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卷張弓北望射天狼第九百零三章北進(求月票)(2 / 2)

將血 河邊草 1517 字 2020-11-21

偏偏大將軍趙石在太原府周圍府縣的名聲很不錯,有些人家還為大將軍趙石建了生祠,日日拜祭,不過你若進到太原城中,提到大將軍趙石的名字,各個皆是如見妖魔,掉頭便走者有之,避之不及者有之,兩股戰戰的更多,顯然,對於太原城中百姓來說,大將軍趙石的名字在他們心里有著另一番理解的。

將地方上梳理了一次,保證了大軍後顧無憂,大軍也已休整完畢,將受傷將士留在太原,並留下雄武軍,以及殿前司禁軍一部,由雄武軍指揮使劉忠國率領守太原,大軍拔營北上。

大秦成武二年三月下旬,秦軍由太原拔營,繼續北上,兵鋒直指金國西京大同,北地震動。

趙石以魏懷德為側翼,令其率本部兵馬攻壽陽,順勢北上,攻盂縣,封死金國援軍西來道路。

又以王勝保攻狼孟。

自己親率大軍,以張鋒聚為先鋒,揮兵北上。

三月二十三,過陽曲,陽曲為太原門戶,本是連結大同,太原的關鍵所在,以往大批糧草也會在此中轉,更有重兵把守,但當初木華黎在陽曲一把大火,差點將陽曲燒成白地,殘垣斷瓦,至今猶能見到當日余威。

而不論太原守軍,還是陽曲金兵,皆已在第一次太原府大戰時,被趙石打殘了,守衛太原猶有不足,就更別說守衛陽曲了,所以陽曲已廢棄了一年多,百姓四散,城中冷清如同鬼蜮。

木華黎沒費一兵一卒,當秦軍兵馬到時,陽曲守軍立即開城投降,甚至將一個女真千戶綁了送到木華黎馬前,乞憐活命。

大軍並未在陽曲停留,過了陽曲,直取忻州,還是木華黎先到,身為先鋒的張鋒聚已經是恨這小子恨的咬牙切齒,一路行來,他這個先鋒官竟然沒遇到多少陣仗,太原城,是張嗣忠率中軍人馬打下來的,先鋒所部一兵一卒也未用上。

有木華黎在前面逡巡來去,先鋒所部更是閑的厲害,所部上下,對前面用四條腿走路的家伙們都是怨言迭起,但沒辦法,誰讓你只長了兩條腿呢。

前面就是忻州,張鋒聚已經發狠,若再讓木華黎拔了頭籌,他就跟大帥說去,自己親自帶騎兵去了,才不在人家後面跟著,殘羹剩飯嚼著,還得吃土,王八蛋才干呢。

不得不說,經過太原城一戰,大軍上下,驕敵之心盡去之余,求戰之心反而更切了幾分,尤其是張嗣忠戰死在了太原城頭,大將軍趙石很是說了幾句重話,讓眾將羞愧之余,各個戰心切切,一心希望,在之後立下大功,不讓張嗣忠專美於前。

當忻州守將開城投降的消息傳來之後,許多人都很失望,忻州也算是金人重鎮,怎么就能不戰而下呢?

當然,在河中呆久了的人絕不會有這個想法,在金人地界,什么不可思議的事情都可能發生,當年大大將軍率兵取河中,多少府縣都是聞風而降,再多個忻州,也沒什么好奇怪的,再一問,守衛忻州的乃金人漢軍,那就更沒什么可說的了。。。。。。。。。

若是女真人守著,說不定還要垂死掙扎一番,但漢軍嘛,不用指望他們出力守城,因為秦軍對漢軍將領還是比較優待的,但你若死守不降,那就是金人之走狗,殺起來不帶一點手軟的。

這在北地早已不是什么秘密,就像蒙古人打仗,沒站都勸降,勸降不出便多數都要屠城,許多人就這么降了,道理是一般的,沒什么兩樣。

不過這一次趙石的手段就不太一樣了,投降之漢軍所有將領就地免職,允其帶著家財在城中聚族而居,接下來秦人派出軍官,引漢軍兵士,散於鄉里,將在太原府干的事情再干一輪。

大軍未曾為這點小事耽擱時日,繼續北上,所過州府,皆是聞風而降,這個不用細說,二十萬大軍鋪天蓋地而來,大將軍趙石的名聲在北地又是名聞遐邇,不降的立時便成齏粉,多數人是沒那個膽子的。

到得大秦成武二年四月初,代州已經在秦軍腳下,雁門關隱隱在望,不過一月,金人半壁江山已去。。。。。。。。。。。。。

(今天要完,這地形阿草不熟啊。。。。。。。。又得查很多資料,查到代縣的時候,雁門關突然就出現了,阿草地理學的不好,還以為雁門關在太行山上呢,沒想到就在大同南邊兒,這可是真正的中原門戶,天下名關,阿草羞愧的都寫不下去了,吐血。。。。。。。。。。。。。)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