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卷張弓北望射天狼第九百四十六章道官(2 / 2)

將血 河邊草 1538 字 2020-11-21

隨著幾個和尚人頭落地,看上去,事情已經告一段落,但實際上,這才只是個開頭,還遠遠不到結尾的時候。

擱了三天工夫,大帥出巡,這是秦軍將校的說法,按照河東官場的話來說,是宣撫使大人出巡。

聽這個說法,就知道是光明正大的出去轉悠了,並沒有避諱任何人,而且身周左右,侍衛環立,由大同府知府大人陪同,一應官吏隨行前後,並有一營兵士護衛。

旌旗昭昭,儀仗煌煌,迤邐而來,方向卻還是城西。

來到那小道觀處,凌雲老道士已經迎候在道觀門外,這一次,可要正式的不能再正式了。

趙石與老道士把臂相談,狀甚親近,同往觀內,還在眾目睽睽之下,在正殿處上了三炷香。

同來之人不明就里,還道宣撫使大人崇道,就是跟隨趙石多年的人也有些糊塗,心道,沒聽說大將軍有拜三清的習慣啊,今日到是新鮮。

一些人不免暗想,莫不是前些日子遇刺,心驚之下,才來這里拜拜,以求平安?

不管他們怎么想,既然大將軍,宣撫使大人都上了香,一些人自也不免上前拜拜,好要沾點大將軍的福氣之余,也表明個姿態,這就是上有所好的結果了,不用怎么細說,到是眾人見到這老道士如此受大將軍青睞,如對好友一般的說話,不免對這老道士也多了幾分恭敬,這在河東之地來說,可是獨一份兒。

老道士驚喜之下,卻也有些誠惶誠恐,他向來信奉的是,福氣有些就行了,多了反而傷身,這一下福氣來的太多,還有貴氣摻雜在里面,不免讓他有些心驚肉跳的。

趙石興致很高,被人簇擁著,笑著便大聲道:「這里的幾位道君很靈驗,以後不妨來拜拜,捐些香火。。。。。。不過你們這些領兵的就算了啊,一身的殺氣,血腥味老遠就能聞到,別要污了這清凈之地。。。。。。。」

一句玩笑下來,眾人皆笑,趙石並未多說什么,但就這么一句也就夠了,之後這小道觀的香火想不盛都不成。

尤其是這話傳出去以後,民間百姓可不管那么多,聽說宣撫使大人在這里進香,都說此處神仙靈驗,那還用問旁的什么嗎,自然是靈驗的,於是乎,小道觀很快便成了大同城外一等一的好去處。、

便是離的老遠的人,也不辭勞苦紛紛慕名而來,使這處小道觀一躍而為河東道觀中的翹楚。。。。。。當然這是後話了,這里暫且不提。

這還不算完,在道觀中用了飯後,趙石下了自領河東宣撫使之後,第一道政令,封了一個道官兒出來,掌河東佛道諸事,這人不問可知,就是凌雲老道士了。

並令河東所有道觀,佛寺,捐獻銀兩,為凌雲道官兒擴建道觀,接著還給凌雲道士下令,讓其於來年春天,招河東各道觀,寺廟住持,來大同共參盛事,至於名頭,讓凌雲道士自己想。

談佛論道也好,參見他這個道官兒也罷,只要把人都給請來就成,請不來的,趙石冷笑,不服朝廷管束之人,要之何用,只需報上來,交予官家處置便好。。。。。。

至於這道官兒能管些什么,趙石懶得去想,讓知府大人派人與凌雲道士相商即可,目的卻很清晰明了,河東道觀,寺廟很多,卻亂的厲害,與匪類勾結的不在少數,藏污納垢的更多。

今後若再有這等事情,一旦查實,便由道官兒出馬,官府輔助,一舉擒拿問罪,周圍人等一聽就明白了,還是那次刺殺弄出來的事情,大將軍雖未大動干戈,卻還記得呢,這是要找些後賬出來了。

不過這手段嘛,好像有些出奇,暫且還咂摸不出什么味道來,只有等有了些眉目,才能看出好壞出來。

但對於凌雲道士來說,這可真的是夢寐以求的,背靠官府,創門立派,在此一舉,多少有大德之士畢生所求,就這么放在了自己面前,若不抓住,三清祖師都要怪罪座下弟子錯失良機的。

沒有任何的猶豫,凌雲道士便領下了這個如今品階不明,所管也不清楚的官職,順便,也成了河東地面上第一個能在宣撫使大人面前說的上話的紅人。

雖然只是個道士,官職還很古怪,但對於河東一些有心人來說,這真的是一個不錯的開始,也意味著,大秦的官場,在這個時候,向河東之地的人才開了一道門縫出來。。。。。。。

(月票,月票,三更到了,更讓人高興的是,下個星期還有推薦,雖然好像沒聽說過的推薦位,但總歸是有,一個月兩次推薦,對將血這樣的老書來說,應該算是不錯了,哈哈。。。。。。。。)(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