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旌旗漫卷不須誇第七百六十七章燒糧(2 / 2)

將血 河邊草 3539 字 2020-11-21

「沒錯。」蔫狼很有氣勢的揮了揮手,「大軍未動,糧草先行,沒了糧草,金狗還打個什么仗?馬廄。。。。。。。也去探探,我估摸著,里面的馬不會太多了,畢竟要打起來了,馬要是還在那里,還打個屁啊?所以,最要緊的,還是這幾處糧倉。。。。。。。。」

「嗯,老哥說的有道理。。。。。。。。」黑小子點頭,指著城東一處道:「這里是太原最大一處糧倉,一直由虎衛軍看著,咱們人手太少,不去碰它,就這里了。。。。。。。」

蔫狼順著他的手指看去,贊賞的點頭,「西邊的這兩處糧倉,糧秣軍械也是不少,燒了它,咱們就能趁亂出城,城內起了大火,大帥那里若是退兵,也能輕易一些,咱們就算有交代了,你們說呢?」

圍在一處的年輕人們互相看了看,不覺同時點頭。

黑小子站起身來,「宜早不宜遲,我親自去探探西邊,小五兒,你再辛苦一趟,帶兩個兄弟去瞅瞅這兩處馬廄。。。。。。。。。」

頓了一頓,他們這些人,不用怎么激勵士氣,什么時候該干什么,就像天上打雷,地上流水般自然,但這個時候,黑小子還是覺著應該說些什么。

「兄弟們,咱們一路上沒少殺了金狗,但那都是小打小鬧,回去便是說給人聽,也沒什么大意思,這遭不一樣,這里是哪里,這里是他娘的太原城,城里十幾萬金狗,咱們要是能在金狗的老巢里點上一把火,榮華富貴先不提,大帥虧待不了咱們,就說回去了,估計即便是十幾年,二十年後,咱們老了,記起這一遭來,也能覺著自己沒白活,你們說是不是?」

「放心吧,咱們理會得。」

年輕人們紛紛應和,熱血開始上頭,這些可以說是軍中翹楚的年輕人,多數已經有了將生死拋之於度外的覺悟。

蔫狼開口,「今晚,就在今晚,趁著城內有些亂,咱們娘的,放火之後,大家往城北走,出不出得去太原城,就看老天爺了。」

年輕人們點頭,沒人多說什么,誰都明白,一旦火起,若不能趁亂出城,多數就得被金人搜出來,下場不問可知。

黑小子嘴唇抿出一道堅毅的弧線,心里卻在可惜,要是這次人來的多些,非得。。。。。。。能將太原城鬧個天翻地覆?

天色將暮之時,探查的人陸續回到廢園之中,一如蔫狼所料,外面大軍調撥,有些亂,正是行事的好時機。

破釜沉舟,卻也不能失了謹慎,等到天色黑下來,十幾個人,分成兩隊,劉啟升,蔫狼各帶一隊,瞧瞧翻出廢園,往城西方向潛了過去。

其實,太原城內糧倉在唐時皆位於太原城外,這些官倉中的糧草除了供給太原城百姓之外,其余全為軍用,實際上,其中一多半,皆為太原駐軍軍屯,而唐時朔方軍的糧草輸運,也有很大一部分要在太原大倉中調撥。

而到得唐末,契丹人南下,占據太原,這里也是北地糧草重鎮,經過屢次擴建,太原城外城更形闊大,因遼人殘暴,漢人義軍此起彼伏,一些糧倉漸漸歸於城內,到得金人西進,圍太原,太原外圍的糧倉在金人鐵騎之下,被摧毀殆盡。

而到女真立國,以大同為西京,太原糧秣聚集的壓力也被大同分擔了出去,糧草少了,城外大倉也就沒必要重建,於是,太原城糧草也就轉到了城內大倉存儲。

實際上,劉啟升等人探聽的情形還是略有不明,城東大倉之糧草,才為軍用,城西糧草,皆為府倉,一部分供給城內百姓,一部分則為歷年存留,只有四分之一左右,則為太原左近幾支漢軍的軍糧。

另一個意外便是,城西糧倉的糧草並不多,按理說,城西糧倉中的糧草應該比東城糧倉多出不少,但實際上,漢軍各部吃空餉的太多,加之官吏貪墨,倒賣糧食,等等齷齪門道,所以城西兩處大倉的糧食,也只剩下三分之二不到,很有一些糧倉中是空的,而陳米更是占了其中半數,這里面的門道不用細數,金國到現在,處處的窟窿,這也只不過是金國官場的一個縮影罷了,連完顏和尚,獨吉思忠這樣勵精圖治的金國重臣,對這樣的情形也是無可奈何,只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罷了,就遑論其他人等了。

真要牽扯起來,不論太原,還是西京大同,甚或是上京,一大批的金國官吏都得掉了腦袋,要不怎么說積重難返呢?就是這么個意思了。。。。。。。不然,獨吉思忠何至於千里迢迢專來太原,阻完顏和尚出兵?為的哪般,還不是為了大軍一動,糧草就可能跟不上,只因這不是太原一處的問題,金國各處官倉,皆是如此,太原這里還算好的,擱在別處,很可能糧倉中報說的糧食,根本就沒有,糧倉都是空的。

