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卷張弓北望射天狼第九百五十五章目光(2 / 2)

將血 河邊草 1543 字 2020-11-21

趙石瞥了他一眼回道:「算了也就算了,我自有計較,你這里該歇著就歇著,嗯,對了,過後去拜拜菩薩,去去一身的晦氣,還有,這里的事情就都交給你了,憐香惜玉的功夫,你還是成的。」

留下臉紅脖子粗的張鋒聚,趙石招手,「那誰,隨我來。」

李之問訕笑著,來到趙石近前,顯然,這拿大將軍做餌的事情,並不是那么好糊弄過去的,「大將軍神勇,果然名不虛傳。」

趙石背著手便往樓下走,回了一句,「若非神勇,今日又當如何?」

不過今夜之事,並不算完,剛到了樓下,遠遠的一聲凄厲的喊叫已經傳了過來,「死人了,死人了。。。。。。。」

趙石咂了咂嘴,這都是什么事兒啊,不過過後他卻是知道,這喊叫確實是跟他無關的,他只是適逢其會而已。

據查,有個城南的青皮混混兒,想從大同樓這里訛些銀兩,所以設下了個小局而已,不想正撞在風頭上,被惱羞成怒的張鋒聚隨後拿下。

這個青皮在大同圍城時,著實沒少干了惡事,又懂得見好就收,才活到現在,不過運氣顯然已經用盡,被張鋒聚拿下之後,多有人指認此人,於是,不幾日便掉了腦袋,而這番風波,也殃及了不少人。

因為隨之而來的,便是一番清查,不少之前的漏網之魚,被查了出來,梟首以示百姓,加之宣撫使大人閑逛青樓的事情也傳了開來,不但未曾損了宣撫使大人官聲,這般狎ji之舉,顯是讓很多人松了一口氣,宣撫使大人在許多人心目中的形象也變了不少。

畢竟若非大同真個承平,宣撫使大人也不會去逛什么青樓不是?

如此這般,大同府的民心卻又安穩了幾分,這顯然也在一些人的算計之中,之後,宣撫使府中,多出了一個叫李之問的幕僚,雖還沒有什么正經的職位,但做的卻是長史的活計,有了這么個鮮明的例子在,終於使許多人的心動了起來。

就在這樣的一個時候,年關也悄然來臨。

宣撫使府邸張燈結彩,大同的這個年關,可謂是秦人攻陷大同之後的第一個年關,兵亂過後,卻能這般迅速的穩定下來,實也是一個不大不小的奇跡。

而此時,趙石也接到了長安那邊姍姍來遲的家信,信中所言,也讓趙石心情大好。

之所以來晚了這么多時候,還是靖佳公主細心的緣故,先是再次入宮,探了探太皇太後的口風,接著又到定軍侯府見了老夫人和趙石的妻妾。

商議一番之後,這才跟趙翠兒見了一面,相勸一番,將事情大致都敲定了,才給他來信訴說情由。

其實到了這個時候,婚事已經是八九不離十了,估摸著信到河東的時候,長安那邊親事已然定下,就是國喪期間,不好操辦,總得過些時日,才能將親事結下。

趙石大喜之下,這個年關本來不想怎么大張旗鼓的折騰,但心情大好之余,卻是改了主意。

將知府大人以及幾個親信將領都招了來,於府中正廳排開酒宴,宴請眾人,本來那李之問還想將大同樓的歌姬舞姬的叫過一些來助興,但卻為趙石所止,國喪期間宴飲已是看在天高皇帝遠的份上,做上一做也是無妨,但若招j到府中,卻是大大不妥。

到了年夜,知府大人早早趕來,這些日子沒聽到宣撫使大人的回信兒,心里早就不太踏實了,只是這事問一次已是厚著臉皮,第二次,他是無論如何也張不開嘴了。

年關上宣撫使大人相召,說不定能聽個准信,所以趕過來便早了一些。

也是正好,趙石將他引入後宅,將事情說了說,知府大人心里終於算是一塊石頭落地,大喜之下,跟趙石商量了一下,也是准備先定下親再說,等國喪之事淡了,婚喪嫁娶的,只要別鬧的太過,誰也不會來管,說到底,大秦對於這些,管束並不算嚴,所以只等過了這一陣兒,婚事也就能操辦一下了。

商量好了這個,知府大人又就來年的政事跟趙石相商許久,這才跟趙石相攜來到前面,兩位主官成了親家,心情自是大好,這一番宴飲,卻皆是盡興而歸,而成武二年大同的年關,也就在這種喜悅融洽的氣氛中過去了。

年關一過,春天已經不遠,趙石的目光,終於離開了大同的地面,開始慢慢望向北方,這一年,他准備做的事情很多,但其中重中之重,便在雲中,雲外的草原上。。。。。。。。。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