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旌旗漫卷不須誇第七百五十七章獻計(2 / 2)

將血 河邊草 3013 字 2020-11-21

「有什么打算?只能靜觀其變,怎么?你們兩個有什么好辦法不成?」趙石反問。

杜山虎不說話了,張鋒聚接過話頭「大哥,不如讓我帶人打祁縣,探一下金人的動靜。」

趙石瞅了瞅他們兩個,能夠明顯感覺到兩個人埋在心里的憂慮,還就是他們兩個,其他人就算擔憂,在他面前也不敢說什么出來。

不過他還是搖了搖頭道:「時機不對。」

杜山虎沉吟了一下,道:「雖然時機有些不妥,但未雨綢繆,也應先堅壁清野。。。。。。。」

趙石笑了笑「堅壁清野?那是應對遠來之敵的,汾州離太原才多遠?堅壁清野又有什么用?再者說了,現在河中糧價你們知道嗎?能熬到秋收就不錯不錯了,祁縣百姓,你是遷過來還是都趕走?」

「是,用兵不能太過心慈手軟,我也想驅趕百姓,讓金人頭疼去,但仔細一想,咱們打著王師的旗號,名聲已經立了起來一旦鼻了就無法挽回,失大於得,就是虧本買賣,如果想謀個長遠,就不能殘民以逞,你們都領兵多年,能不明白這個道理?說吧,到底想跟我說什么?」

兩人訕訕而笑隨後張鋒聚才腆著臉道:「大哥英明,我和老杜商量了一下,覺著這么等下去,實在不是個辦法,不如。。。。。。

。引金兵南來與之戰於汾州城下。。。。。。」

杜山虎接過話頭「金兵不動,定有緣由,我和老張猜了猜,無外乎幾條罷了,一個金兵糧草不濟,根本不敢動兵,金國的官兒咱們也見了不少了差不多都那個視財如命的德性,不定啊太原那里,倒買倒賣軍糧轆重,上下其手的就大有人在,大軍沒了糧草,還怎么打仗?」

「再有一個,就是金人朝堂出了岔子,不定就在為和戰兩事頭疼呢,說不准還牽涉到了軍中大將。。。。。。」

「最靠譜的,應該就是。。。。。。。。。。西夏人終於要出兵了,這個時候,金人哪里還敢輕易調兵南來?」

杜山虎目光灼灼,條理很是清晰「也只有這么幾條,而任拿出一條來,都不宜動兵,不然的話,河中都丟了,任誰都坐不住,怎么會像如今這般?」

張鋒聚附和「雖只是猜測,但任哪一條被咱們說中了,金人都不敢動兵南來,一動,就是禍患無窮,不如。。。。。。」

「出兵上黨。」杜山虎說的斬釘截鐵「過祁縣,入上黨,將上黨攪個天翻地覆……哼,我就不信,經上黨可取路入河北,金人可有膽量放咱們過去?到時太原兵馬必動。。。。。。。」

「幽燕所在,金人之根本,未經戰事已有些年頭了,河中丟得起,上黨也可不要,但金人絕不敢放咱們一兵一卒入河北。。。。。。

。。

這一下,趙石真的是心動了,最好的防守,便是進攻,牽著對方鼻子走,皺著眉頭陷入了沉思,杜山虎兩人對視一眼,也不再說話,這又是一招險棋,一旦猜錯了,金人根本沒有什么後顧之憂,那么,大軍主力如何先不去說他,入上黨這一部偏師,卻算是陷入了絕地,後路被斷之下,很可能便會全軍覆沒。

不知不覺間,一行人已經來到了趙石駐蹕所在,原金人鎮守使府門前。

張鋒聚咬了咬牙「大哥,佩官只需五千人馬,為大哥去取上黨。」

杜山虎嘿嘿一笑,爭道:「大帥,他不成,想當年,老杜隨張將軍兵敗於慶陽城下,卻還是帶著一眾弟兄殺出來了,不怕說句大話,這樣的重任,除了老杜,沒人能擔得起來。。。。。。。。。。