只此一事,金國之腐朽就已可見一斑了的。。。。。。。。。

而劉啟升等人到了太原才多少日子?自然不會知道這些,不過就算知曉,到了這個時候,也不會再改了主意。

不說這個,單說黑小子帶著七個人,一路有驚無險,直到深夜,才潛到了西城一處大倉所在,再等一會兒,蔫狼帶著人也到了。

一群人藏在暗處,往大倉方向觀瞧,這里人真的不少,燈火通明間,來來往往運送糧草的人不算太多,卻也絕對不能說少。

大戰在即,各部糧草調撥一直都在進行,尤其是今晚,大軍出城,各部請調糧草的,更是繁忙。

不過話說回來了,人多是多,但也確實夠亂,人喊馬嘶之間,軍兵,民夫混成一團,沸沸揚揚,直若鬧市一般。

「混進去容易,怎么把糧倉都點了有些難。。。。。。。」

「嗯,像這樣的大倉,燒起來太容易了,不過一旦走水,救火的家伙什准備的肯定也不會少,所以這火頭一定要多,讓他們照顧不過來,只要真個燒起來,神仙來了也只有干瞪眼的份兒。」

「說的不錯,老哥,你看咱們是分頭行事,還是在一塊兒,點了這處,再奔下一處?」

「還是分頭行事吧,火一旦燒起來,金狗必有防范,下一處怕就沒那么容易了,分頭行事好些。」

「成,那我帶人去下一處,定好了,大約一個時辰之後,咱們同時動手,我看之後咱們也不用會合了,立即帶人去城北,能不能出去,各安天命,你看這么著可成?」

「好,小子保重,咱們過些時候再見。」

劉啟升抱拳,「老哥也要珍重,這一趟若能出去,咱們就是過命的交情。。。。。。」

蔫狼重重點頭,「到時老哥定要請幾位兄弟痛飲一番。」

兩撥人分開,蔫狼這里又耐著性子等了有一會兒,這才一揮手,一條條黑影從陰暗處摸了過去。

這里的守卒本就已經忙的昏頭轉向,又值深夜,值守軍兵都在打著瞌睡,誰也沒有想到,會有人在太原城內縱火。

黑暗之中,一條條黑影如入無人之境般進了來,悄無聲息的放倒幾個守卒,換了衣服,舉著火把,大搖大擺的巡視各個倉房,火油之類的東西在這個地方不好找,但架不住干草多啊。i

夜晚之間,七八個人在混亂的大倉左右忙碌著,沒人發覺,沒個倉房陰暗之處,都被放上了一堆堆的干草。

直到第一縷火苗著起來,有人撕心裂肺的大喊,「走水了。。。。。。。。」

整個大倉,瞬息間便靜了一靜,接著便是混亂,二十多處火頭,接連燒起,本來便已入冬,天干物燥的時節,借著凜冽的寒風,火頭越燒越大,風借火勢,火借風勢,不一時,火頭便已連成一片,再充足的准備,面對這許多火頭,也只有徒呼奈何的份兒了。。。。。。。。。。。

而半晌過後,從這里望去,靠北的大倉紅彤彤一片,火頭也著了起來。。。。。。。。

從天空望去,整個太原西城,濃煙滾滾,通紅的火舌不時竄起,展示著自己傲然的身姿,將所有遇到的東西,都納入自己的懷抱。

火光映照之下,人如螻蟻,分散奔逃,再過半個多時辰,太原上空,已經被濃煙所籠罩,不論城內城外,所有人都驚駭的瞅著變得通紅的天空,以及那一發不可收拾的火頭兒。

開始時,所有城內望見這等駭火的軍兵將校都是一個念頭,趕緊救火,但隨後,將軍們卻已經醒悟了過來,一邊急令人傳報上官,一邊安撫軍心,謹守城池,防秦軍趁機攻城,而這么一來,大火更是一發不可收,直到第二日晚間,兩個大倉燒無可燒之際,火頭才漸漸弱了下來。。。。。。。。。。。

是夜,太原大火,數十萬石糧草,付之一炬,大火著的太過突然,守倉軍兵,以及各部拉糧的軍兵將校還有征發之丁壯,死於大火者,不計其數。。。。。。。。。。。。

更可怕的是,死傷到在其次,陽曲,太原兩場大火兒,可謂是燒的金人焦頭爛額,大軍糧草捉襟見肘,不久之後,太原十數萬百姓之家,也鬧起了糧荒。

太原城這一場大火,也趁勢點燃了太原城下的戰火,讓遲遲未曾正面交鋒的兩軍,終於開始了真正的較量,決戰提前到來。。。。。。。。。

而這個時候,無論秦軍,還是金兵,都未曾真個准備妥當,這場預料之外的大火,讓兩軍主帥都是措手不及,奈何,兩軍主帥又都是決斷非常之人,於是乎,一場堪稱慘烈的大戰在這個冬天,在太原堅城之下,就此拉開了帷幕。。。。。。。。。。。。。。。。。

(七千字,算是大章節,求,求推薦,求訂閱,又一次高潮終於到了,雖然很快就會過去,但照有些書友的話來說,戰爭場面總是讓人熱血沸騰,不怕這樣的場面少,就怕沒有,阿草的血液同樣的燃燒,寫起來應該會很順,敬請大家支持。

最近阿草又有些懶了,總覺著有些累,不過大家請放心,這個月更新十多萬字還是可以的,讓阿草有些奇怪的是,阿草越是努力更新,推薦反而越來越少了,大上個月吧,阿草斷更了不少天,卻有大推薦支持著,收入反而看上去比上個月還要多,真是讓人無語了,這么下去,阿草真的有些動力不足啊,呵呵。。。。。。。。。。

順便向鬧書荒的朋友推薦一本不錯的書,端午正陽寫的舵爺,寫的真不錯,阿草不是托,大家去瞅瞅就知道了,雖然寫的還少,要養養再說,但阿草可以這么說,比排名頭幾位的書,一點都不差,誠心推薦,不要錯過啊。。。。。。。。)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