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卷張弓北望射天狼第一千零四十六章來人(2 / 2)

將血 河邊草 1526 字 2020-11-21

古兒汗的稱號,西夏人可以有,契丹人可以有,女真人也可以有,但這里絕對不包括韃靼人。

前面的那些都是一國君主,國中稱之為皇帝,草原人才稱其為古兒汗,以表達對其人的敬畏,只要他沒瘋,這樣的稱號絕對不敢接受,連將錯就錯的心思都不敢起。。。。。。。。

趙石回首,便對欽差大人笑道:「大人您看,不顏昔班汗不敢接受眾汗之汗的稱號,您又怎么說?」

當時,這位頭發花白的欽差大人的汗便下來了。

響鼓不用重錘,這個時候他再不明白朝廷的聖旨出了問題,他也就不用再當這個官了,而眾汗之汗這幾個字入耳,他當即差點沒昏過去。

之前還以為大將軍趙石對封賞不滿,才會有這樣的跋扈舉動,害怕之余,心中未嘗沒有怒火在熊熊燃燒,甚至曹操兩個字,都已經到了嘴邊。

但現在,心里念頭完全顛覆了過來,大將軍忠心耿耿,雖略有跋扈,對陛下不敬之罪,但在這樣一個時候,卻也是在挽救朝廷顏面的。

眾汗之汗,欽差大人嘴里發苦,這樣的稱號,若是真的賜下給草原汗王,那又將置大秦帝王於何處?大秦也一定會在這些胡人面前淪為笑柄。。。。。。。。。。。。

而朝廷顏面尚在其次,若是由此,使韃靼人離心,大將軍北上草原之功,立時便有化作烏有之憂,那樣的後果,真的是讓人想都不敢想。。。。。。。。。

這位欽差大人雖然年紀已經不小,但卻還有些急智,無措之際,腦中靈光一閃,心想,自己能怎么辦?違抗聖旨,自己就算有那個膽量,但事關社稷,自己也沒那個權責,威勢。。。。。。。

這般一想,隨即也再不顧什么欽差大人宣旨之際,如皇帝陛下親臨之類的規矩了,將聖旨一卷,便欠身扶住趙石胳膊,「大將軍北上草原已有兩載,於草原之熟悉,非我等之能及。。。。。。。朝廷顏面所在,還請大將軍有以教我,這汗號。。。。。。。。唉,乃陛下問之於侯爺夫人而來,這要是回去一說,可怎么是好?」

趙石沉吟半晌,心想,琴其海小女兒心性,不知輕重也就罷了,但朝廷中人也都是廢物,如此大事,竟然就這么信了她?

心中多有輕蔑,但嘴上卻道:「為朝廷顏面計,不若如此,今歲進兵北上,連克強敵,令胡人聞風喪膽,而今冬日已近,戰事暫歇,便讓不顏昔班汗隨你回京覲見陛下,堅辭古兒汗號不受,如此,也算有了回旋之余地,朝廷諸公心中自有萬千丘壑,定有妥當法子,以掩其失才對。」

一席話,說的欽差大人老臉上火辣辣的,不過這個法子到也不錯,趕緊作揖稱謝。

趙石又跟不顏昔班道:「冬天無事,你也該到長安看看你姑姑了,你姑姑就你一個親人,估計想念的緊,日後可能時機不會太多了,正好借此時機,到長安瞧瞧,不過記得,回到長安之後,不要肆意忘形,不然的話,我可是不答應。」

不顏昔班點頭,這一年與乃蠻部征戰,被韃靼人深自忌憚的乃蠻部已是有了後繼無力之相,沒有了乃蠻部壓制,韃靼人壯大之勢已是分外清晰,正好去長安,將名分定下,將來許就有說不出的好處。

不得不說,兩年過去,想的事情已與初到草原之時完全不同,從青澀到成熟,也不過短短兩載罷了,權力之於男人的作用,由此可見一般。。。。。。。。。

又說了一些時候,事情也就定了下來,宣旨之事,頗有些虎頭蛇尾的結束了,畢竟身在草原,一切皆是從簡,也沒人說什么。

之後不顏昔班回去布置人等,准備朝貢之物,趙石又命人找來那個姓張的偏將,將草原所獲金銀細軟借此機會都運回大秦,以做獻禮不提。。。。。。

接下來見的就是另外一撥人了,這回來的蒙古人可比上次多了一些。

除了桑昆的兒子圖撒合以及桑昆的心腹奎帖木兒,還有一行人的護衛之外,竟然還有一個蒙古女兒夾雜在其中。

這回種七娘也不管軍中什么規矩了,當即從程書奇手里接過了大將軍趙石的護衛之責,在趙石接見蒙古人來人的時候,穩穩站在了趙石的身後。

她來到雲外草原已有多日,來了之後,先便將一直呆在為大將軍預備的大帳中的瑪麗安娜弄到了自己身邊,果然是棕發碧眼,妖嬈無比。

不過家里面有兩個藍眼睛的,又事先知道消息,到也沒那么驚奇,只是當真見了這么一位異域美人,不由暗自咬牙,家中妻妾想著念著,擔著心事,人家卻在外面風流快活,心里那是一陣陣的酸水往外冒。。。。。。。。

等到聽聞蒙古使者到來,過去瞧了瞧新鮮,一瞧不要緊,竟然又被他看到一位年紀幼小,美貌還在其次,渾身上下散發著一種野性的氣息,騎得烈馬,使得弓箭的異域女子,這心里可就更不是滋味了。。。。。。。。

(朋友來到,但這倒霉孩子運氣不好,沒找到阿草,差點流落街頭,哈哈。。。。。。。)rs