。。

張鋒聚嗤之以鼻「那是你命大,殿前司禁軍?哼,一萬人也不抵我麾下兒郎一千。」

杜山虎冷笑「只要有我杜猛林在,不管多少人,都足夠縱橫天下,當年你比不過老子,現在也不成。。。。。。。」

「好了。」趙石不耐鼻的擺手,讓兩人悻悻的住了。。

「沒什么好吵的。。。。。。。。。。咱們出生入死過來的手足兄弟,有什么值得好爭的,好搶的。。。。。。。。。

嗯,這事也不急在一時,讓我好好思量一下,再等等,你們兩個也回去好好想想,多少凶險,咱們都走過來了,別把命丟在這里。。。。

。。

「都說將軍百戰死,但咱們這些人,都已功成名就,多少榮華富貴,等著咱們呢,犯不著意氣用事。。。。。

。。。。。且金人到底是怎么想的,你們猜的不作數,此時分兵,便是不智。。。。。。。。容後再議吧。」

杜山虎兩人互相瞅瞅,都有些不甘,兩人心里也是腹誹,眼前這位,可謂是行險的祖宗,哪一次征戰,多數都是以弱勝強,不行險,那些赫赫戰功是怎么來的?到如今卻拿這話來教訓他們,讓人怎能心服?

還是張鋒聚心直口快「大哥,你可要記著,這主意是咱們出的,一旦揮兵上黨,絕對不能便宜了你手下那些小子,不然的話,我可不服。。。。。。。。」

這回,杜山虎也不爭了,猛點腦袋,又重新和張鋒聚站在了一起,這兩位的交情,和旁人還真就不一樣荊艮了。

趙石沒好氣的搖頭,不得不許諾道:「別廢話了,回去約束兵卒,這個夏天就能見分曉,到時便宜不了旁人,就怕你們兩個麾下的將校不爭氣,呆懶了骨頭。。。。。。。。。」

張鋒聚諂媚的笑「怎么會,大哥的練兵之法,我已得了精髓,一定勤練不綴,不給大哥丟臉。」

杜山虎習慣性的撇了撇嘴「說你不成就是不成,帶兵打仗,最重要的還是一股氣勢,士氣有了,誰來了都不怕,學著點吧,1小子,這行伍上的事情啊,你還差的遠呢。」

「呸,學你們殿前司禁軍被人追著逃命嗎?趕緊回去好好算計算計吧,別像王佩似的,灰溜溜被人趕回去才真是的。」

將兩個煩人的家伙趕走,趙石進到府中,心里真像是開了個天窗,左思右想之下,怎么也覺著此計可行的很,冒險的因子在身體中蠢蠢欲動,但最終還是被他克制了下來,敵情不明,還是慎重些的好。。

。。。。。。。

要知道,金人大軍未動,也許是內里出了什么事情,也許。。。

。。。。。便是誘敵之計,雖然金人數十萬重兵擺在那里,卻還要行誘敵之計,可能性很小,但誰說得上呢?而真要是那樣的話,自己卻分兵出去,就純粹是找死了。

其實,最佳的動兵時機,還是今年秋後,不論勝敗,冬天都將是最重要的緩兵之機。。。。。。。。。

想著想著,便也心安了下來,河中在手,金人不急,他這里著的哪門子急?時日越久,對秦軍來說,也越有利,靠著便是,兵行險招的事兒,卻只有待得情勢再明晰一些,才能出手,不然的話,豈不成了笑話?

。。。。。。。。。。。。。。。。。。。。。

。。。。。。。。。。。。。

四月匆匆而過,到了咸寧七年五月間,讓後周群臣沒有想到的是,受到「重創」只能固守潼關的秦軍,十余萬人馬自潼關傾巢而出,一路由大將折匯率領,直驅東南,沿洛水而上」一路則由大將軍張培賢率領,猛撲函谷關,幾乎與去歲一般無二,來勢卻只有更凶更猛,而這一次,後周卻已經沒了大將孟珙坐鎮洛陽,調度兵馬。

平靜了短短半載,中原烽煙再起,至於最終鹿死誰手,卻還要看對弈之人的實力決心以及膽量如何,不過,大秦咸寧七年,注定將是風起雲涌的一年。。。。。。。。。。

(昨天狂風暴雨加停電,天災,不關阿草的事兒,阿草早晨出去,大風刮的連雨傘都打不住,只能沖出去打的,出路口的短短幾分鍾,把阿草就澆的和落湯雞似的,渾身都濕了,現在天氣真的很反常,不是世界末日真的要到了吧?

再加提醒各位書友,1小心毒膠囊,還有地溝油,嗯,還有毒大米,毒豆芽什么的,聽說可口可樂里也有致癌物質,不知是真是假,雞蛋也有假的,外加蘇丹紅染色,餿頭里放洗衣粉,呵呵,最好什么都不吃,什么都不喝,那樣最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