在這個冬天被打壓了不少」大量的田地被分於寒苦百姓」這就是所謂的打土豪分田地」是貧苦百姓最歡迎的事情。

但歷史早有明證』這種法子後遺症很多」也很粗暴」即便有所甄別」也難以盡善盡美」不過確實讓河中百姓歡欣鼓舞」卻也讓不少地方豪族惶惶不可終日。

這不是趙石下的令」而是南十八」別文通兩位無師自通」做下的事情」報到趙石案上的時候」趙石稍一猶豫」便寫了個可字」都說打天下易」治天下難」也確實是有道理的」像他這樣的人」領兵打仗是沒話說」但要說治理百姓」他心里是有無數的點子」但用出來的話」恐怕只能讓天下大亂而已」而他自己」也有自知之明」並不在這個上面時南十八兩人指手畫腳」他看重的」只是大軍糧草無憂便成」其他的」任兩人折騰便是。

而開春時節」那兩位便有了動作」兩人開始卯足力氣」施政於河中府縣」而土地」永遠都是施政的重點」兩人找了些金人官吏」先便開始厘定良田」地方豪族」凡與金人有牽連的」有的抄家滅族」有的處以重罰。

兩人不怕河中再亂」因為河中已經夠亂」只要手里有兵」便不怕這些地方豪族不低頭」所以」自三月紛州之戰結束後」量取河中田畝事便如火如荼的開展了起來」在剿滅了兩處冥頑不靈的地方大族之後」其余地方豪族便都無奈的低下了頭顱」反正女真人在時候」他們也是如此」不差泰人這一回。

而南十八兩人都是心有錦綉之人」也不會做的太過」真的激起什么民亂來」名正言順的借。」軟硬兼施的手段」//萬書社文字版最新最快//一番措置下來」在量定田畝上」終於磕磕伴伴的走上了正途」略嫌粗暴的將大泰八分田畝制推行了開來。

這是趙石絕沒有想到的」也是許多人做夢也預料不到的」致使之後十年間」河中稅賦為大泰北地之冠」推根及源」便是這會兒南十八兩人打下的基礎了。

不過現下嘛」明面上的好處只有一個」那就是雖然倉促」但卻趕上了春耕」許多貧寒百姓都有了地種」可以說」只要今歲風調雨順」別說大軍糧草」便是河洛戰事」估摸著也不用再從關內運了。

也因為如此」民心也越加安定了下來」吃了虧的地方大族」卻也從中得了甜頭」那就是可以派遣族中子弟入泰」或科舉」或行商」或可直接在河中從軍」入大將軍麾下效力」有些在地方上頗有德望的」更可舉薦族中俊彥到解州」再拿著大將軍親自簽下的文書」往長安國武監求學。

這個可不得了」這可是通天捷徑」有的地方大族心動不已之下」留下故土難離的族人」卻是舉族入泰」根本不打算在河中呆了」這可不是一家兩家」據載』自大泰咸寧七年初起」陸續遷入大泰的河中大族」足有數百戶之多。

而後十數年間」這些大族或於京兆」或於京東」或於京西」蜀中等處」生根發芽」多有出仕於大泰朝廷的」皆言自己河中某某人士」後來更是結成赫赫有名的晉//萬書社文字版最新最快//黨」議政論政」舉足輕重」卻非是當下所有人可以逆料的到的了。

當然」戰事未靖」民心再是安定也安定不到哪里去」而關於胡漢之別種種傳言」卻隨著春天的到來」漸漸向金國腹地擴散了開來……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